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例谈
2009-11-24沈卫宁
沈卫宁
“温故”和“知新”是相辅相承,不可或缺的。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日知其所亡(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这都是说巩固已掌握的旧知识,有助于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
那么,怎样在讲授新课时联系旧课做到温故知新呢?以语文课文的时代背景为例,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脉络,弄清楚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有很重要意义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使初次接触过的知识成为再次加深扩大这方面知识的基础。如教《赤壁之战》时,可先向学生介绍三国的概况,在学生已经对三国历史背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念奴娇?誗赤壁怀古》内容是触景生情,以怀古抒情为主,则不必过多地讲三国历史,但词中涉及的三国时的人和事,如不了解一些,对词的内容和思想意义,理解起来也不易深透。《六国论》、《过秦论》等文章的时代背景都涉及战国时代的历史史实,这两篇课文的作者对六国和秦的盛衰也各有评论。我在讲授《六国论》时曾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战国形势概况,后来学《过秦论》时,就让学生先回忆《六国论》,再读《过秦论》。因为《六国论》中的有些史实和观点是已经学过的;而《过秦论》中的有些史实和观点和《六国论》也有相通之处,所以联系《六国论》来学《过秦论》,有许多地方可以相互印证,可以收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新知识也就变得不再陌生了。以有关作家、作品的基础知识为例: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司马迁《史记》中的好几篇文章,如《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等。《陈涉世家》编在初中课本中,学这篇课文时,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史记》,教学时要结合《史记》的性质、内容、体例等作简要说明。《史记》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和书、表,其中“世家”是记诸侯的,司马迁把陈涉的事迹写入史册,而且列为“世家”是很伟大的,表明司马迁对农民起义领袖是尊重的。到高中时学《鸿门宴》,此文节选自《项羽本纪》。本纪是记录帝王事迹的,项羽并未建制称王,而作者却把他列入“本纪”,这里有作者的感情倾向。在教授《鸿门宴》时,介绍课文出处,必然要涉及有关“本纪”的知识,这时就可以联系《陈涉世家》来进行讲述,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可以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史记》,对司马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温故知新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相当普遍。以词语教学为例:课文中有些词语乍看陌生,其实曾经学过,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略加提示,学生就能够回忆起来。例如《五人墓碑记》中有“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这句。《过秦论》中有“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之句。在学《五人墓碑记》时理解了“逡巡”的意思,再学《过秦论》时,又接触了这个词语,经过回忆,知道这个词是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之意,学生对这个词语的含义用法理解就加深了。又如《项链》中有“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句话,有的学生把“伧”(chen,轻声)读成“仓”(cāng),其实这个字在旧课《泼留希金》一文中也已出现过。该文有“现在看起来,这房屋就更显得寒伧”的句子,联系旧课再纠错记忆就更深刻了。
以研究课文写法为例:文章的写法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教授新课时也可联系旧课进行比较,研究其异同,学习其写法。如《过秦论》与《六国论》同是政论文,作者借古喻今,告诫当朝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复辙。两篇文章所选事例相同,时代背景相同。然而两篇文章的批评对象不同,针对性不同,侧重点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过秦论》重在指责、批评秦的过失,斥其施行暴政,最终导致“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迅速毁灭。作者极尽夸张之能事,大肆渲染秦的扩张鼎盛,从而对比出灭亡的急速。列举史实,层层分析,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则在开篇即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下承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秦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此后全文围绕论点作者逐层分析,批评的对象为诸侯六国。文章的最后作者揭示了自己的写作意图:“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对当朝的统治者提出了警告。此外,《过秦论》写于西汉,因而文体上具有骈文、赋的特点,全文多用夸张、对比、排比等修辞;而《六国论》则多用对比和比喻。两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才能。通过比较,温故而知新,可以加深理解两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并领会根据不同需要确定不同写法的道理。
联系旧课来讲授新课,利用已知探求未知,不仅复习了旧课,巩固了已知,也容易吸收新课,把新课学得更好。
(责任编辑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