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能的历史回顾与现代大学的创新使命
2009-12-09张永宁陈磊
张永宁 陈 磊
[摘 要]大学职能的演变反映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角色定位的调整。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在大学职能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大学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性人才培养、知识传播与咨询服务、基础研究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以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使命。
[关键词]大学职能;知识;产学合作;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5-0097-(04)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概念,而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1]高等教育的历史属性在于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大学理念和职能。从传统的人才培养到教学科研并重,继而拓展到服务社会,大学职能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高等教育针对社会需求所进行的角色定位调整。本文拟以英国产学合作为例,回顾大学职能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现代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使命。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回顾:以英国为例
从大学出现伊始直到19世纪,欧洲主流社会一直认为大学应该是培养青年绅士的教化机构。正如纽曼(J. H. Newman)所言:大学是一种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大学的任务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培养有教化的社会成员,提高社会格调。19世纪初洪堡(von Humboldt)创立柏林大学时,提出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强调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构,而且是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机构。科学研究的职能在大学中得以确立,以科研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对德国以及后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莫里尔法案》和赠地学院的相继出现,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弗莱克斯纳(A. Flexner)认为大学是有意识地献身学术、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机构。范海斯(van Hise)的“威斯康星”思想提出:大学要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大学的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专长的公民;大学要发展知识,并成为向社会传播知识的场所。科尔(Clark Kerr)的“巨型大学观”认为,现代大学不仅仅是教育和研究的机构,而且还是服务的机构,要为在复杂行业和部门就业的人员提供系统训练和智力支持。这些新的理念促使大学告别象牙塔,逐步走进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具有知识发生、知识传播、研究咨询、继续教育等多功能在内的多元机构,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英国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以英国大学与产业界关系的发展变化为研究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大学职能的演变过程。根据英国科学、高等教育、政府工业政策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将英国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2至19世纪,大学与产业界基本处于隔离状态。在此时期,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由教会控制,主要功能是培养传教士和贵族绅士。大学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是探索未知世界和追求真理,与商业应用没有关联。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大学都很少考虑去满足外界对知识的需要。另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企业并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科学和技术的需求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事实上,英国工业革命基本上没有来自大学的贡献,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结合始于19世纪中后叶,工业发达地区建立了包括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等在内的城市大学,也称红砖大学(red brick university)。大学与产业界之间是否应该保持联系,有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以牛津、剑桥等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对企业界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持摇摆、漠视甚至是敌意的态度,而以曼彻斯特大学为代表的城市大学则积极与英国工业对技术进步的要求相接轨,既向当地企业提供受过良好技术教育的人力资源,同时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科学交流促进当地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从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渐得到重视。从19世纪早期到中期,科学与工业、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之间建立新型关系的时机逐渐成熟。首先,科学已经独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并且开始分化为物理、化学等独立学科;其次,新老大学都在努力适应和促进科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受到德美的影响,英国大学开始逐步重视与工业界的联系;最后,英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充分意识到科学与技术是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2]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得到认可,并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现实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的理念。教会大学开始逐步重视知识的自然权威,要求政治自治和学术自治。而由地方和企业资助建立的城市大学则把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使命,成为企业创新研究的中心。产业发展需要专门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城市大学的使命和职能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因此,在这个阶段,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开始走向结构化和制度化。
第三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是企业主导产学合作的时代。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角色。赢得战争胜利的首要目标极大地促进了大学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大学成为企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中枢。然而,战后的产学合作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培育自己的研发能力,企业研发部门迅速取代大学成为了新技术的主要来源。这种变化导致大学对科学研究的目标进行战略调整,从企业应用研究回归基础研究,继而谋求研究成果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面对世界范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60年代罗宾斯的《高等教育报告》带来英国的新大学运动,包括约克、苏塞克斯等在内的大学相继成立。这些新大学按照学科组合设置学院,注重文理渗透,为更多的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商业科学主导的时代。英国具有雄厚的科学基础,然而科学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美国硅谷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英国政府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三个科技政策白皮书,实施包括技术预测(Foresight)、联系计划(Link)在内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一方面通过大幅削减教育拨款,迫使大学主动与企业合作,寻找办学经费;另一方面,鼓励大学兴办孵化器和科学园区,创办高科技企业,实现知识和技术的有效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强大的科学实力转化为工业应用和国家财富创造,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实践证明,大学积极服务于产业界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缩短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周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拓宽了大学的经费来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了大学的应变与适应能力。[3]根据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年度调查报告所选择的一些指标[4],可以看到英国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范围和内容涵盖了成果转让、合作研发、咨询服务、高校产业以及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培训服务,呈现出日趋广泛和深入的良好态势,见表1。
回顾办学理念和英国产学合作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对知识价值本身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大学职能变革的重要因素。教学是对现有知识的有效传承和扩散,科研增加知识的社会储量,而通过培训、咨询和成果商业化则是大学利用自身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可以这样说,是知识的传播、创造和转化,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有机联系在一起。知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大学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同时,英国产学合作的经验说明,大学的内在逻辑并非简单地适应社会需要和为社会服务,学术殿堂的固有本色不能放弃。[5]
二、国家创新系统视野中的大学使命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框架内,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科学技术知识在一国内部的循环流转,通过产学研合作、网络计划以及中介机构,纠正创新的系统失效和市场失效,激发、引进、转化和传播新的知识。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在知识资源上的独特优势,而被视为知识经济的“动力源”[6]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极”[7],承担着历史所赋予的如下重大创新使命。
(一)培养创造性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来保存和传递人类所积累的知识和文明,是大学合理存在的基本理由。只要作为教育机构的根本性质不变,培养人才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就不会改变。但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则要体现时代感。面向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创新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大学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行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创新体系输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大学通过继续教育可为企业定制培养应用科研型、科研经营型复合人才,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各种层次的人才。大学通过创造性人才载体,把扩散、生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移植到各个创新组织,全面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二)知识传播与咨询服务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传播渠道。除了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知识,大学本身还是知识传播和服务的专门渠道。首先,大学作为与发达国家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可以为企业创新收集、整理和发布相关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提供国内外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动态。其次,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图书资料情报系统,为区域及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科技资源体系,并可利用联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为企业创新提供便捷的信息资源。最后,大学可以充当咨询平台角色,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展示和发布咨询会,积极向企业推介、转让科技成果。同时,大学作为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应积极献计献策,协助政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产权、产业、财政、税收及收入分配等配套政策,营造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集成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
(三)基础研究与知识创新
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历来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所产生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和理论,既是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又是技术科学、应用研究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据统计,2001年世界最具权威的《Science》和《Nature》两种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占两个杂志论文总数的65%。[8]中国2002—2006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80项,占总数的57.97%,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82项,占总数的64.57%,充分体现了大学在知识生产和原始创新方面所具有的优势。[9]62-65大学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为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基础支持,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并通过思想、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
(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当今,科学、技术和生产走向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发现已经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力,政府需要建立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统一的大创新观。[10]以科学驱动和技术拉动为代表的传统线性创新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创新主体互动参与的集成创新和网络创新。[11]这要求大学从基础研究适当向下游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产业化阶段进行延伸,将有市场前景的基础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应用成果。对于中国高校而言,还要承担部分在发达国家主要由企业从事的研发工作,帮助企业消化与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大学目前所应担负的特殊使命。据统计,2002—2006年高校获得科技进步奖321项,占获奖总数的37.59%,2006年高达50.35%。[9]62-65这些数据客观反映出中国高校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方面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而来自企业的技术知识和研究课题,同样促进了大学提高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学园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是促进科学与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兴办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商业化,高水平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智力优势与品牌优势。大学应紧密围绕国家创新战略,把握产业发展热点,依托学科资源优势,积极与企业、科技中介和风险投资等组织合作,培育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产业升级换代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需要明确的是,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的价值并不是单纯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转化成果和孵化企业,可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促使大学的研究工作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要,帮助大学将研究成果快速实现商业化,将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有机地整合起来,全面实现大学的三大职能。
三、结论与启示
大学职能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大学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是大学与社会长期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大学的生命力也正是体现在大学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拓展基本职能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去适应社会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发展的潮流。知识作为生产力要素,将传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有机地整合,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凸显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创造性人才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载体,知识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有力工具。对于中国高校而言,既要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不断更新的知识,还要承担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工作,全面提升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需要强调的是,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大学职能发挥的层次性。具体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其职能定位有所差异,各有侧重,不能求大求全。由于发展历史、资源条件、服务领域等的不同,每所大学都要依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科学定位,突出特色,细化社会服务的面向。尤其是对于那些原隶属国家工业部委、现划转教育部的行业特色大学而言,在某些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优势,其科学研究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特定行业具有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这是大学与企业进行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行业特色大学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为行业服务,在服务行业的过程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联合研发涉及到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大学只有以社会服务功能为导引,在社会服务中进行需求细分[12],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才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2,25(1):10-17.
[2]Sanderson, M. The Universities and British Industry: 1850-1970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2:93-95.
[3]易红郡.英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伙伴关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25(1):71-77.
[4]HEFCE. Higher Education-Business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Survey [R]. Bristol: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2006:4.
[5]高桂娟,张英强.英国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变中之恒[J].现代大学教育,2004(2):63-67.
[6]杨叔子.高校应成为知识经济的动力源[J]. 高等教育研究, 1998(6):1-4.
[7]李凌己,胡平.创新极: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J].中国青年科技, 2005(10):56-58.
[8]刘文彦,戴杰.大学步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心是历史的必然[J].中国高教研究, 2003(5):32-33.
[9]何先美.2002—2006年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奖励,2007(5).
[10]吴永忠.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及其演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21(9):69-72.
[11]Rothwell, R. 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4,11(1):7-31.
[12]彭纪生,孙文祥,林伟,等.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功能定位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18(1):109-115.
[责任编辑:夏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