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风险及其防控机制

2009-12-02卢阳春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企业集团风险

卢阳春 吴 凡

[摘要]企业集团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所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对企业集团既定目标的影响,形成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特殊风险。目前中国企业集团防控跨国经营风险的能力和面临的政策环境比较落后,亟待加强对跨国经营的宏观政策支持和引导,提升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全面的跨国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提高跨文化交流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加强对高素质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

[关键词]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风险;防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6-0034-04

一、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风险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政治原因,或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等对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与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变化等行为有关。由于政治风险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对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成功威胁最大。目前,中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面临的政治风险最为突出,也最为引人注目。1980年1月23日,美国总统卡特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称,任何企图阻碍从波斯湾向西方输送石油的敌对势力,都被视作是对美国生死攸关利益的威胁。面对这种威胁,“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手段予以击退”。从那时起,这个被称为“卡特主义”的规则就一直主导着美国的海湾政策,一旦爆发局部战争,外国企业在这一地区的经营活动便会严重受阻,甚至被迫全面中止。1997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与伊拉克前政府签署了关于开采阿赫代布(al-ahdab)油田的协议,这是当时中国在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最大的石油项目,中方投资约12亿美元,但“9·11”事件后,美国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致使该项目被迫中止。类似的案例都说明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其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尝试势必遭遇越来越大的政治风险。

2.法律风险

由于不了解或不熟悉东道国法律法规或其他原因,导致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发生不符合东道国法律法规的情况,或者东道国执法不当甚至故意借法律形式制造障碍而导致我国企业遭受东道国法律惩罚的风险,均可以归为跨国经营的法律风险。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0%的国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机构,虽然管理重点、标准及程序各不相同,但无不给我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带来法律风险。我国企业集团由于轻视法律风险而导致跨国经营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与其他风险相比,法律风险的特殊性还在于,不仅会造成企业在财产和声誉上的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领导或员工的刑事责任,危害极大。因此,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应对是我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时必须重视的。

3.宏观经济环境风险

由于东道国利率、汇率、通胀率、经济发展指数、经济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变动,给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对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称为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中最常见的是汇率风险。近年来,受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企业集团面临的汇率风险逐步加大。除此以外,像通胀率、经济发展指数、经济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变动也给跨国经营带来不可预估的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以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次贷危机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加大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并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经济景气程度下滑,进一步造成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从而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给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带来风险。

4.国际人文冲突风险

企业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时,可能遭遇由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在风俗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观、语言、民族、人口等人文因素方面的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给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带来损失,这类风险都可以归为跨国经营的国际人文冲突风险。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活动是通过来自不同人文背景的企业领导者、普通员工、中介机构专业人士、政府工作人员等共同推进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观之间的冲突将集中体现在跨国企业集团内部具有不同人文背景的领导者和员工之间在公司经营方针、目标市场选择、管理决策方式、员工行为准则等方面认知不同的交锋上,体现在跨国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冲突和东道国与母国之间国际人文冲突等方面。

5.国际行业环境风险

国际行业环境风险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某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具有的不确定性给该行业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国际行业竞争风险、产品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行业技术风险,等等。以国际原油市场产品价格风险为例。决定国际油价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开采运输成本、地缘政治和美元贬值等,因此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难以预测,给该行业的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带来巨大的产品价格风险。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全球原油价格暴跌(每桶10美元左右),曾导致世界上375家石油公司的资产价值减少2750亿美元;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呈剧烈波动的变化态势:7月11日,国际油价达到历史巅峰,每桶147.50美元,到年底短短5个多月时间,油价已经跌穿每桶40美元,我国的几大石油企业集团因此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国际油价的剧烈变动,给我国的几大石油企业集团带来巨大的价格风险;同样的,国际上某行业的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也给行业内的企业集团带来巨大的产品市场风险。

6.企业集团内部风险

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内部风险涵义广泛,主要包括集团防控的国际化防控风险、跨国交易决策风险、跨国投融资决策风险、跨国营运决策风险、国际信用风险、国际人才风险等。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项目评估的结果是其海外投融资决策、跨国交易决策等一系列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从源头上有效规避跨国经营风险,对于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因为国际合作项目评估出现重大偏差导致决策失误和商业操作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但同时我国企业集团在规避投资决策风险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因此,企业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时绝对不可小视内部风险。

二、跨国经营的风险防控机制

1.加强对跨国经营的宏观政策支持和引导

我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面临各种严峻风险,而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风险防范控制手段比较落后,政府对企业集团“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明显落后于企业集团“走出去”的实践。近年来,尽管为促进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已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多项相关的扶持和保

护政策,一定程度上为防范跨国经营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发达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相比,与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相比,我国政府目前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亟待加强对跨国经营的宏观政策支持和引导。(1)加强和完善与跨国经营相关的立法。我国目前与跨国经营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很不完善,有关企业跨国并购的立法散见于公司法和证券法中,政策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相对于日益兴起的海外并购实践活动已明显滞后,且与海外并购相关的法规目前主要由国务院部委颁布的办法、意见、条例等构成,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应加快制定并完善《境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促进法》《海外投资风险管理办法》《海外并购促进法》等有关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全面可靠的法律支持与保障。(2)加强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包括金融、财税、外汇管理服务政策等的支持力度。一是制订专门的企业跨国经营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各种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二是加强税收政策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通过对企业跨国经营行为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或补贴等支持政策,解决企业跨国经营受到国内、国外双重征税的困扰,减轻企业跨国经营的负担。三是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支持政策,取消在外汇资金来源审核、购汇审核、利润汇回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适当延长境内公司对境外投资企业出口收汇核销期限;放宽境外放款在资格条件和资金来源方面的要求;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等,有效解决资本项目外汇管制过严,手续太繁等问题,为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供外汇便利。(3)加强对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行为的引导服务。成立跨国经营领导协调小组,建立支持“走出去”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在该机构的协调下,建设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全国企业跨国经营信息中心,加强跨国企业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和机构及国际贸易投资中介机构等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合作和交流,提高跨国经营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以此完善政府对企业的引导服务。政府通过定期发布包括风险提示、比较优势、投资机遇分析等信息在内的企业跨国经营地区、行业指导信息,降低在这些国家地区和行业中存在的跨国经营风险。此外,目前我国还非常缺乏权威的海外投资项目咨询服务机构,企业每年支付的庞大的跨国经营项目评估、法律事务等咨询费用都被国际知名的专业咨询机陶赚取,因此有必要大力支持发展为海外并购服务的,包括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在内的完善的市场中介机构组织体系,并促进其尽快在国际上建立声誉。

2.提升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整体情况看,我国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弱,在技术创新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项目运作能力,人才培养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性大企业集团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2007年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分别只相当于2007年世界企业500强的12.67%、11.85%、7.79%、27.46%、27.59%。而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即使是全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研发费用比重和研发投入水平与世界级大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0.87%,远低于世界500强平均3%—5%的水平。在国际专利方面,除华为集团已经跻身全球第四大拥有国际专利数最多的企业集团而外,其他企业集团的国际专利较少,同时专利组织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水平也较低,相对于一些跨国公司作为产品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将专利嵌入各种国际标准中,我国企业集团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往往缺乏自主权。另一方面,我国企业集团的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也严重不足,产品品牌竞争力相当弱,必须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入手,完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集团国际化防控体系,理顺集团内部资产、人事和财务三大关系,提高内部资源整合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资本运营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感召力、风险防控能力、产品品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增强上述多种能力的整合优化能力,以此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防范跨国经营风险打下良好的内部基础。

3.建立全面的跨国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1)加强对跨国经营风险的识别和判断。企业集团建立全面的跨国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首先要考虑在事前加强对跨国经营风险的识别,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项目给出正确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判断,以此作为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实上,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在国际风险管理中非常缺乏对影响和制约企业集团的国际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的前瞻性,缺乏全面、系统识别跨国经营风险的方法体系,从而导致企业集团跨国经营风险难以规避甚至造成大量损失。因此,我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实施全面风险防控以降低风险的重点应放在企业集团“走出去”之前,放在事前的风险识别、判断和预控上,通过详尽、尽责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等手段,选择好的经营投资项目与进入地区和适合的进入方式,也就是说重点应该放在海外投资经营项目的可行性评估这一流程上。(2)加强对跨国经营风险的动态监控和预警。由于国际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在构建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时应有意识地加强体系收集信息、甄别信息的功能,建立跨国经营风险的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风险是动态的,因此在通过事前的风险识别和判断并作出海外投资决策后,企业集团必须建立跨国经营风险的动态监控机制和预警体系。动态监控机制是指企业集团要建立及时收集、甄别相关信息,并根据信息的动态变化情况定期对风险进行评级的机制。(3)加强跨国经营的风险保障。我国海外项目投资保险存在起步太晚、品种太少、费用太高、条件苛刻、保障范围窄等一系列问题,有助于分散海外投资风险的风险基金相当缺乏。目前执行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机构主要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由于该公司的成立时间较晚,针对企业海外投资的保险品种直到2003年才推出,政府应强化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风险评估与保障体系,鼓励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对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力度,而企业集团则应积极主动地加入这种保障机制,从而加强跨国经营行为的风险保障。

4.提高跨文化交流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要提高跨文化交流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首先需要加强企业集团的全球学习能力,在集团内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培训。第二,要有意识地在公司内部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跨文化传播和沟通机制,通过招聘东道国职员融入集团公司跨国经营团队,安排来自不同国家的职员形成团队开展工作,外派职员去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学习、交流等渠道,促进集团职员相互间的跨文化交流、学习和沟通理解,增强全体职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三,在跨文化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在尊重各方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双方乃至多方的企业文化,以此不断创新完善企业集团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并通过多种手段有效传播,取得广泛的国际认同。

5.加强对高素质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

不论企业集团建立了怎样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和机制,所有一切防控措施最终都要依靠人来完成,因此企业集团应加强对谙熟其他国家市场和文化的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特别是专业化高素质的国际化风险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或招揽一批熟悉国际法律规定的、精通跨国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或将熟悉跨国经营、资本运作、公司改制、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外经外贸的专家型法律人才组成顾问工作团队等方式,为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张琦)

猜你喜欢

企业集团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运行优化分析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