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四题

2009-12-02齐卫平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齐卫平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中的重大问题,涉及到党能否使自己的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完全能够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寻找正确的途径。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13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5—0042—0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这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进一步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从意识形态建构的角度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的问题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否使自己的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它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谈些看法,以期加深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意识,自觉地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努力。

一、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160年,实践证明它的影响始终没有消停。作为一种思想成果,其延续至今的生命力并不是因为理论家们对它的热衷,而是因为它对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求的产物。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最先传人中国是在19世纪末,①几乎是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同时进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眼帘的。但当时中国变革的社会需求使民主主义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1911年的辛亥革命,正是在这个主流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结束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胜利。而马克思主义只是到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才形成新的社会需求。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形成广泛传播的热潮,并很快就出现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建立的结果,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需求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换的变动。

社会需求来自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社会实践决定了人民群众与思想理论的关系。近代中国思想理论演变的轨迹表明,马克思主义取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是社会实践深入的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实践对思想理论的需求,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价值认同。马克思曾有两段精辟的论断:“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前一个论断说的是理论产生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后一个论断说的是理论实现同样是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两段论断是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是实践性与群众性的统一,面向实践和面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对待理论的基本态度。

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思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努力在人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始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其最早的组织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仅限于很小的圈子,人数也很少。但党建立以后很快意识到,作为一个领导革命的政党,绝不能停留在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上,更不能成为一个学究性和学术性的团体,而必须走向社会,面向实践,争取群众。1922年,党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我们“要到群众中去要组织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因此,要面向群众“从实际问题中灌输简明的理论知识”。这样的认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用思想理论教育人民群众的观念早就树立。建党时期,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经常深入工厂宣讲马克思主义,很多地方办起平民学校、工人夜校等,许多党的工作者利用这些舞台向群众进行理论灌输。这些正是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理论的功能在于武装人民群众,认为理论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手中所掌握,就会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这里,毛泽东十分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的观点。20世纪40年代初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着重解决了如何对待理论问题,其实质是引导全党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毛泽东关于什么是理论的一系列阐述,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两个导向:一是实践的导向,二是大众的导向。关于实践的导向,毛泽东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无用的理论。关于大众的导向,毛泽东强调理论必须深入群众,脱离群众的理论同样是无用的理论。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特别强调了“大众化”的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不能搞“小众化”,而要讲“大众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列举了党八股的种种表现,严厉批评党内一些同志完全不考虑宣传的对象,写文章不顾读者,做演说不顾听众,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理论的实践导向和大众导向始终为中国共产党所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同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例如,在全国人民中宣传普及毛泽东思想,在全党和全国开展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活动,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所一贯坚持的立场。

二、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需要大众化,回答的是理论目的实现的问题,它需要实践的结果来检验,不能实现大众化的理论是空间无用的。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大众化,回答的是理论需求的问题,它需要人们的利益诉求来表现,不能体现人们利益诉求的理论是无法实现大众化的。因此,认识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大众化,首先要研究大众对于理论需求的动力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是大众理论化。理论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理论也不是一种操作层面上的对策和具体的建议。研究理论是一项少数

人的或者说是一种职业群体的事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中国13亿人都成为理论家。但是,理论研究的驱动来自人们揭示心的主观世界和物的客观世界真相的追求,理论不能自我封闭在象牙塔里,不能拘泥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而必须深入社会实践,贴近生活实际。毛泽东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这个认识揭示了理论的真谛,它蕴含着理论与大众的内在关联。那种认为大众与理论无关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大众为什么需要理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为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提供了基本的准则。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它的社会性,人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广义上说,这样的社会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产生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多样的思想理论,都是顺应这样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吸取了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立足于世界本源的探究,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揭示历史的来龙去脉,揭示社会的变动因素,揭示人类的活动特征,从而建构起一整套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使人们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有所遵循。理论其实不是超乎现实的深奥玄乎之物,任何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离不开理论,离开理论,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就成为盲目的实践。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完成自身使命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人类社会制度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本质,并阐述了无产阶级在历史演进中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使命。作为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使命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努力引导中国朝着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前进。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中国人民饱受磨难和折腾,一部近代中国的灾难史使人民群众充满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一部社会主义建设史又使人民群众深感道路选择的极端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祈盼生产力发展、制度完善、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生活提高,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些祈盼是相一致的,人民群众可以也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理论取向和利益追求中获得这些祈盼的满足。

从当代中国来看,人民群众理论需求的驱动是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人民群众展现了光明的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涵着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递着执政党政策的价值取向,折射着包括党的宗旨、意志、方向、目标、功能等在内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包括党的制度、机制、规范等在内的运作方式,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熟悉这个理论体系,有利于掌握社会变化规律和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有利于从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主旋律的音符。在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多样化的趋势下,大力弘扬主旋律,有利于国家前进方向的坚定,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全体人民齐心合力。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中国人民大众实践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在拥护改革开放实践的同时。也必然具有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基于这些理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是人民群众所赞同和拥护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是能够大众化的。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什么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整个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基于对现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这样一种理论产生的历史氛围,对于中国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如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是作为“舶来品”传人中国的。中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论述社会主义实现的理论前提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要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大众所接受,必须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本土环境的嫁接,否则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病症。刘少奇曾指出:“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极大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的科学还不发达等条件,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依葫芦画瓢地移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中国生根成长,也就不可能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命题。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党内最早从实践上行动和从理论上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典范。1927年7月以后,他率先尝试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实际行动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式道路。20世纪30年代后,毛泽东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的经验,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加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考,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实践表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成功相结合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人民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化的结果。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纵观党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的教训。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发生过教条主义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指导也经历了教条主义的曲折。这些错误和曲折无一不使党的事业遭遇巨大的破坏,人民群众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规律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革命、建设和改

革就取得胜利,违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就遭遇曲折甚至失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法宝,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得到实现的保障。社会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的是正确的思想,凡是符合社会实际,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在何处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的几年中,特别重视党的宣传工作,从党的四大开始,几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要通过一个关于宣传工作的决议,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决议中指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见地运用到理论和实际方面作成有系统的多方面问题的解释,以扩大我们宣传范围,实为我们目前急要之图”,强调要“从实际问题中灌输简明的理论知识”。党的宣传工作“不但言语文字要接近其中,鼓动的内容也要接近群众。群众中的鼓动,第一是要具体,根据于工农群众眼前的事实”,“考察群众的言论,知道他们的需要,在口头上文字上的宣传表现他们的心理”。这些观点表明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认识,今天看来仍有许多合理性和参考价值。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大力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使这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为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寻找正确的路径。

第一,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延续取决于两个基因的作用,一是与时俱进,靠不断的理论创新延续生命;二是契合现实,靠满足社会的要求体现鲜活。两个基因是有机相连的,一方面,契合现实的理论要求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理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契合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是一种阐释学,它的生命力的强弱必须通过其是否具有对实践的说服力上得到证明。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的力量在于解释和说明社会。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理论纷繁,生命力强弱、影响力长短不一,但凡是能够保持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必定是具有现实的充分说服力的理论。有说服力才能产生吸引力。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160年,它能够延续下来,正是因为其在解释和说明社会的有效性。在当代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解释和说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增强说服力的基本要求。符合这个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必须将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相联系。中国共产党担当着整合国家和凝聚社会的功能,党的意识形态通过宣传普及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追求的是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的效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7500多万党员的大党,要使13亿人口大国的人民群众形成思想共识以及共同奋斗的目标,首先党内的思想要统一。党内思想不统一,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失去了贯彻执行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无从谈起。此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要想使这个指导思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首先中国共产党自己要带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开展实践,假如自己提倡的东西和实践的东西是脱离的,就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

第三,努力在形成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新话语系统方面下工夫,创造能够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话语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虽然是一种技术手段,但从接受学上说,却是非常关键的。新话语系统的特点是紧跟时代、贴近现实、亲近百姓,是意识形态受众愿意接受和能够认同的基本元素。其实,从历史实践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党不断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步走的战略、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等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话语系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等等,就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话语系统。这些新话语系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不断形成新话语系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不可或缺的工作。

第四,必须把意识形态建构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能停留在党中央的文件要求上,也不能只在理论研究的知识界里转,而要转化为大众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让大众熟悉党的理论中一些最根本的思想、最核心的概念、最基本的思路,以便大众可以从理论的了解中把握党和国家路线政策方针的价值取向,并能够从这样的价值取向中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跳出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维方式,更多地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着眼,使大众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与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实现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五,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使党的创新理论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相联系。党中央一再要求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这一要求的落实。当前,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就是要使全党的认识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已经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转换,在党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能否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事关党的事业生死攸关。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能大众化,这个理论成果也就失去了意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背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曲折乃至失败。同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只有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才能使党的事业得到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5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1

[3][9][1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78,377—378,478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515

[5][6]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41,817

[7]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335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534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11

(责任编辑:石本惠)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