APP下载

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策略

2009-12-11具春梅

商情 2009年27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具春梅

[摘要]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贡献已经非常突出,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似乎成了其发展的瓶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银行和企业必须协同努力。政府要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银行改革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快改革,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发展 策略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加强内源融资,重视内部积累。根据融资理论,企业融资的选择应该是先内源后外源。从经济发展历史和企业成长历程来看,企业融资都有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更高层次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趋势。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特点还是从外部的体制约束来看,外源融资的成本都是很大的,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难以得到改变的。因此,加强企业的内源融资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自身的融资信誉度,形成双边信誉约束机制。通过上述做法,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融资能力的相应提高。

3.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信度。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努力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实力。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

二、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增加金融供给

1.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建立区域性的中小融资机构。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其主要特点是业务对象主要是本区域的中小企业,业务范围主要是为本区域的中小企业融通短期和中长期资金,及为其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从成本角度看,国有大银行从事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成本是较高的,因此它的职业定位应是“批发行”,“零售行”的业务应让位于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有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那么这些银行就可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贷款,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的支持。首先,各级政府要在本级预算中编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出预算,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其次,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最后,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和自律制度,并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从业证书制度。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新的资信评级体系。在建立和完善新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体系的同时,要鼓励并切实的促进信用评估业的发展。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谨慎选择担保对象,建立起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起担保风险预警系统。

3.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使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和搞活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措施。特别是办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国人民银行也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这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许多实施细则并未颁布,以后还应更加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制度环境。

4.建立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第二板市场,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近期,我国已经设立了创业板市场。同时逐步放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目前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较为苛刻,政府管制也比较严厉。政府要开启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需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尤其是对于发行企业规模的限制。

三、发展民间金融,促进民间金融合法化,拓宽融资渠道

民间融资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利用民间资金与地方经济增长的有效金融形式。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而且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还减轻了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压力,分散和转移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有利于优化社会金融结构,并与“地上金融”形成互补态势。在我国,民间融资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由于我国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相对滞后,以及一部分民间融资机构暴露出较大道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民间的非正规金融组织,都被冠以“乱集资”、“扰乱金融秩序”的罪名,被金融管理部门以行政方式予以封杀和整顿。随着民间融资相关主体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对信誉要求很高,形成了特定的民间融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民间融资违约现象很少。民间金融应被纳入到统一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中,并成为整个社会融资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无可否认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因此,民间金融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是源于对正规金融的补充。或者说,民间金融制度产生于主流金融制度的缺位与错位。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无论正规金融业务如何发展,制度如何完善,民间金融市场都并未因此衰落或消失,却反而在夹缝之中蓬勃发展,具有刚性发展的特征。这是民间融资市场所具有的独立存在与发展特性的体现。原因在于,无论正规金融演进多久,也无论其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无法涵盖所有的信贷业务,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资金作为稀缺资源的现实,都无法满足不同资金需求偏好的客户群体。所以发展民间金融,还民间金融以正确的身份,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栗博.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J].银行家,2007,(9).

[2]樊纲.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