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2009-12-03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
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
党的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把学校的改革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中加以思考,放在未来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使命中加以谋划,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切实把学校各项事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任务
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高校的科学发展问题。高等教育不仅向社会源源不断输送高层次人才,而且是推动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生力军,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使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1978年普通高校招生数为40万人,毛入学率仅为1.4%;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567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目前,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居世界第一;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年授予博士学位数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距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布局、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改革,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制定好高校的“三个规划”,即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任务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北京师范大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调研发现,有关学校改革发展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认为是管理体制改革(28.6%)、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8.4%)。师生认为,当前培养学生主要应强调创新能力(教师31.6%、学生54.6%)、实践能力(教师26.1%、学生77%)。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31.2%的学生认为应“改革教学内容”,31.4%的学生认为应“改革教学方法”,34.9%的学生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认为,首先是“加大科研团队建设力度”,其次是“完善学术评价标准”。高校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的步伐,就必须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就必须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推进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创新,实现科学研究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团队攻关的转变;就必须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和学科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切实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问题是坚持以师生为本。高校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一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二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要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员工的素质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学校发展环境。四是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培养、使用和凝聚高层次人才作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战略任务,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继承、创新校园文化,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进行高等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新体制,扫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别强调体制机制创新,要求着重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章制度,努力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高校要把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
二、坚持四个“贯彻始终”,学习实践活动突出高校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从2008年4月初全面启动,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提高总结4个阶段,到8月底基本结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紧紧围绕“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新探索和新实践,从学习方式、活动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群众满意度(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达到98%。
坚持把学习讨论贯彻始终,开展教育创新大讨论。推动和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需要广大师生员工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学校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教育创新大讨论为载体,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建设等问题;围绕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强化教师教育,切实做好免费师范生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等问题,在全校开展讨论,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学校和各院系组织专家座谈会、研讨会、学生党员论坛等20余场,邀请各级领导和学者20余人做主旨报告,近4,000人参加。通过讨论,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走下去”调研分析问题。学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注重发挥“四个带头作用”:一是带头学习讨论,在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参加辅导讨论基础上,撰写一份学习心得;二是带头调查研究,多渠道、多形式征求意见,召开各类座谈会,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针对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分别设计3套问卷,发放2,000余份,就学校改革发展、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干部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征求意见,撰写一份调研报告;三是带头“走下去”分析问题,所有校领导深入23个院系,查找问题,并撰写一份分析报告;四是带头解决问题,学校就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员工关心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共44项,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使整改工作具体化、目标化和制度化。
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组织开放式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高校民主氛围浓厚的特点,学校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让广大党员和群众了解活动全过程、参与活动全过程、监督活动全过程,调动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和院系领导班子分别召开开放式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与师生“零距离”沟通,共有8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严把分析检查报告质量关,通过召开各种师生代表座谈会,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修改,校级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6易其稿;充分发扬民主,召开群众评议大会,党委向师生做分析检查报告,虚心接受群众评议。开门搞活动,让师生直接倾听领导班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体现了领导班子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务实作风。
坚持把实践特色贯彻始终,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别突出了实践特色。学校党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合理安排,整体推进:一是学习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紧密结合,党委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提出的“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拓展办学空间”等主要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科学论证、程序公开公正原则,认真做好“211工程”三期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学习实践活动与抗震救灾和奥运服务保障工作紧密结合,面向国家需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搭建开放平台——成立“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提供心理援助、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专家行动组荣获了“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生组成3,000多人的奥运志愿者团队和1,000多人的残奥会志愿者团队,为北京奥运会作出了贡献。
三、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我们认为,在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深化了全校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全体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并形成了四个共识:一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二要坚持强化办学特色,真正在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方面成为中国领军、世界知名;三要坚持内涵发展,切实把提高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四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
科学规划,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教育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使北京师范大学跻身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启动《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订工作,明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方针,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之路、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兴校之路、人才强校之路。修订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保障措施和评估机制,每年发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报告》。注重学校和院(系)发展规划的衔接和沟通,加强对院(系)发展规划的指导,确保规划的贯彻和落实。制定和完善了《“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建设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努力构建优势学科群和学科大平台。制定了《“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制定和落实《关于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各院(系)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本单位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
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快教育学部筹建步伐。组建教育学部,是学校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的战略选择。按照“资源整合、体制创新、深化改革、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研究制定了《教育学部组建方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做好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完善了《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健全免费师范生管理体系,设计并落实了教师教育创新与教学平台建设方案,在北京、内蒙古等地建立了一批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与培训中心等的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决策咨询,提高学校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
认真整改,集中精力解决了部分突出问题。按照“高度重视、突出重点,明确责任、讲求实效,标本兼治、注重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学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统筹北太平庄校区和昌平校区的发展定位,积极争取北京市的政策支持,尽快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设计。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决定》,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进一步支持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着力打造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教授或首席科学家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发展团队。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实施高层次学术人才支持计划和重大贡献与突出业绩奖励计划。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着力研究解决教师最关心的考核问题,完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下放教师考核权。推广本科生导师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善了办学条件和学生住宿条件,启用新体育馆、新学生公寓,加快建设新图书馆大楼,极大地缓解了教学、科研办公用房和学生住宿紧张状况。启动实施了“教师健康促进计划”。设立了“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基金”,扶持青年教师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性研究。
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启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章程》,明晰学校、院(系)以及师生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本着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逐步将教师考核、经费分配使用、研究生招生等自主权下放到院(系),强化院(系)一级的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完善年度考核、群众评议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修订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实施院系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提高执行力。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制度。积极探索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有效形式和内容,先后成立了北京挂职博士生团队、奥运住宿团队、奥运实习生、大运村硕士生宿舍、明光村博士生宿舍等5个临时党支部,在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在教师党支部中推广“支部建在团队上”的做法,加强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的共建、交流与互动。各院系也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保障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执笔人:方增泉)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