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思维的开放 课外生活的延伸

2009-12-08魏玉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作业

魏玉平

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源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体现的只是万千生活世界的一小部分缩影,无法呈现儿童的全部生活世界。学校生活也更不是儿童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儿童整体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教材、学校生活不能单独承担培养儿童品德的任务和实现其社会性发展的德育目标。

作为一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等。为了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材、教学所赋予的目标——生活的再次回归,摆脱学校学生品德教育“孤军奋战”的局面,让教材、课程、学校注入开放的教育内容的同时,让课内延伸到课外,接轨儿童的现实生活,实现德育的大课程观,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的问题。

一、《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应注入开放的教育思维

传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把学生困在书本里,锁在课堂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完全被湮灭、被剥夺,学生感受不到生活的丰富意义和价值;传统的学校品德教育往往是品德课程、学校品德活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各自为政,你开展你的活动,我进行我的教学,互不联系。学校的各种品德、社会性教育处在一种与校外世界分离的状态——学校尽量减少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欲求“纯洁”的校园空间。一些学校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假、恶、丑”的东西,所以便不让学生接触社会,不重视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采用回避的态度,认为只要不让学生们接触就行了。

 新课程已经实施6年了,通过上一阶段在课标、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努力,应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初步实现了它的生活化。课堂的生活化意味着课堂具有了与儿童其它方面生活的同质性,已经取得了回归于生活世界的资格。教育家陶行知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上,生活中的东西搬一些到学校里,好比搬一些树枝到鸟笼里,但鸟笼毕竟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如果某方面的“生活”一旦失去了与其它方面生活的必然联系和作用,它就会脱离生活世界,甚至会背离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中的异化物。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说的是一套,却根本不准备在生活中去实行它,这样的课堂也就脱离了生活 。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课程中存在,在新课程中同样也可能存在。

为此,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才是具本质意义的回归。

要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课程,根据时代特点确定教学内容,选择育人方法。如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年、学期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中,为更好地实施本课程,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具体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学年或学期教育活动计划。应统筹安排课时,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均衡性;计划要留有余地,有时间上与结构上的弹性;同时还应当注意单元中各活动之间、各单元之间、学年或学期的活动之间以及本课程与其他学校、社区育人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和整合。要特别注意与学校、少先队、班级的工作计划沟通、配合,避免活动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社区实践活动结合,开拓课程教学的资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作业”延伸辐射课外生活 

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也要有“作业”

长期以来,我们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的教学研究的多,但对检验《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却少之又少,也就是目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后没什么作业。实际上学生完成适量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作业是很有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其学科作业的目的。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学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当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作业”不同于语文、数学课程的“作业”,它不应只是认知性的作业,而更多的应是一种实践性的作业,是一种能让学生获得一种体验、感悟的作业,是一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作业,是一种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作业。

2.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

如学习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13课《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放学后与家长一起去购物,由学生自己选购物品,学着付钱,并计算找零头。学习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3课《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邻居家做客,学会与邻居交往,学会怎样与邻居交谈,谈学习、谈时事、谈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与邻居家的孩子开展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等。学习二年级下册12课《我们长大了》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安排一天有意义的生活,学着做家务、买东西,从看电视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等等,体验自己的成长。这种家庭作业的意义就愈加明显了。

3.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成为学生心灵的鸡汤

    读书,是学生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则是强调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选了一些美文佳句放在课文之中让学生去品读,但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林其数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选一些德育美文或书籍作为作业推荐给学生。许多美文和文学著作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阅读必然会给学生强烈的心灵撞击,让这些美的东西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会把书中弘扬与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这些美文和文学著作也成为学生心灵的鸡汤,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4.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成为学生享受亲情的家园

爱的教育当从爱父母开始。学习了一年级下册2课《家人的爱》一课,我们布置了和父母聊天,说说心里话的作业。假期到了,我们又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信作为一份假期作业。学生在写信的过程中,会更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敬意。这些家庭作业有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一起享受学习和交流思想的乐趣,享受到无与伦比的亲情。

5.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成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纽带

家校交流的主渠道是家长和教师交流。德育作业能够让教师和所有的家长产生联系,并让所有的家长参与学生的德育活动之中。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教师应向家长们说明学生完成德育作业的程序,同时鼓励家长为有效的德育作业献计献策。

德育作业不求多,但求精。每星期可布置一次德育作业。如果是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的德育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在德育作业完成时必须要有家长的签名。此外还有一张表,上面记录着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情况,每天放学后带回家,由家长过目并签名。这样就把家庭和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   德育作业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作业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作业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品德
我想要自由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