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韵实新
2009-12-08徐小敏
徐小敏
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大纸箱,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州市劳模、市双“十佳教师”;得过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教坛“名星”,福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等等,这些都是林莘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努力耕耘结出的硕果。在这一个个成功的标杆之后,便是一位名师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步履。林莘开过的公开课不可谓不多,有获国家级教学一等奖的竞赛课,有省市级的观摩课,还有临时上阵的应急示范课。这种临时上课最显功力,非得有过人的基本功与胆识不可。可这对林莘就不是什么难事,一堂临时的应急课更显示其上乘的教学境界。结合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凭借个人优异的综合素质,在“身经百战”执教经验的基础上,林莘 “情、韵、实、新”的独特教学风格已然形成。
情韵独出功夫自然成
“林莘的课上得很美,很成熟,特别有激情与热情。这是她的风格,一般人无法模仿,只能欣赏。”一位小学语文教研员这样深刻地评价道。
只要林莘往讲台前一站,你就能从那她闪动的明眸中感受到那股即将奔涌的激情。在课堂上她自如地挥洒,忘情地投入,甚至全身的每个细胞都会活跃起来。哪怕课本里一句简单的话,或是一个词,只要放在林莘面前,经她绣口一吐,便具有了活脱脱的情感生命:语调平缓处深情起伏,轻柔舒适;语调轻快处,则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地愉悦着你的心;悲伤处,“冰泉冷涩弦凝绝”般撩拨你内心深层的感动,高亢时则“铁骑突出刀枪鸣”般地荡涤着你的心灵;停顿处,“此时无声胜有声”地这般令人回味。她的声音象极具磁性的磁石,牢牢地吸住了你的听觉,包括你的其他感官,让你耳目一新,让你割舍不下。
1.情缘于爱。林莘的课堂语言为何这般的深情多姿?林莘在一篇文章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走进人物世界,融入语文世界,追求人文合一的境界。面对书本世界,我化繁为简,让人物、事件走出课本,与学生融为一体,互相倾听、对话、辩论。在《荷花》的教学中,我仿佛变成美丽的小鱼,惬意地‘游到学生中间,对着一位学生天真地问:‘荷花姐姐,昨天我做了很美、很美的梦……这时的我完全进入了角色,师生关系逐渐淡化为角色关系,只见学生摸着我的头,认真地回答:‘小鱼妹妹,你做了什么好梦?快告诉我吧!在课堂上,我如孙悟空般学会七十二变的本领,有时是楚楚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姑娘,有时是气势威严的西门豹,有时是作恶多端的巫婆和官绅,生活的积淀在课堂上体现为千变万化的人物、逼真动人的表演,带领着学生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文章细腻的情感世界,让他们更深地体会,更深地投入。教学《守株待兔》时,学生情不自禁地抓着我的衣角:‘你是那个守株待兔的人吗?是的,一定是!这种情景化的融入,使学生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师生之间严肃的氛围,以情悟情,以心换心,完全沉浸在课文构筑的奇妙世界里,在角色的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绚烂。”正是因为林莘充满着对生活、对学生的热爱,她的每一节课才能洋溢着生活的激情与快乐的气氛。这种充满活力的教学语言,打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得到学生的青睐。
2.情中带理。林莘善于抓重点字词理解整句,善于引导学生抓这些关键字词,从这些字词出发,体会整个句子的感情基调,然后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以情感形象,化解抽象的理解。如林莘在教学课文《凡卡》中的一段话,林莘为了让学生体会凡卡对于乡村的陶醉,就重点抓叹词“啦”,来联系孩子富有情趣的生活,进行了师生对比读,体会“啦”字的作用。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晰,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
师:用一个字来概括乡村的夜景。
师:找出一个字最能读出“美”的词。
生:“眨着眼”拟人手法。
师:这些都是他的伙伴,再找。
生:“擦”。(读句子)
师:好美,说说看,画上线。再找其他词。
生:“……啦……啦……啦”,语气词,亲切、舒适的感觉。
生读前半段+师只读“啦”字。(学生的朗读与教师沉醉的语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学生立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师:假如不加“啦”,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白开水(加上就觉得开心,不加就觉得死板、不活泼)。
师:一起来试试看,与老师一起读。(沉醉开心的语气)
老师让学生读句子的前半段,老师就读这一个“啦”字。非常的奇怪,仅仅一个“啦”字,却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出奇的有效。这非常态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有非凡的语言朗读功力不可。很多用言语难以图解的思想,却被林莘用几个简单的词,加上自己深厚的情感朗读,顺利地解决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成为林莘教学的鲜明特色。理解不是语文的目的,只有学生真正体验、情感的过程,才是真正掌握的过程。
3.情中启智。叶圣陶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其功至伟。”林莘不仅自己善于读,而且非常善于让学生体验式朗读,善于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融、智慧的碰撞。
例如:林莘在《凡卡》一文中教学的两句话,就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朗读:
(1)“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
师:同样是“吭吭地咳”,意思却完全不一样。爷爷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咳,而凡卡却是在调皮捣蛋,学着爷爷的样子咳。所以在读第一个“吭吭地咳”时声音要低沉些,第二个“吭吭地咳”要读得欢快、调皮些。
(2)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师:这里三个“逮住它”的语气也应该读得完全不一样。第一个“逮住它”,是爷爷看见野兔之后,怕它跑了,而小声地跟凡卡说,可以理解为“嘘,那有只野兔,我们去把它逮住,小声一点,别让它跑了”;第二个“逮住它”,是爷爷在跟凡卡一起逮野兔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异常的激动,生怕它跑了而提高了嗓门说,可以理解为“快,把它逮住,别让它跑了”;第三个“逮住它”,是爷爷已经逮到野兔之后兴奋地说,可以理解为“嘿,总算逮住你了,哈哈,你这个短尾巴鬼”。
林莘很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在读相同的词时,不同的语气将文章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辅之以动作,让学生开怀大笑。在学生朗读时,善于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字面以外的意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的心灵之弦“和音”,智慧的情感由此而出。
扎实求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篇课文要怎么上才能上得好,完全依靠教参那肯定不行,最终老师将失去创造性,课堂必然是刻板僵化,易陷入程式化。如果全由老师发挥,那更不行,信马由缰,教学任务完不成。可这些对于林莘来说都不成问题。她的课,能收能放,既能抓住大纲,课标精神,又能上出特色,上出风格。
林莘的课扎实充满新意。这来自于她长年累月的锻炼、孜孜不倦的学习。她的博学多才、教学智慧及自身所焕发的巨大的教学魅力影响着许多教师。林莘说:“课堂上,我是孩子气、激动型的人,我的心与孩子们融在一起,学他们的话,做他们的游戏,将教师与学生的界限模糊。当孩子们视我为他们的‘同类时,我们要达成‘三维目标也就容易得多了……走进生活世界,让课堂充满感动,体验生命律动的教学境界。生活中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事物比比皆是,都需要语文教师倾心关注。我热衷于学习话剧、朗诵、民族舞、芭蕾舞,专门拜师学习民族声乐;主持、演讲也能露上一手;虽没有体育运动天赋,但却特别关注各种赛事,对体育比赛规则和体育明星也能说上几句,不敢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却是兴趣广泛,陶然乐在其中。课堂上,信手拈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为细水长流,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教学中,随心扮演课文里的人物,亦歌亦舞,亦幻亦真。学生们常常不无佩服地说:‘林老师的脑袋瓜里不知又要冒出什么鬼点子了……语文教学应不成定规,不拘一格,在灵活多变的形式中,实现对教材的超越与升华。我不喜欢拘泥于课本、教参,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断地吸收生活素材,让鲜活的日常生活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资源。”她的不懈努力与好学求知的精神充实着课堂,使她的课充满智慧与活力,常上常新。
“没有不好上的课,没有不喜欢听的学生。”这是林莘的课堂教学魅力之所在。哪怕是被大家认为最枯燥的课,却也能被她上得生动无比。以她执教的《为人民服务》教学片段为例:
师:现在,老师暂时扮演一下主席,我的演讲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今天围绕“为人民服务”,我讲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死的意义;第二,不怕批评;第三,团结互助。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生笑)
师:哎,你们笑什么?
生:这样太简单了。
师:太简单不是很好吗?简单明了。
生1:太简单别人就听不懂了,就不能让人信服。
生2:这么简单,大家不知为什么这么做,不知具体该怎么做。
师:那怎么办?
生:还得展开说,说清楚了。
(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纷纷谈论自己在课外收集的名人名言。学生的思路得到了拓展,兴趣得以激发。)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学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名人名言)。所以,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板书:引用]
(听到这里,不单是学生,所有的听者都热血沸腾起来了。学生在学习引证法的同时,进一步积累了名言警句,进一步理解了名言警句,同时也深深地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无痕的。然而,林莘能纵能收,将学生的思路自然地导入课文的轨道,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强调对比。)
师: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呢?
生:应该是用对比的办法。
师:对比,怎么比?[板书:对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曾经为人民做过好事的,如果死了,就比泰山还重。但如果只为法西斯那些统治者、剥削阶级做事,比如汉奸,就比鸿毛还轻。
师:理解正确,还会举例子。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哪个字,知道吗?
生:(齐答)死。
师:(点击课件: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
生:(逐一回答)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师:很好,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
生:(纷纷举手,逐一回答)不同意。这个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送命……”解释。 (期间,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些词的感情色彩)
师:哎,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们却用完全不同的解释?
生:用的地方不同,意义也不同。
生:因为他们死的不同,有好死……
师:有好死,有坏死,是吗?
生:这两个死,一个表达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一个表达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钦佩。
师:说得多好啊,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你们自己试试看该怎么读。这句话不好读,别看每个字你都懂,但要读好却不容易。
(生自由练读此句)
师:好,谁来读?带上不同的温度,带上不同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学生在读中顺利完成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化繁为简。)
“《为人民服务》这篇让我们任教的老师感到‘老掉牙的枯燥无味的课文,在林莘老师的游刃有余教学艺术中却显得那么有趣、那么生机盎然。”在场的教师听后都有这种赞叹。
听过林莘上课的老师们都知道,林莘的课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富有变化,即便是上同一节课,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新意与变化。一位曾听过林莘两堂同样内容课的老师说道:“第一次是她到农村基层支教临时上的示范课,林莘老师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思路非常清晰地把一节课展示给我们看。她这节课主要思考如何在有效的40分钟里面,完成像《凡卡》这类篇幅较长、写作有特色的文章,她的教学理念、她的教学机智都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整节课,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她对教学的热情和渴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林莘老师的第二次教学是闽台两岸教育交流观摩课。独具匠心,另辟蹊径,收到了声、形、意和谐统一的效果。她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发明性地理解、设计,大胆取舍。增添了几个环节,都可以看出她的匠心独运,把一篇长文章如此理性、如此合理、如此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层层推进,线索清晰。几个环节既独立又遥相呼应,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她对文本解读又有了深层次的挖掘、感悟。精益求精的求知态度、对教育事业不懈的追求,也许,比我们听一节课更来得实在些、更有收获吧! ”
尽管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林莘并没有停止不断前进的步伐。她还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这就是林莘,一个孜孜不倦在教学艺术上不断探索的林莘。■
(责任编辑: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