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教学法”解说

2009-11-24高恒星孙冬艳

黑河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一节课弘扬

高恒星 孙冬艳

只要让学生有“希望”,学生就会有“美好的未来”。如今,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了负担,不愿意吃苦,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教学中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笔者认为,“希望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什么是“希望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时时刻刻让学生带着“希望”去学习。其具体环节程序如下:

“希望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是设立“共同希望”。即在学习新课之前,师生一起建立“共同希望”。过程是:教师简单介绍新课内容,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希望”。这里的“希望”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解决那些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知识的重要性;还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要弘扬“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为荣”。学生为了急于完成自己提出的问题,就会认真地学习和探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学习方向过于盲目和分散,全班必须有一个集中的目标,也就是“共同的希望”。

“希望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是共解“共同希望”。即学习新课时为了解决“共同希望”而共同思考,实践。在讲授新课时,同学们为了完成“共同希望”,老师可先引导学生先掌握本节知识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说知识内容,并把自己的不理解之处说出来。可先让同学们解答,解答不了的老师提示,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体会到“我参与,我学习,我快乐”,弘扬“以积极发言为荣”。

“希望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是成就“希望”。即教师对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所用的学习方法和所得到的学习结论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正确掌握新课的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把自己用的方法和结论与最好的方法和结论进行对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时,问题分析和解决得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学生就会获得成就感;认识有差距的学生也会分析自身的原因。而获得这种认识是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因此它更能激发学生产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激情和兴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这种感觉,弘扬“以有成就、有收获为荣”。

“希望教学法”的第四个环节是互设互解“希望”。即在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对于知识的应用,让还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点,并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启发全班学生都回答,然后老师再给予总结。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的是让学生逐渐形成两种“有成就感”的价值观念:一是“我最善于发现问题,我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二是“我最善于解决问题,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最直接,最有效”。这样,学生会把解决问题当成一种成功的快乐。要弘扬“以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为荣”。

“希望教学法”的第五个环节是书写《希望日记》。即学生在整个新课的学习过程中,把课堂收获和感受以及自己的表现和今后如何改进进行反思,提出对自己今后的“希望”,写出《希望日记》。这样做,是学生用自己希望的“魔杖”来鞭策自己的学习,不断给自己的主动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来源。《希望日记》一定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并与作业同等要求,选择写得好的予以全班表扬或展示。要弘扬“以写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特点为荣”。

“希望教学法”的第六个环节是预设“新希望”。即为学习下一节新课做预习提示。方式是:让学生用两到三分钟阅读下节新课内容,提出下节课的“希望”。学生为了使提出的“新希望”准确合理,并需要解决它,就会主动地去预习新课,自觉学习新知识。这样,知识在学生眼里就不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东西,而是对生活或学习中解决问题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石。要弘扬“以能发现生活中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为荣”。

“希望教学法”的第七个环节是评选“今天的希望之星”。即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总结,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最积极,最有贡献,进步最快的学生由师生共同评出今日的“希望之星”。弘扬“以积极参与,快速进步为荣”。这里只对学生“今天”的表现作出评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今天”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充分参与每一节课,自然也就会收获每一节课。

总之,“希望”是动力,是源泉。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希望,就等于给了每个学生以丰硕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

( 责任编辑武之华)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一节课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太阳生病了
My class,My home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
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