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读、想、试、做等

2009-12-11惠志勇

新课程学习·上 2009年2期
关键词:内角探究能力

惠志勇

一、利用“读一读”,创设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教育实践表明,恰当、适宜的教学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中: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对于这些题目首先学会“读”,既然是单循环比赛即说明两支球队之间只赛一场,甲对乙,乙对甲其实是同一场比赛,理解这一点,题目就很好解决了。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题目,理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这种情况的真切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

二、利用“想一想”激活知识。促进自主探究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学习更足这样,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选择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首先让学生“想—想”,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圆的周长可以看作是360°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由此可推导出1°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而刘新问题自然而然地运用先前的认知,体验到前后知识的对比和变化历程,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通过“想一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从而学会创新。

三、利用“试一试”,丰富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

品尝不到情感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的源泉。同时数学知识需要一定最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训练动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例如:在运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进行因式分解时,通过“试一试”的运算如:198×202=(200-2)×(200+2):2002-22,既实现知识、能力的整合,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为此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试一试”的题目,这些习题往往由易到深,丰富丁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

四、利用“做一做”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实践操作

学生的学习受先天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影响,不同的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课堂作为有着各种差异的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显然在客观E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有些学习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可能对某些学生是适合的,但对另一类学生却不一定适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背景、兴趣、智力所在,努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创设多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并进行一种最适合于他自己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请学生测量并标出各种不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报出其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老师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带着惊奇和疑问,走进了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有的用测量后再计算的方法,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有的把_二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还有的用长方形对折成两个三角形推导等不同的方法探究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生们很快揭穿了“老师总能猜对”的秘密。接下来的“做一做”又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推导出五边形、六边形…-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等于180°×(边数-2)的规律。课上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由此我们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做一做”,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确定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广泛搜集资料、解决现实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又将在课堂和书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运用于教室外等其他场合,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作者单位:海南省万宁新中中学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例谈

吴存迁

摘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联系或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的问题等教学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出问题问题情境生活体验生成性问题

科学探究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提出问题。因此,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否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主动有效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刘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也就无从做起。

下面就从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来谈讨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困惑是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源头,在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相抵触的形成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水平的不平衡状态中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如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之后,让学生思考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Fe+O2——Fe3O4,

这与学生脑海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原有认知生冲突:因此学生从式子两边的原子个数不相等提出这个式子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从而提出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再运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使式子两边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的方法。

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研究问题需要以具体事物的感性知识作为支持点。而科学中的一些概念、原理、法则等由于其高度的概括、抽象等让学生感觉到难以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个体已有的实际生活知识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弹力这个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在个体的生活经验中都会有一些体会。可在课堂上把这些生活经验再次体验:如让学生拉橡皮筋,拉弹簧,把塑料尺子放在桌边支撑,使之弯曲,用手捏塑料瓶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再从这些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有关弹力概念的问题。学生会从这些现象中提出什么是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所有的物体都有弹力吗?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等等问题。

三、在课堂生成的问题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他们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个性差异均大相径庭。因而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必然也有所不同。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激发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的恩维火花,在课堂上会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成性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有自南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权利,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同的学生才能结合各自的专长和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在探究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课题时,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打开瓶盖,会有大量气体冒出的现象,提出气压是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其他同学在这个同学的启发下提出,雪碧在未打开前瓶壁很硬,用很大的力气也压不瘪,而打开后则很容易被压瘪,是不是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而增大压强呢?有的同学则提出夏天暴雨前,水中的鱼冒出水面是否与下雨前气压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少有关系呢等问题。

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往往也是他们经验背景丰富,感受体会比较深刻的领域,很容易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习物质的酸碱性时,学生对自己家里的物质的酸碱性非常感兴趣。提出我家里的哪些物质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pH值到底是多少?为什么肥皂是碱性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一一去探究,在实验结果汇报时,学生又发现为什么洁厕精有的呈强酸性,而有的是强碱性?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又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新的问题去进行研究。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利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的问题等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能对自然界产生好奇,领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等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问题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3-34。

2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06-207。

作者介绍:李春玲(1971-),女,安徽人,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现为深圳南山区西丽二中的科学教师。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内角探究能力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设问引导探究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