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美在新课程体系下的贯彻
2009-11-26李卫兰
李卫兰
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是一个学生不断与老师、学校和社会互动、融合的动态过程。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只有从新课标立旨的高度来变革中学教育制度,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下面我就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所以它必然会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笔者认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语文教学现实与倡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存在矛盾,要解决矛盾,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只有从新课标立旨的高度来变革中学教育制度,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真正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传承人类优秀传统与文明成果,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从公平、公正等人类公理的高度对待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即各类学科知识,对语文学科进行科学定位。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终身。
二,养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提升生理心理素质,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具有独立性,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费弗乐所言:“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认为,历史是一门可以对话的学科。历史是一门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语文教学中的许多文章以文学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历史,如《小狗胞弟》《囚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与历史展开对话,让遥远的历史不再遥远,让学生在感受历史中成长,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亲近中发展。这也正是语文学科和从事历史教学者的使命。新课改是这一征程的崭新起点,初中语文教师理应是这一起点中应该最先起步的人
三,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方面是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哲学和主智主义教育主流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因而,她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所以说,教育要回归人本,首先就应该是恢复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来遮蔽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如果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转化为教师们自己的教学决策,没有转化为常规的教学行为,没有在教育实践中找到落脚点,高中新课程就会在实施中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出现“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
要点一: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以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理念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因此,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是改革“发生”在高中课堂上的必要前提。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最终要靠教师自己。
要点二:尽量把高中学生带人“真实”的问题情境。
探究源于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活动就具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视野比初中学生更为开阔,他们更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问题和自然界真实的问题。学生从真实的问题情境进入学科内容的学习,对于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建构学科学习内容的意义是十分有益的。此外,这还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教师要认真钻研,勇于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开发作业资源。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活动、交往视野和范围的扩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等在不断发展和提升,逐渐表现出成人的特征,同时在有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方面,智力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鲜明,能独立地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能作出理论概括,但对有些经验材料的抽象仍有一定的困难。在情绪发展方面,其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不少学生已形成了与社会道德观点相联系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产生了与稳定的认识兴趣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以及探求这样那样的论点有关的激奋的情绪体验,初步形成了对人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