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动力观研究的审视与思考
2009-12-09潘壮盛
潘壮盛
[摘 要]和谐动力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审视国内外新形势下,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和谐动力观不仅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一脉相承,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历史依据、实践和现实思想溯源。2007年以来,国内理论界对和谐动力观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并显现出了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和谐动力观是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这一理论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形成内涵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系统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和谐动力观;溯源;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5-0042-(04)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是以“和谐动力观”理论形态出现的。对于理论发展问题,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依靠理论创新求发展。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后,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作过许多论述,特别是在中央党校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上对和谐社会六大特征的论述,其中关于“充满活力”的论述,就是这种动力观的集中概括。这种动力观能够“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以造富于人民”,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这不仅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的重大战略调整,同时也是对发展动力的新阐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重要战略部署及表述,不仅标志着和谐动力观的问世,而且也标志着和谐动力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提升。
一、和谐动力观思想溯源的探究
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社会动力观点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把唯物史观的最基本动力观点与中国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形成了富有各具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和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和谐动力观不仅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一脉相承,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多维思想溯源。(一)和谐动力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发展,这种动力观不仅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性质及表现,每一社会的逐渐进步和社会形态的变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的,而且还着眼于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对于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的内源性,着眼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发展,以矛盾的正确解决与处理来推动这一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动力观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石。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在新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起来的科学理论。改革动力观主要回答了改革是正确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方法和路径,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最能证明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是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对国际形势、时代发展进一步深入思考中提出来的又一科学理论。这一理论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要求,是对国内外新形势作出正确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创新动力观第一次把创新问题提升到社会发展动力的高度,认为创新事关民族复兴、党和政府事业的成败,从而指出了实现创新、追赶时代潮流的方向和要求。江泽民对创新的内容、途径、目标等作的明确阐发,形成了带有独创性的创新动力理论。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和谐动力观,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审视国内外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并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和谐动力观的哲学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前者对后者产生动力的同时,并没有将它们视为完全对立、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而是既看到了前者的决定作用,也看到了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对立面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事物转化的,正是由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统一,才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逐级推进。”[2]11-12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为和谐动力观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和谐动力观的直接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对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来把握,也就是说,不仅矛盾的斗争性能够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而且矛盾的同一性也能够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它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是从理论层面上确认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矛盾的‘同一性对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突出作用;同时,又在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和谐动力对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和谐动力是对矛盾动力一种认识上的深化。”[3]57-60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是和谐动力观产生的历史依据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重和谐的民族,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重要典籍,对和谐的思想多有阐发,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恐怕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古人对和谐的普遍渴求。在个人方面,一向以内心的和乐宁静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家庭的和顺,则为兴隆之象;政通人和,乃政治的理想政绩;对做天子的,希望他能协和万邦、咸和万民;对宇宙万物,皆视为有情,有情者莫不相感,相感者莫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最普遍的价值观,它不但能满足自我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也满足形上的要求”。[4]显然,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动力观产生的深厚的历史依据。
(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总结是和谐动力观的实践经验渊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理想,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民为着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奋斗纲领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来看,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中国共产党所追求、所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思想理论发展来看,对于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发展一个国家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践,并将这一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之形成了科学的理论,用以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无疑是和谐动力观的实践经验渊源。
(五)当前社会现实的必然性要求是和谐动力观产生的客观现实依据
理论来源于社会现实,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程度在本质上决定着理论发展的程度。为适应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为完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当前,中国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无不告诫人们,只有利用和谐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才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动力观的提出也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
二、和谐动力观理论研究的考察
和谐动力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矛盾动力观、改革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2007年以来,中国理论界对和谐动力观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虽然总体上都认为和谐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重要动力的观点,但在具体概括或表述上,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笔者在对国内理论界关于和谐动力观理论研究的考察后认为,虽然上述研究的视角或切入点不同,但大致可以将上述研究归纳为如下四种基本研究路径。
(一)用概括基本内容的方式阐述和谐动力观
用概括基本内容的方式对和谐动力观进行阐述的主要研究者是北京化工大学文学院的教授蔡永海、郝军等人。他们认为:“经历了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上高增长、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等问题却开始凸显。在这种‘黄金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交织阶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动力观,进而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他们把和谐动力观的内容概括为四点:(1)科学发展是和谐动力观的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是和谐动力观的核心内容;(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和谐动力观的平衡机制;(4)统筹兼顾是和谐动力观的方法论基础。[5]
(二)通过提炼若干重要理论或观点概括和谐动力观
目前,国内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来提炼或概括和谐动力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如下:
其一,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的教授李维意、刘培培认为:“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和谐发展。和谐既是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发展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发展动力。”他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和谐动力观进行了概括:“矛盾动力论中的和谐、生产动力论中的跨越与和谐、历史合力论中的整体和谐、荣辱观与精神世界的和谐”。[3]57-60
其二,安徽铜陵学院的教师沈红明认为:“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演进的新形态:和谐动力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基础上,正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和谐动力论这一新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这是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上伟大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形态。”[6]
其三,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的教授赵科天主要从内部机制出发,阐述了和谐动力观。他认为,“和谐动力学说的动力机制是:利益驱动是主推器,竞争驱动是传动器,科技驱动是助推器,创新驱动是再生器,协同驱动是制衡器。” “和谐动力说”厚德载物,兼容并包,广泛汇集了来自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各方面的力量,以合力的方式为科学发展开凿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分的动力源泉,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2]11-12
(三)从哲学依据及现实基础来阐述和谐动力观
从哲学依据或现实基础来考查、阐述和谐动力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一是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的教授章越松,他从哲学的视域阐述了和谐动力观:“从哲学的层面考量和谐何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必须对和谐的含义作精确的考察。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社会学意义的和谐是指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状态与理想目标;而哲学意义的和谐则是指各种事物及其相互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适当、匀称、融洽、协调、稳定的均衡状态。均衡的状态相对容易趋于稳定,因此,均衡是和谐最简单明了的含义。一个失衡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如果说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所注重的是结果的话,那么,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所注重的是过程。作为社会发展动力层面的和谐,既应是过程,也应是结果。和谐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理由:其一,历史决定论中存在着和谐因素。其二,历史合力论中也存在着和谐因素。”[7]
二是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刘长军主要探讨了和谐动力的哲学依据,他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属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辩证转化的关系,这种辩证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从野蛮走向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统一性力量(和谐力量)就应当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谐动力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必然性要求。理论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发展程度在本质上决定着理论发展的程度。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是和谐动力论形成的直接的现实依据。”[8]
(四)从“和谐”与矛盾的关系角度探讨和谐动力观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海江主要从和谐与矛盾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和谐动力观,他认为:“‘和谐与‘矛盾作为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范畴,反映事物认知取向有所不同以及内部差异、同一的内在联系。‘和谐的字面含义有和衷共济、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的哲学含义,指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机结合,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这是和谐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实现哲学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承认和谐存在差别、矛盾、冲突,正是这种差别、矛盾、冲突,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使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达到动态的和谐。‘和谐与‘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谐注重用和谐的思想方法分析事物和解决矛盾,强调对立面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内生和内驱作用,作为‘和谐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智慧。”“‘和谐与‘矛盾总是由基本的和谐转向基本的矛盾,再由基本的矛盾转向新的基本的和谐,如此往复循环以至无穷,而每一次的循环都较之前一次有了更新的进步。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将会大大拓展我们的辩证视野,开阔我们的认识眼界,推进辩证法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从过去单向度的‘矛盾思维走向‘和谐与‘矛盾的融合与统一,将引发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从而转化为深化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9]
三、对和谐动力观研究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理论界一直对这一问题有着极大的研究兴趣。从笔者查阅的文献材料来看,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的探讨和研究总体上看比较深入,并且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理论体系。
对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的研究,目前国内理论界还没有像研究前三代领导集体的动力观那么具体、系统。国内理论界对和谐动力观的探讨是从2007年才开始的,探讨的也比较简单,主要介绍了和谐动力观是新的一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并概要地阐述了其基本内容、哲学依据和当代意义。到现在为止,国内理论界还没有人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谐动力观。
笔者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去更加系统研究、阐述和谐动力观,并能像研究矛盾动力观、改革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那样,使和谐动力观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笔者也期待专家学者们能够从和谐动力观的主要内容、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丰富和发展等方面去进行探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2005-06-27).www.gmw.cn/content/2005-06/27/content-258. 29K 2005-6-27.
[2]赵科天.论当代中国社会重要矛盾的现实形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4).
[3]李维意,刘培培.论社会发展的和谐动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
[4]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大全[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89:407-408.
[5]蔡永海,郝军.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演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
[6]沈红明.试论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演进[J].理论导报,2008(8):31.
[7]章越松.和谐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考量及其当代意义[J].河北学刊,2008,28(5):208-210.
[8]刘长军.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J].福州党校学报,2008(1):9-10.
[9]李海江.试论和谐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6):21-22.
[责任编辑:王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