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

2009-12-10凯利曼·木沙尤甫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

凯利曼·木沙尤甫 刘 洁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双语人才变得炙手可热,因而,双语教学的前景也更为乐观。然而,在汉语教学中,我们不应忽视汉语口语语法体系对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其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应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最后,作为课程灵魂的教师,应把握好侧重点,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启发学生。

关键词:汉语教学 语法体系 交际观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少数几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国际和国内的地位决定了它也是各少数民族之间最通用的语言。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就是专门承担这一任务的学科【1】。针对这一情况,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听与说就尤为重要。首先,教学方面,应具备较为完善的汉语口语语法体系。其次,培养学生积极交流的意识。最后,教师应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学习。

一、增强学生的交流意识

语言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社会交流、交际方面。口语运用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也可以协调人们的社会活动。“说”是人的一种本能,语言的使用是人们最基本、最广泛的一种活动。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更新观念,敢于说话,进而做到善于说话,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我们在说话方面提出的种种要求。

就目前的情况看,少数民族同学进校后会接触到更多的同学,对彼此的新鲜和对校园生活的好奇,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使他们产生强烈想交流的愿望,可是由于汉语水平有限,词汇量不多,常常句不成章,所以羞于表达。虽然在校进行汉语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目的语的环境中,却很少有机会进入真正的目的语交际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是停留在浅层次的问答式水平上,是的“学”与“用”脱节,如同我们英语教学中导致的“哑巴式英语”一样,使二者走向统一真是我们教师的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我们首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意识。交际意识是学生的主观因素,是内因,所以要从根本上刺激他的这一需求,学生有了这种需求,才会产生自觉地、主动地交际行为,也就是使学生在目的语的环境中总想着去“说”,不断去“用”的意识。有了交际意识才能使学习者总处在“用”语言的状态中,而不是学语言的状态中。相反,没有交际意识,就不可能主动深入目的语的环境。经常进行解码、编码和输出,也就无法从“有限的语言规则系统生成无限的正确的语句”(张黎《生成原则及其贯彻》1991年),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换生成语言交际能力。说到底,培养口头交际意识就是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的。其次,要创设一个交际的环境,有了环境,有了交流的人群,有了共同的话题,有了思想火花的触碰,才会刺激学习者不断的更新所学的知识,才会激发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兴趣,学以致用,在使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的巨大魅力,才会使学习者真正的爱上语言。“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现代汉语词典》交际意识产生于语言交际实践,反过来又促进和指导语言实践。因此,学习者的口头交际意识一定要到语言实践中去培养【3】。

二、口语表达训练

1.课堂教学

口头表达训练即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规律,所以,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开设专门的课型,组成相对应的教学系统。口头表达不但要涉及词汇和语法,而且要涉及语音,课堂上要纠正错误和帮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要真正掌握口头表达技能,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在课外进行语言实践。配合课堂教学组织的语言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的延伸,使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口语表达训练的方法

口头表达训练的方法,就是怎样训练学生的语音能力、用词造句的能力、成段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言语交际技能。

3.语音能力的训练方法

语音是语言的教育外壳,只有通过语音,才能把意思表达出来。因此,这一过程十分重要。语音教学方面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①以因素教学为纲。就是按顺序一组一组地教因素的发音,教音节和词的发音和声调。②以话语教学为纲。就是首先选择最常用的话语,在教这些话语时,把音素和声调分解出来进行教学。重点是综合训练,即说话训练。③音素教学和话语教学相结合。就是根据话语教学的要求选择言语材料,但是在选择言语材料时,充分考虑语音教学中的需要,对话语内容进行精心选择。

4.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方法

此方法有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和从综合训练到单项训练两种方法。前者就是先教单词,然后由此扩展到词组,再由词、词组扩展到句子;后者就是先交词组和句子,然后再把重点词和词组抽出来进行专门的练习。

5.成段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成段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就是连续说一段话和一篇话的能力,所以成段表达能力就包括把句子组织成语段、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能力。教学内容不但包括言语技能,而且也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言语要素,还包括逻辑思维方式,特别是目的语思维方式的训练。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通过法规、政策加以确定并通过教育教学加以实施。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祖国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维护国际统一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华锦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钟文佳.汉语口语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江承凤.浅谈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作者单位:1.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 2.新疆,乌鲁木齐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
中职学校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后方法时代”的汉语教学顺应走向综合的必然发展趋势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波兰东北部地区汉语教学探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中职汉语教学中助词“着、了、过”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