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09-12-08韩亚蕊
韩亚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难以畅通地进行,在小组中学生能主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小组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激发认知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小学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探究。
2.明确学习任务,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乱扔塑料袋已给地球妈妈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老师现在给你们安排一项任务,调查统计一下你们家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一下,看谁家丢弃的塑料袋最少,是保护地球母亲减少污染的模范。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搭建交流平台,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公正、鼓励性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探究、上进的欲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集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合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导,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