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09-12-11张东生
张东生
学生进入中年级,作文形式由看图作文为主转为以命题作文为主。
一提到作文,学生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写”。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因为什么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弄懂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或现象动笔写一写。我们学过的课文部是这样写出来的。就这样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情绪,从而产生一种“我要练习写”的精神状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丰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学生们才能真正生成一些思想,有话可说,而且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如为了描写秋天,我带领孩子们来到田野里,看到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激起了孩子们想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的美好,用手中的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的愿望。
在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体验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互动交流,碰撞,实现了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建构、生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因为强调的是自我体验,自我建构,所以学生作文中千篇一律的现象不见了,而且观点不同,风格各异,内容充实,说的都是心里话,
作文,其实容易得很。写不出作文,不是肚子里没“货”,而是不懂得写作的方法。谁肚子里没“货”?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他肚子里都有了那个年龄段的生活内容。那个年龄段的“货”。为什么“输不出”?因为不懂得输出的方法。
犹如电脑。电脑里已经有了好多程序,为什么“敲”不出你需要的东西?因为你不懂得敲击的方法。你能因为自己不会“敲”进电脑的路径和方法,而断定自己刚买回的电脑里什么东四也没有吗?切不可如此。
作文亦是。
中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如何积累材料,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因此,教学中要把着力点放在训练学生的思维上,使学生思维开阔、灵活、富有创造性。
一、规定范围自命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1引导观察,把握思路
观察是获取素材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思维的前奏。因此经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如雪天,我及时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在雪中奔跑,用多种感官去接触雪、感知雪。当学生通过观察,对雪获得感性认识后,再引导他们注意比较雪中、雪后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并说说雪的特点,自拟题目,按照雪中、雪后的顺序写,形成一篇雪的小素描。
2根据范围,选择思路
根据单元训练要求,恰当提出一定的选材范围和写作目的,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例如:
(1)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人写出特点。
(2)课余生活中抓丰富多彩的活动写片断。
从以上两例看出,确定的范围比较宽泛,不统一命题,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认为值得写、想要写的内容,这就从选材的根本环节上为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行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3合理引导,理出思路
写作的范围明确后,便可以从整体上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写一个熟悉的人,就要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个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要有头有尾,有具体过程,重点是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而且要写清他在做这件事时说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二、编拟提纲,多种组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提纲启发,拓宽思维
如写《我的老师》时,和学生讨论了一个一般提纲:
开头:简介老师的体貌特征、年龄及特点。
中间:具体用一件事来突出老师的品格或特点。例如学生列出老师的事例有:月光下,老师去家访的身影;老师桌上的作业本;老师憔悴的脸-…
结尾:赞美的语句
2变换角度,求异思维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编制提纲时变换角度,克服雷同,达到提纲的多种组合。例如写《一次课外活动》可有多种角度:
(1)按事情发展顺序。
(2)按时间推移确定。
(3)按人物活动过程来拟定。
三、围绕重点,组织材料,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抓住题眼,丰富思维
教学中从题目人手,确定习作重点,并由此把作文记叙得细致具体。例如写《有趣的捉迷藏》启发学生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2激发想象,发展思维
在作文中展开适当联想,不仅可以使重点段写得特别有情趣,而且使思路更为广泛细致。例如,我在教《小摄影师》课文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接着写这个故事,让学生抓住“小摄影师”发现忘带胶卷,急得哭了。他很快离开,高尔基在后面呼喊并对秘书说:“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一段引发学生联想:“后来,可能会怎样呢?”于是他们想到小男孩可能再也没有去见高尔基:小男孩很快取来胶卷给高尔基照了相,小男孩装好胶卷后,站在高尔基住的旅馆门外,犹豫不决--…·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浮想联翩,从而为写好结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文教学只是语义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它担负着教育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会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每一个学生走上成功的道路。
作者单位:彰武县东六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