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发展

2009-12-03暴占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关怀资助人文

吴 惠 暴占光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充分反映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对思想政治工作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再认识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抓住了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为思想政治工作指出了方向,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昭示着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在转变和创新。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自信、尊严和独立人格得以觉醒和发展,主体性日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注重人文关怀,深入体察并努力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激励大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并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满足人本性的需要,使内在教育规律产生正效应。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水平的目的。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统一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评价、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全体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传承与弘扬大学精神,形成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动力,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注重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提高政治识别能力。

二、加强实践创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发展

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理念是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也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是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尊重,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此,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牢固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在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生资助服务体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院(系)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发展。

1.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工作理念,构建新型学生工作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生服务为表现形式的新型学生工作模式,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服务体系、规范的服务制度、高效的服务方式、专业的服务队伍,把教育、管理、服务、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不断强化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管理体系,增加服务内容,提高协调运转水平。要积极建立集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为一体的完善的学生需求信息服务平台,汇聚校内各部门的服务资源,配合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网络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优质服务,在服务中融入教育引导。

学生工作干部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体本身出发,既尊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学生工作要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凸显服务功能,按照服务项目的相关性进行分类,成立若干相对独立的、垂直管理的咨询、指导、服务中心,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增强服务效能。学生工作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工作设计上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实践、参与、体验与互动,把教育引导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2.拓宽渠道,规范管理,完善大学生资助服务工作体系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公平、和谐与稳定,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学校不仅要助困而且要助材,开设“经济”与“成才”两条绿色通道,开展经济资助、心理辅导、发展援助3方面工作,建立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体系,通过经济资助、环境营造、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发展辅导等多种手段,切实服务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使全体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生活上能自立,在心理上能自信,在发展中能自强。

国家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要求我们整合学校学生资助资源,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制度,深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动态评估”和“隐性资助”。高校要加强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管理,及时发现资助异常情况,确保受助公平。在资助工作中,我们还要注重实现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挖掘资助工作的教育内涵,大力开展诚信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大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问题为出发点,努力尝试并创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设计相应的教学体系与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逐步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为多数,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研究方向结合,相对稳定、专业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进一步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辅导员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使辅导员能够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实施干预,防止心理问题的严重化,为培养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人才保驾护航。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取向方面,由单纯强调集体向集体与个人结合模式转化;在人的价值理念方面,由单纯强调“工具性”向“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转化;在工作目标方面,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在教育模式方面,由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的双向乃至多向沟通转化;在工作的着重点方面,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实际生活和自身成长需要结合转化;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方面,由单一的教育者向多种角色转化;在信息化手段方面,由遏制传媒扩张向注重网上疏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转化。

总之,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不断凝练和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全面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王 成]

猜你喜欢

关怀资助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