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少先队活动载体 打造“魅力德育”品牌
2009-12-01李艳秋
李艳秋
近年来,胶南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推进探究性体验活动,通过打造“魅力”品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良好成效。
品牌一:小课题研究引领
在少先队活动中引入小课题研究是少先队组织参与新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完美结合的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育活动形式。小课题研究与传统的少先队活动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它有利于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少先队探究性小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四环节”入手:
研究课题自己选。“小研究员”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在学生中广泛征集研究课题,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实际,上报了五花八门、各行各类上百个小课题,最后经过总部“小评委会”的评选,从中确立了四十个小课题。大队部在此基础上召开“课题招标会”,全校队员在现场展开激烈竞争,竞选“招标”。队员们中标后,组成小记者团、小社团,深入社区,走向农村……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校形成了浓浓的研究氛围。
工作岗位自己寻。“参加小课题研究,你能在什么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是每个参与研究队员的“必答题”。学校的小课题研究中,人人分工明确,个个落实岗位。由组织能力强的担任领导岗位;语言表达、交际能力强的担任采访员;文学功底好的担任编辑;社会活动广的在后勤保障岗位……每个课题组的队员根据兴趣爱好、住地等情况自愿结合,有的队员还尝试轮换岗位。一个个岗位为每个队员的体验提供了舞台。
社会角色自己演。研究活动中,辅导老师引导队员在扮演的某一种角色中体验课题研究的酸甜苦辣,培养队员们的交往、合作、研究、创造的能力。每一个课题中人人都有体验的角色,如在“走进珠山秀谷”小课题研究中就有课题组组长、摄像师、小记者、后勤部长、新闻发言人、秘书等角色。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了解、感知不同社会分工,分担不同岗位责任,从而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机会。
研究活动自己搞。小课题研究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调查、采访、编辑、整理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自始至终让队员唱主角,时时处处以队员为主体,辅导员只是在重大的、关键的环节起点拨、辅导作用。事实上,只要给队员们一个舞台,他们往往能表现出惊人的创造潜能。在“走进珠山秀谷”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队员们为了弄懂“珠山秀谷的成因及杜鹃花生长的条件”,利用家长在广电局工作的便利,专门采访了旅游局的前任领导。历时三个月,两下大珠山,多次采访当地居民……队员们研究出来的东西怎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呢?学校首先要求队员们自己写报告,在队员们形式各异的报告中,没有成人化、格式化的东西,有的只是自己体验的果实。在校课题展示会上,孩子们的研究成果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令人不得不赞叹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品牌二:假日小队拉动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新时期少先队活动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假日小队有着丰富的教育优势。如何充分挖掘并合理运用这种优势呢?
心手相连,争做“爱心小福娃”。学校大力开展“人人都是小主人,处处都有小岗位”活动。假期一开始,队员们便纷纷来到社区报到,成立了“快乐中队”、“阳光中队”等雏鹰假日小队,争做“爱心小福娃”。有的队员参加了“爱心帮扶”活动,用真情为老人们排忧解难;有的队员协助社区的叔叔阿姨打扫卫生,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有的队员随同社区工作人员到汽车站宣传交通规则,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有的队员发出了“植绿护绿,从我做起”的倡议,义务担当起社区“监督员”……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变得更加美丽、整洁,居民们也高兴地称赞他们是“爱心小福娃”。
认真钻研,争做“勤学小福娃”。虽是放假了,但队员们仍不肯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积极投入到“建勤学卡、当研究员、争做勤学小福娃”活动中。“飞翔小队”、“变迁小队”的队员们走进社区服务站、新华书店等场所查阅资料,不但给“勤学卡”积了分,还了解了胶南、青岛、山东甚至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感受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一些队员拉着家长,走进社区,观察社区中的人与事,发现、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并向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队员们把活动发现和感受写成研究报告、体验日记,有的还参加了小记者外出采访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探讨问题。
幸福成长,争做“健康小福娃”。假期里,除了学好、玩好,更重要的是休息好。为了让队员们在假期中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学校组织假日小队在社区开展“远离网吧游戏厅,走进读书俱乐部”活动,带领平时对网络兴趣较浓的学生走进“读者俱乐部”,利用假期多读书、读好书,争当“健康小福娃”,带头过文明健康的假期生活。
在家中,每个队员都建立“健康评价表”,从作息、饮食、安全用电、勤俭节约、科学文明等各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邀请家长、社区的小伙伴做自己的“判官”,在假期中收获快乐、幸福、健康、平安。
品牌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
主题教育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的主要形式,但主题教育活动年年搞容易落入俗套,为此学校努力创新形式。如教师节,大队部改变以往“学校下方案——中队承办——队员被动接受”的常规做法,放手让队员发挥小主人的作用,开展“我的活动我做主”系列活动,于是校园里刮起了一阵“送礼风”。
理解礼。“老师,我想对你说”“向老师说句心里话”“向老师说句悄悄话”……一时间,书信、谈心和座谈会等形式的“理解礼”,带着队员们一颗颗赤诚的心,飞进了老师们中间。老师们也以同样的方式纷纷回“礼”。于是,一封封书信,一次次谈心,充溢着师生们的肺腑之言。队员们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老师们也呼唤队员们尊重他们的劳动,体会他们的用心。通过送“理解礼”,师生们的心在逐渐接近,宽容谅解的微笑多了,信任鼓励的目光多了。
放心礼。“请老师放心”、“我们给老师送时间”……这些是队员们送给老师的“放心礼”。
在一分钟演讲会上,队员们畅谈着应该以怎样的行动和方式送礼。陈涵宇说:“我们不能总让老师当‘保姆,学会自我管理是送给老师最好的‘放心礼。”看,礼物起作用了。自习课上,虽然老师没在,纪律却更好了; 老师不用再三叮嘱“作业要认真做,及时上交”,同学们也会认真完成当天作业;各中队的大小事务不需老师过问,队员们便能安排得井井有条……“放心礼”让老师们放心了,放手了,但同时他们也不忘时时关心着队员们,默默帮助着队员们。
解难礼。老师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队员们决定去送“解难礼”,热情帮助老师们排忧解难、做好事。“我为老师解‘难题”、“让老师无忧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解决一道难题;为老师准备了一盆清澈的洗手水;向老师提一条管理中队的好建议……虽然事情微不足道,却体现了他们对老师无限的爱,浓浓的情。
幸福礼。老师的幸福来源于学生的进步、成长。于是,幸福礼送来了。“从我的成长中寻找老师的幸福”“辛勤的园丁,幸福的微笑”等主题中队会,既让老师们感到了幸福,也增强了队员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师生联欢度周末”、“说说悄悄话”、“回忆幸福时刻”等活动,让友谊、信任、理解充盈在师生心间。
(作者单位:山东胶南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