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式导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尝试

2009-12-07李全伟宋尊富侯艳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新课程教学

李全伟 宋尊富 侯艳菊

【摘 要】现阶段的教育现状,使广大教师在教学方面充满无奈和困惑,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务之急。新课程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根据这一理论,在新课程理念引入学案来指导教学,试图在实践中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方法,并使之具有操作性,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新课程 学案导学 教学

学案可以做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的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最终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的提高,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本文将根据自己的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课程理念下学案的编制策略

所谓导学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知识建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也称导学方案。具体的说,编制学案就是为了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改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减负增效”提高学习质量。

从实践经验来看,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学案的重点;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情感反馈、质疑释疑是学案的特色。此外,学案编制还应遵循如下原则:主体性原则:首先考虑学生的“学”,而不是先考虑教师的“教”;连续性原则:根据单元、章节、专题,注重学案编制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课时性原则:按课时编写学案;参与性原则:体现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性原则:强调学法指导;层次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案;生活化原则:尽可能引导学生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人性化原则:不变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尽量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是“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案的编制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整合、总结,设计出符合学情、适度、适量的学案。

二、学案式课堂教学尝试

学案的设置要根据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出实用的学案。我们设计的整个学案基本结构有六部分:“课标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感升华”、“学习存疑”等板块,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灵活的增减处理。

首先是课标要求板块。设置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怎样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形成能力,了解教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克服学习时的被动与盲目,找到主动学习的支点,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二是自主学习板块。我看到许多的学案变成了学生的课前完成题目的作业,学生不是很喜欢,因而没有达到有利于有效课堂生成的目标。为改变这种局限,我设定的目标是(1)根据课标的阅读让学生找到和简单了解课本的主干知识点,让学生有备而来。(2)引导学生回忆与新知有联系的旧知。

三是自主探究板块。这块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重、难点内容进行初步的梳理,初步形成对重、难点知识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初步把握,有利于学生质疑,也方便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而“教”。

第四部分是情感升华。这一节,对你触动最深的是什么?对此有什么认识?学生在课后做,也属于“自我评价”的环节,没有认真的学习很难做到。这样做有利于深刻理解整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系统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是学习存疑。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不可能解决所有相关的知识,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疑问,但是传统的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长期下来,学生对的兴趣也大大降低。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是课堂的延伸,也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

三、课堂教学效果及反思

1、依据新课程理念利用学案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课时“不够用”的现状。根据课改需要对利用学案对原有的知识内容重新审视、整合、“削枝强干”,让学生“择其要而学”。教师在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处理。

2、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自然融汇到教学之中。学案导学更好的体现了主体参与的基本形式:接受的与探究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等接受性学习的特征;而“合作学习”、“情感升华”、“学习存疑”等板块又可以体现出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的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对于教师而言,利用学案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改变教学观念,融入新课程。学生的反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对学案 “情感升华”、“学习存疑”两个板块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反思:“情感升华”可以知道学生对本节课哪些部分的感触最深,教师可以和自己教学设计对照,进而优化自己的备课;“学习存疑”可以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有疑问,充分了解对以后的教学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促使教师依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实践的反馈结果来看,对学生的思维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学生提的问题水平非常高,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出来。真正地利用学生的反馈,对于我们的教学观、学生观都是一个提升和促进。另外,对于学生的“学习存疑”解决的成果,教师进行收集,也是进行教科研的一手资料,可谓是一举数得。

总之,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一线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1、《普通中学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新课程与学案》 科教咨询 2006.10

3、《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王玉辉2008.3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新课程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学案导学”之我见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