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补白,课堂教学中的精妙之笔
2009-11-23胡世明
胡世明
课后补白,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利用课后补白,培养学习兴趣
《坚定的信念》一文后面的补白是对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简介,这些内容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还看到了她日常平凡生活的一面。对补白内容的了解,使学生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更能感受到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伟大品格。由于“泥人张”彩塑在生活中很难一见,在刘心武的《凡人奇事》一文后就对其做以简介;《羚羊木雕》的课后补白是薄加丘的论友谊;《绿色蝈蝈》的课后补白是法布尔写《昆虫记》的简介。这里的补白或者为课文的延伸理解提供认知前提,或者在教学的转折处搭建过渡的知识桥梁。不经意间突破重难点,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利用背景链接,深化课文主题
《周总理的睡衣》一课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窑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课文中提到的几个地点其实是周总理与邓奶奶革命生活的几个重要阶段。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久远,赞美了两位革命前辈很早便具备了“艰苦朴素”的品质并一直保持着这种优良作风。三年级的小学生对这些历史背景很难理解。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影、图片,按照“北京→延安→重庆→长征途中”的时间顺序边展示边解说。然后让学生讨论:有这个针线包的时间越推算离我们越远,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呢?从而让学生知道:课文的插图作于1977年,是纪念周总理去世一周年的。这幅简单的图画和短小的文章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光辉一生的赞美和对他高尚人格的敬佩。
这里的补白主要是把分散的情景、故事片断和人物身世、经历、事迹贯穿起来,交代清楚,使学生有完整的印象,全面的了解,以便准确地读懂课文,深入理解主题。
利用联想思忆,进行系列训练
听说训练。善于倾听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学习如何表达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网络为教学提供了高信息、大容量的客观条件,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不盲目追求所谓课堂容量,解决的问题要少而精,设计两三个有研究价值、有思考力度的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读、说各种感官,使他们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之中,真正体会到课堂自主学习的乐趣。
阅读训练。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方法。课后补白对阅读训练安排了两部分内容。朗读的方法指导和阅读技巧的介绍。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朗读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教师要根据文章体裁,按照作者思想。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使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阅读方法,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这些方法的掌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受益终身。
写作训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用心观察、留心注意,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许多课后补白训练,这些补白有的是内容的深化,有的是内容的新解,有的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有的是情节的转折变化……这些补白为学生留下了极大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补自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让学生知道修改文章从何下手。掌握修改的方法技巧,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围绕一个知识点、情感点发散开去,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这样就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写出学生真实的感受。从而促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从整个中学语文教材来看,课后补白由内容的提供到知识的延伸,由习惯的培养到方法的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合理利用,一定可以让教材资源得到更大的开掘。让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更宽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