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观念障碍分析
2009-11-24赵敏
赵 敏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有四大观念障碍在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四大观念障碍是:不科学的发展观,不正确的政绩观,不友好的生态观,不文明的消费观。
关键词:发展观;政绩观;生态观;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B8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44—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有四大观念障碍在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障碍之一:不科学的发展观
一是发展“天然合理论”。认为只要是发展就比不发展好,发展得快比发展得慢好,而不去考虑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真正合理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所谓“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发展没有好坏之分,对发展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评价。在这种观念引领下,发展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看速度不看效益,以至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全然不顾环境生态而上马“垃圾”工程,为了加快发展不惜把土地卖光,把资源耗尽,这种极端发展主义的倾向如果任其泛滥,将对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二是“代价不可避免论”。认为“历史就是恶”,历史的进步必然以牺牲和破坏作为代价,尤其是像我国这样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要谋求快速发展,就不可避免要付出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巨大成本。鱼和熊掌从来不可兼得,幻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这种观点把一些地方不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牺牲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失误,视为不可避免的“代价”,怀疑甚至根本否认科学发展的可能性。
三是“差别论”。这种观点承认发展的科学性,但认为倡导“科学发展”不能“一刀切”,应坚持差别原则,即从各地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来确定发展能否“科学”以及能达到怎样程度的“科学”。持此观点的更多的是欠发达地区的一部分干部群众。他们认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发展”而后“科学发展”,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提出“科学发展”很有必要,也恰逢其时;而对尚未发展起来的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如果也要求其“科学发展”,就好比是要求一个啼饥号寒者讲究科学饮食,则完全脱离客观实际。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当中央严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项目的时候,很多地区的干部认为钢铁、水泥、电解铝的产能从全国而言是多了,而自己这里还很不够,所以“别的地方要压,我们还得上”。
四是“吃亏论”。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意在避免重走弯路或重蹈覆辙,这也正是后发国家(地区)的后发优势之一。但一些地区的干部群众却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反而认为“谁科学谁吃亏”。有的则抱怨说,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别的地方也都是这样干的。他们该污染的污染过了,该破坏的也破坏过了,为什么轮到我们就不行了?
障碍之二:不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形而上学“片面性”突出。科学发展观一再强调发展是一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概念,是整个体系的上升运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把经济增长作为最大政绩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比如,“不少地区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依然没有跳出过去的窠臼,基本上还是增长的规划,而不是发展的规划。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同兄弟省、市、县比排序、打擂台,是共同点。” [1]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GDP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民生问题依然突出,公平正义严重缺失,有的甚至听任黄赌毒黑泛滥。多年来,存在的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 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老大难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改观。
其次,“官本位”意识严重。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为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促发展。但一些领导干部却是工作做给领导看,天天“秀”在媒体里,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2007年6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组织建设的节水工程深受群众欢迎但却不被上级领导认可,甚至还挨了批评。“上级领导”说:“节水工程好是好,只是都埋在了地底下,上级领导来参观,也只能口头汇报汇报,不可能把管道挖出来看。”可见一些领导干部最关心最在意的是官而不是民,他们把怎样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和欢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一来,避实就虚,贪大求洋,搞形象工程、虚假政绩等等,就不仅顺理成章,而且也层出不穷了。
再次,“重物轻人”难以扭转。其典型的表现是,投资于物往往不惜血本,而投资于人却有着难得的精打细算。比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不惜血本修建豪华大剧院,豪华政务中心和广场,大兴土木之盛况可谓空前。有的工程进度之快,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而对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其解决却往往旷日持久。
障碍之三:不友好的生态观
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肯定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而且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爱护一切动物、植物等自然产物。这些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维护中国几千年的天人和谐,曾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受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抛弃了古人这种十分可贵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如何对待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上出现了种种偏差:
其一是,把自然看作人类的死敌,只知战天斗地,征服自然,而不懂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自然本是人类之根,正像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然而人类不仅不知感恩自然,反而“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3],对自然冷酷无情。
其二是,在自然面前盲目骄傲自负,以为可以主宰自然甚至可以为所欲为。正如1958年一首民歌所唱的:“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种无比的优越感和豪迈气概,带来的是对自然生态的肆无忌惮的破坏和对自然规律的严重背离。
其三是,缺乏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意识”或生态危机意识,毫无节制地从自然界索取。甚至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障碍之四:不文明的消费观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很弱。但我国单位GDP能耗、原材料和水资源等的消耗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生活消费方面,各种浪费更是触目惊心。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消费主义思潮已开始在我国盛行,在这种思潮浸染之下,富裕阶层热衷于“奢侈消费”,肆意挥霍金钱,而大量中低收入者也“未富先奢”:汽车消费追求大排量,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装修装饰追求豪华……一个资源和财富都并不富裕的国家,为什么奢侈浪费成风,各种不良消费方式会大行其道?追根溯源,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观不文明,消费理性和消费道德严重缺失:
其一是,把无度的消费、物质享乐和消遣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和幸福,同时把消费水平当作衡量人的尊卑、贵贱和荣辱的尺度。所谓“谁富谁光荣,谁穷谁狗熊”,“省吃俭用傻瓜蛋,能挣会花真英雄”。它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量入为出”的优良传统,消解了勤俭节约的传家宝。在这种不良消费观的诱导下,一些人为了购得不断花样翻新的消费品,满足其享乐和消遣,甚至走向了贪污、诈骗、谋杀的犯罪道路。
其二是,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是花自己的钱,无论怎样消费甚至挥霍浪费都与他人无关。而不懂得“钱虽是你的,但资源是大家的,是全社会的”;浪费资源不仅可耻,而且是对他人、对子孙后代的一种犯罪。
其三是,把公共资源和公共财富视为可以尽情享受的“免费午餐”,“不吃白不吃”,“不用白不用”,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管他浪费不浪费。这种极其自私自利的消费观不仅导致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消费愈演愈烈,也使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条件越来越奢华,日常耗能高得惊人。
上述观念障碍的形成,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社会心理的因素,又有体制制度的因素。比如 “未富先奢”之风的盛行除了与鼓励消费以拉动增长的经济政策有关,还与西方乐享型消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直接关联。同时由于长期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对物质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追求尤其是高尚人生境界的追求则往往被忽视、被挤压、被驱赶,由此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包括人格的分裂、心理的畸变、行为的无序和道德的沦丧,也必然在消费领域表现出来。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伴随着新旧体制的交替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一些人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困惑和迷茫,心理上自然表现为浮躁、焦虑和惶恐,似乎唯有在物欲的不断追求和满足中,才能平衡和弥补其严重的不安全感,获得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同。而财税等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尤其是缺少对公务消费的刚性约束机制,也是奢侈风愈刮愈烈的重要根源。同样,领导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之所以大量地出问题,除了思想道德因素如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淡薄等之外,更有政绩考核体系不合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缺少民主等问题,其背后的控制力量也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因此,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决不能依靠单一的手段,必须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而思想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经形成,不会轻易改变。要亿万民众心悦诚服地认同一种思想体系并奉为圭臬,这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丙戊.科学发展需要体制保障[N].学习时报,2006-01-13(1).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责任编辑/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