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实践课教学浅探
2009-12-07陈棣华
陈棣华
思想品德实践课与学科课程共同发挥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作用。开展思想品德实践课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实践课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在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人与他人等方面,从实际出发设计实践课的教学活动。
一、 必须认清实践课教学的意义
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加之实践课教学备课要耗费很大的时力,很多老师采取了弃上,或者就是上了,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也让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课程——实践课变得可有可无,究其根源,都是对实践课重要性认识不够。每单元设置一个实践活动课究竟有何意义呢?
(1)实践课教学有利于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论是教材中的实践课设计,还是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或是学生在家中收集制作材料,确实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如小区安全问题、交通问题、环保问题等,就必须去思考探索。
(2)实践课教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和社交范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个人到小组,由课内到课外,不断扩展领域,在活动中,会结交很多新朋友,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实践课教学是增强班集体与学生凝聚力的手段。班级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综合实践活动就更是如此,学生在搞完军训活动,参观图书馆和社区调查的过程中,在日常班集体活动和实践课学习中,都能感受到集体凝聚力的增强。
(4)实践课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上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中,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如编写小报,写感想,做调查报告,思考社会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二、 学会采集实践课教学资源
思想品德实践课弃上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老师缺乏组织教学资源的手段,课上得无滋无味。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神七升空”、28届北京奥运的成功举行,或是汶川地震等,都是很好用的资源。在采集思想品德实践课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的优势,将采集得来的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在讯息万变的时代,怎样采集整合教学资源呢?
其一,在空间结构和时间顺序上分布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我们的感官接受以后,成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公共汽车上尊老爱幼让座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人格;一场球赛的偶尔失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惋惜的消极情绪;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活比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锻炼意志品质的艰辛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在感知信息的过程中,直接感知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然而,我们从社会和环境之中,对接收的信息,通过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关键环节,就可以成为教师间接采集的教学资料。例如,为了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测试,可以是全面普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和个案典型调查,通过统计整理和综合分析,从而运用结果指导学生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和培养。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直接采集的信息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存储下来,就成为教师原始采集的教学资料。像今年的“国庆60大典”和台湾莫拉克台风灾难等,如果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就更具有真实性和感召力;人们收集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用语言、文字、图像和表格等形式加以再生,教学资源的采集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国家公布的统计年报数据,可以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从生活中描摹下来的漫画活速写片段,引导我们对人物的行为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凡人琐事,很容易搬上课堂,成为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表述的案例。
第三、由客观存在和运动着的事物发出的消息、情况、指令、数据和信号等,通过教师的感官直接反映,对其存在方式、运动状态、相互联系的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和筛选,就可能得到教师从环境中采集的资源。由于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来源比较广泛,因此,教学资源的采集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环境,蕴藏着培养爱国情操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将启迪学生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实现理想。
凡是信息都可以通过一定的信道载体进行传输。对于社会性实践的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和报刊、告示等多种媒体传输。尤其是使用互联网,使得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具有通信容量大、速度快捷、效果可靠等优点。从这些信道上采集信息,是教师采集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例如,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播发的消息和故事,报刊上公布的各种案例等,只要教师稍加整理,就能够成为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实践课教学的重要资料。
三、 处理好实践课教学的关键环节
(1)课标中要求“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是与课程联系在一起的,以教材线索为依托的,学生应带着一些问题去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调老师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课内外的结合,活动后,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收获进行评价。
(2)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知识与实践并行,在实践中要取得一定的知识;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要并举,良好的品德需要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同时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达到内化;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教育的说服力,但理论再深刻,也要与学生的实践体验相结合;要把事先准备与随机应变结合起来,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更强调的是使学生获得发展、能力,以学生为本。
(3)要精心设计、科学规划。活动前要有设计方案,与备好一节课一样,设计要周全,如设计好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所需费用、预期效果等,设计越严谨,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4)要注意自我体验。在实践中,要让学生理解的东西,我们组织者首先要了解,学生要体验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有所体验,如果我们一无所知,就会不好评价。
总之,应当重视品德实践课的教学,并注意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发挥新课程的功效,实现新课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