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部环境对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研究
2009-11-26舒琴王刊良
舒 琴 王刊良
摘要:文章以我国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方法研究了组织内部环境对企业员工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组织内部环境下,企业员工对不同压力因子感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集权专制程度和鼓励创新的程度越高,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感就越大。就五个压力因子而言,除技术入侵生活以外的其它四因子在不同的组织内部环境中均具有显著差异;并且差异程度有所不同。这个结论为企业从组织行为角度防止或减轻计算机技术压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压力;组织环境;集权专制;鼓励创新
一、引言
技术压力是指一种由于没有能力应付新的计算机技术而引发的不适应症。有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和定义,如技术恐惧、计算机恐惧、计算机忧虑、计算机压力、计算机消极态度等等。从个人角度来看。当企业员工具有过高的技术压力时,会引发心理和情绪的反感。阻碍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技术:从企业角度来看。技术压力的产生和蔓延会影响企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阻碍整个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二、研究问题及假设
1、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主要是指组织内部能够影响管理决策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和力量。而组织内部因素已经被认为是引起工作压力的直接因素,包括较低的工作自主性、较低的参与和控制、管理/监督、组织气氛等。本文主要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计算机技术压力是否会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和特点。期望通过一定的策略将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水平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促进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
(1)集权式组织结构。所谓集权是指在组织管理中决策权大部分集中在上层。从微观层面而言。也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决策权力分配。众所周知,在组织信息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多项决策任务,包括如何优化工作流程。选择何种硬软件系统。何时进行系统上线等等。不同的集权程度会促使员工表现出不同的参与行为和最终效果。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程度的参与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除工作压力。这与密执安大学的利克特教授提倡的“群体参与式”管理的思想不谋而合。当新的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企业日常工作中时,势必会引起员工个人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内容发生变化。在高度集权的组织环境下,员工很难就新技术的引入发表个人意见,被动地接受会触发员工的抵制心理,进而造成对新的计算机技术的恐惧和反感。由此,我们认为组织内部高度集权会增加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而且员工对引入新技术的决策缺乏参与也是计算机技术压力的重要因素。于是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说H1:组织的集权专制程度越高。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感越大。
(2)创新型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决定个体和群体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指组织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能够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与行为。已有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对个人使用信息技术的影响远远超过组织制度因素。根据O'Reilly(1991)开发出的组织文化轮廓中的定义。组织文化可以分为创新态度、结果导向、团队导向等七个不同的方面。本文选取其中的创新态度作为考察组织文化的分类标准,用以研究不同组织文化与企业员工计算机技术压力感知的关系。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或者说。创新型组织文化是营造一种以挑战、冒险和创造性为价值观、以结果为导向的组织环境。在这种组织文化的指引下,企业员工将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变革,势必对计算机技术的功能和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企业必须快速更新硬软件系统,以满足产品设计等业务的发展需要:员工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经常加班加点。这样以来势必会加重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H2:鼓励创新程度越高。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感越大。
综上所述,本研究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描述了组织内部环境对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
2、计算机技术压力差异分析。接下来,我们将组织的集权专制程度和鼓励创新程度作为划分组织内部环境的两个维度。集权专制程度分为集权专制和民主参与;鼓励创新程度分为鼓励创新和墨守成规。从而形成四类不同的组织内部环境,即:民主保守型、民主创新型、集权保守型和集权创新型。本文另外一个研究问题是,考察在四种不同的组织内部环境下,企业员工感知到的计算机技术压力及其构成因子是否存在差异。
三、研究方法
1、样本和调研。本研究正式调研主要以典型调查方式为主,在事先取得沟通和联系的情况下我们将最终的问卷以邮寄或Email的形式发给了全国各地的企业管理者。一般是留一个月的时间请他们将问卷反馈回来。调研共向西安、上海、深圳、成都、太原、北京和石家庄的八十六家企业发放问卷1462份。回收1029份,问卷回收率为70.38%,其中IT企业占60%左右。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有效性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951份有效问卷。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频度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被调查者34.3%为女性。58.5%为男性,2.3%未表明性别;在年龄分布上,35.8%年龄小于26岁,46%在26岁~35岁之间,11.5%在36岁以上,1.8%未表明年龄;在教育程度分布上,28.5%为大专及以下,47.9%获学士学位,13.7%获硕士学位及以上,3.6%未表明受教育程度。
2、测量。本研究中使用的计算机技术压力分量表,组织内部环境分量表均来自由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商学院Qiang Tu博士、多伦多大学商学院Bhanu Ragu-Nathan博士以及T.S.Ragu-Nathan博士三位学者合作编写的Techno-Stress Questionnaire。计算机技术压力分量表是该问卷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使用计算机技术可能会产生压力的典型情形,核心的五个维度包括工作负荷增加(如计算机技术迫使我的工作量加大,计算机技术迫使我工作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密)、技术入侵生活(如计算机技术使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减少了。计算机技术使我即使在假期里也摆脱不了工作等)、技术复杂难懂(如我需要很多的时间来理解和使用新的计算机技术。新的计算机技术对我来说太复杂,难以理解和使用等)、工作受到威胁(如由于担心被替代,我不会与同事共享知识等)和技术升级过快(如我们单位所使用的计算机技术经常更新等),共24个题项。在本研究中α信度依次为:0.629 8,0.7978,0.7677,0.7924,0.8121,各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4。
组织内部环境分量表来自该问卷的第三部分,其中集权专制程度由三个题项组成(如我们认为管理者应该紧密地控制下属,我们认为“命令和控制”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等)。其α信度为0.7071:鼓励创新程
度由三个题项组成(如本单位所有级别的员工都会因学习新技能而获得奖励,本单位管理层鼓励尝试新理念和冒险精神等),其α信度为0.8182,各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4。
四、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我们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计算机技术压力的二阶单因子模型(分析工具为LISREL8.2)。该模型的二阶单因子为计算机技术压力,另一部分的因子为5个压力因子,即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入侵生活、技术复杂难懂、工作受到威胁、技术升级过快。分析结果为:X2/df为4.63(p<0.00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2;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1;修正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9;相对拟合指数(NFI)为0.90;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4。显然计算机技术压力二阶单因子模型拟合的很好,这说明5个压力因子能够测度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水平。
2、假设检验。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与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相关,因此本文选取了这三个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回归分析中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关系详见表1。其中,计算机技术压力和集权专制程度呈正相关(r=0.286,p<0.01),与鼓励创新程度也呈正相关(r=0.153,p<0.01)。这与前面引用到的文献结论相吻合。
假设1和假设2是关于组织内部的集权专制程度、鼓励创新程度对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由于计算机技术压力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因此,我们使用层次回归来检验假设。我们首先将三个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引入方程。然后,引入集权专制程度和鼓励创新程度。表2详细描述了回归分析的结果,不难发现在控制住人口统计特征后,组织的集权专制程度对计算机技术压力仍然有很显著的影响(β=0.242***,p<0.001);而且组织的鼓励创新程度对计算机技术压力也有很显著的影响(β=0.098*,p<0.05)。这一结果对假说1和假说2都提供了支持。根据共线性诊断(VIF)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该回归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3、方差分析。我们将组织划分为四种类型,考察计算机技术压力及其5个构成因子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由于因变量为单个的连续变量,每个自变量均为四分的间断变量,所以我们采用独立样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分析结果详见表3。
由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组织内部环境中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水平具有显著差异(F=12.812,P<0.01);其中,民主保守型组织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水平最低。集权创新型组织的计算机技术压力水平最高。就5个压力因子而言,除了技术入侵生活以外的其它因子在不同的组织内部环境中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复杂难懂、工作受到威胁的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水平由低到高的组织类型依次为民主保守型、民主创新型、集权保守型、集权创新型:技术升级过快的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水平由低到高的组织类型依次为民主保守型、集权保守型、民主创新型、集权创新型。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组织内部环境中的集权专制程度和鼓励创新程度对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在不同的组织内部环境中计算机技术压力水平的差异。从控制变量对企业员工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来看,年龄越大的员工计算机技术压力感越强。
假说1是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研究了组织内部环境对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集权和分权一直是组织结构中的重要问题。过度的集权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弊端,例如,降低了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磨灭。因此,员工长期在被动、消极的状态下使用和学习新技术容易出现倦怠、反感的情绪。从而产生技术压力。另外,Lester & John(1948)对人们抵制变革的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发现引入参与机制可以显著的缓解人们对变化的抗拒程度,完全不允许参与的试验人群表现出了显著的敌对行为。通过参与机制的引入可以使员工乐于接受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从而降低技术压力感。因此企业应该合理选择集权程度和参与机制,避免给员工造成过高的技术压力。
假说2是从组织文化的层面研究了组织内部环境对计算机技术压力的影响。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会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不断创新,进而形成了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Williams & Cooper(2002)提出的工作压力四元模型中指出,相同的压力源条件在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应对机制下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不同结果。从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员工在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下,计算机技术压力感会增强,即他们认为这种文化营造了一种竞争氛围。例如。企业给计算机技术水平高的员工有高额奖励,这时员工会担心自己在奖惩系统中处于劣势,因而增加了技术压力。所以。企业应该充分发挥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使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协调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创新型组织文化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考察了不同组织内部环境的计算机技术压力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情况。集权创新型组织中的计算机技压力水平和由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复杂难懂、工作受到威胁引起的压力水平最高;而民主保守型组织最低。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不同的组织内部环境会显著的影响员工的技术压力,另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提供一个衡量本企业员工技术压力的标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创新的企业会使员工由于技术升级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技术压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逐渐进行更加深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时期。如何能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来提高生产率成为了多数企业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企业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思考如何适当缓解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以及企业员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