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009-12-08吴桂芬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作业

吴桂芬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区别对待,量力施教;不但要无私地热爱学生,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一、突出“师爱”,热爱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师爱的重要性。真诚的师爱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在教学中,优秀的学生往往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爱,而后进生得到更多的往往是批评的训斥,中等生往往处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表扬没份,批评又轮不到,被冷落在一边。要进行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有对学生浓厚无私的爱,去关爱每一类学生。对优秀生要关心,使他们感觉到老师非常重视他们,希望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不断进取;对中等生要热情,消除他们的错误思想观点,不能让他们有“老师漠视我们存在”的错误思想,适当表扬和恰到好处的批评有助于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对后进生要热爱,多数的后进生并非智力方面有问题,只是他们对学习存在困难。老师应当热心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勇于突破自我。当每个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一样时,当老师把师爱像无私的甘露一样均匀地洒在每个学生心田时,因材施教才会有其实施的可能。

1. 生活上关心每一名学生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在刚接这班学生时,为了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我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家访,将学生的个人情况存档立卷。有些孩子家庭生活富裕,在家里充当小公主、小皇帝的角色,由于父母的溺爱养成了生活不能自理、过分依赖家长的坏习惯。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一方面和家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在课下通过生活实例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自强意识,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在学习上关心每一个学生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知识又是多方面的。在学校我鼓励大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多种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课下的时候帮助学生借阅有关的书籍,以便扩大阅读量,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渠道地发展自己。

二、区别对待,量力施教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常常会牺牲一部分两头学生的利益,造成优的吃不饱,差的消化不了的不利局面。为改善这一不利局面,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有区别地去对待,量“力”(学习接受能力)施教。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不同的难度,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取得进步。

1. 课堂教学中的不同

课堂讨论原本属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手段,但部分教师为了使教学进度更加“顺利”,习惯于让所谓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中、差生容易错误地认为课堂讨论只是优秀生的事,与自己是无关的,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愿意参与讨论答题,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另搞一些“地下活动”。这是造成中、差学生不求上进的直接原因之一。脱离了课堂教学活动,又怎么会搞好学习呢?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不同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设计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构思要巧妙,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螺旋式上升的提问方式。新知识的导入部分或简单的问题找个别后进生回答,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旧知识,又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较难的问题由中等生来回答,这部分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对新知识的掌握水平具有代表性;那些富有挑战性和总结性的问题请班上的尖子生回答,这样通过他们对新知识的阐述,既可以帮助大多数孩子复习巩固教学内容,又可以满足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针对中下等水平的同学要多给出一些发言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 作业题型与量的不同

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进行分类:必做题、选做题、智力题。

必做题:难易程度一般,是对新知识的一种概括复习,题量较多,是针对中下水平的学生设计的,这样可以提高他们作业的质量,并能使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选做题: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因为他们对新知识已经较好地掌握,通过稍高层次的联系可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

智力题:专门针对优秀生或尖子生,这类题目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开拓思维,鼓励他们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

3. 课外辅导中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解决成绩悬殊的现象,在课外辅导时我总是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帮助他们补缺补漏,争取赶上一般程度学生的水平。

这三方面表面看上去不公平,但针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主旨思想。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这时就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接受训练,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孩子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让他们都做到“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然而,确实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我除了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外,还非常重视观察和研究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原因,并加以纠正。

1. 学习态度不端正

形成对学习马马虎虎漠不关心的态度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动机;有的是因为有某种特殊的爱好,迷恋着某种活动;有的是兴趣分散,不专心学业;有的是由于学习或生活方面的一时不顺,改变了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这后一类学生多半由于有强烈荣誉感和自尊心,对学习上的失败特别敏感,由于条件不利,遭遇困难,就常以“不在乎”、“无所谓”的表现掩饰自己的失败,久而久之,形成不正确对待学习的习惯。对于这些学生,应当针对不同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他们端正态度。针对第一种学生,我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目的并树立远大理想;对因迷恋玩具等荒废学业的学生则通过积极诱导,把他们的特殊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而对第三种学生,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以学习为中心发展其他兴趣;至于最后一种学生,则需要培养他们对待苦难或失败的正确态度,并积极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不利的情况。

2. 在学习上缺乏某些良好的性格特点

有的学生成绩不良是由于学习信心的不足或丧失;有的则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如缺乏足够的坚忍性、自制力等。此外,成人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家长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过高或要求过急,以致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评价过低,甚至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态度,都可能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还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乏,没有养成力求达到目的和贯彻始终的习惯。此外,身体健康情况不良也可能使某些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坚持到底。对待这些学生,应该通过克服学习或其他活动中的困难,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的意志。

四、更新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个观念转变,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个性特长上,都能获得他可能得到的最良好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同一个班级的几十个学生智力能力有高低之分,学习态度有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之别,知识和能力也必然有相当的差异,几乎每个学生都不尽相同。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使教学能为程度不同的每个学生所接受,也就必须真正从每个或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教学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

1. 备课。备课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要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诸方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努力做到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2.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对于程度较差的,应以一般性的属记忆和理解水平的训练项目为主;而对于程度较好的,除了一般性的项目之外,还可以相机进行一些属于运用水平的难度较大的项目训练,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有坡度,要通过课堂提问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辟通往教学目标的渠道。

3. 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迁移学法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符合,难易有别,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作业讲评要有针对性,要较多地进行分组讲评和个别面改。■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作业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作业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我想要自由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