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2009-11-23屠天源
屠天源
摘要: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存在着不足,可以从开展学科建设、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强化在职学习等方面来加强高校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关键词: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学科教学论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跨学科性的综合课程。它既是体现学科教师教育特点的必修课,又是直接反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它和其他层面的课程有机地配合在一起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任。然而,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存在着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师资培养的质量,高校学科教学论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高校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学术地位与研究方向
由于学科教学论这门课程具有“学科性和教育学科性”的双重性质,导致该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学术地位普遍不高,既不能在学科中找到应有的学术地位,又不能很好在教育学科中找到应有的学术地位,特别是高校在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及其他课程。与此同时,多数教师不愿意教授该课程,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上,多数教师仅仅停留在应付了事的层面上,常常缺乏一种持久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由于“学科教学论”属于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理论,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指导教学,并在新的实践中修正和补充教学理论。实际上目前学科教学论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学科教学论教师宁可在大学校园内搞理论研究,也不愿深入到中小学了解或参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主要原因是开展学科教学论的应用研究必须深入中小学一线的教学实践,不仅联系听课和开展研究不便,而且会额外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由于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学科教学论教师的这些工作量往往得不到高校的承认与奖励。
(三)师资来源
目前我国各个院校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来源途径不一,其学科背景也不尽相同。实际上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专业教师可能本专业知识的素养很高,但缺乏课程教学方面的理论,教育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对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不多,至于教研员或从中小学调入的教师,由于教学环境、培养规格的影响,在两方面都有待提高。可见,从教师专业素质来衡量,以上的教师均有不足之处。
三、高校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开展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被定义为学术单位,是反映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最核心的基本学术单元,学科水平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水平。就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而言,其学科建设的现实问题主要是如何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凝聚学术力量、凝练学术方向以及正确引导学术提升。
目前许多高校已清楚的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为此,首先高校的专业领导应更新观念,高度重视该课程的学科建设,应该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才能有效保证学科教学论教师应有的学术地位,为其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根据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要求与趋势,对学科教学论的师资进行整合,可将分散在各院、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集中起来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优化调整凝聚学术力量、形成合理学术梯队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再次,通过学术带头人,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开展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是要选择好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学术带头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带动一批有科研能力的学科梯队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课题,既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也为本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学术团队共同合作这一形式,可使学科梯队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既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又能促进整个学科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与中小学的协作,融合理论与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着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都认识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同师资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而作为中小学师资队伍培养基地的高校就承担着这一重任。高校学科教学论的教师若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效结合,就必须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而如何加强联系,采取何种模式,这正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际上,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已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借鉴。1990年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学校——建立PDS学校的原则》的报告中,把PDS学校看作大学与公立中小学学校之间形成伙伴关系的一种新型机构。专业发展学校的典型特征在于它的合作关系,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组成合作小组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培养,使实习生有机会体验到教师各种角色的实践。这种交流使得中小学实践具体问题能迅速反馈到大学教育学院,有利于克服大学教育学院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因此,在借鉴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建立起各学科与中小学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正让高校与中小学互动起来。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应密切深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线课堂教学实际,对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提供理论上的支撑与解答,而中小学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适应性,另外,双方可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合作,总之,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科教学论教师的理论研究有了实践的去处,在运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检验,对改进自身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中小学的教师们也在实践的基础上探寻到理论的真谛,获得成长。
(三)强化在职学习,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在当前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教学论的教师也应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
这些途径主要有:其一,学科教学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由于学科教学论师资来源不一,其学科背景也不尽相同,这势必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全面,为了达到专业化师资素质要求,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针对自己的不足强化在职学习,加强理论修养,丰富某一学科专业知识、方法,真正实现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其二,专业领导应重视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培养。本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课程改革,应鼓励学科教学论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班、进修班以及有关学科教学改革的研讨会,应广泛吸收学科教学论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并将其充实到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之中,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其三,以全国性的学科研究会为平台,为各地学科教学论研究者提供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与合作研究的机会,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交流会,积极营造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学术研究氛围,既可促进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改革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结语
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各高校理应不断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对培养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及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来说,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琴,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建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陆国志,高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4]赵克礼,“学科教学法(论)”课程的困境与发展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4.
[5]余明远,曹建文,学科教学法——师范教育的软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郭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