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颦儿
2009-11-20杨思凡
杨思凡
一棵枯树,苍硬的枝条,在飞雪中坚强地挺立着,是在衬托那玉带皎洁的光辉,还是为展现雪中金簪的神彩?
林黛玉,一个在诗意中成长:在孤独中成熟、在幻想中长大的女孩子。有人说她太刻薄,有人言她太敏感,多愁善感已成为她的代名词。她不会做人、处事,不八面玲珑。真的是这样吗?不!
她有一身的才情,她小小的心承载了太多。当她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时,母亲病逝,她开始人生的流浪,挥泪告别父亲,在小小的船上,把思念苏州的心放下,交给金陵。当她孤身一人进入豪华的荣国府,见到从未熟识的大家族亲人时,她已将才思吐露在语言里。贾母问念何书,她答:“刚念《四书》。”回问姊姐,贾母答:“不过认几个字罢了。”黛玉熟记于心。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改称“些须认得几个字”。她深知自己为外人,应处处学,处处改。若黛玉不会处事,为何语言有如此大的变化?若黛玉无智慧,又怎能改口如此迅速?
她有超凡的眼光,能够看透每个人的内心,她有极强、极准的判断力,一眼看穿,一语即破。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周瑞家的送来薛姨妈送的花,黛玉问是否送她一人,周瑞家的答姑娘都有,黛玉言“我就知不是别人挑剩的,也不拿来送我”,一语即破薛姨妈心理。黛玉心中比谁都明白,薛姨妈知道自己不是主子,自己无权。好个黛玉,花中看人,人中赏花,花中悟人,人中探花。若黛玉不会处事,怎能悟出如此深的奥妙?若黛玉不会为人,怎能如此深地看穿一个人?
她有非凡的管理能力,看似柔弱的肩膀撑起潇湘馆一片纯洁的天空。捡抄大观园,探春愤怒,宝钗一家连夜搬离,惜春入画查出贼赃,迎春房中司棋查出问题,唯独黛玉房中一切皆好。黛玉软弱无能吗?若真如旁人评价一般,紫娟雪雁怎么忠心耿耿,别无他事?若真软弱,怎能使潇湘馆内纪律如此严明?
人们说黛玉刻薄,不会讨好他人,不像宝钗一样八面玲珑,不像凤姐一样会演戏,因此得不到大家的喜欢。我不这样认为,宝钗、凤姐在为别人而活,她们一生都在奉承、表演中度过,这样活着会不会太累?宝钗为了永远平和近人而掩饰自己的无情;凤姐一直费尽心机为得他人赞誉。而黛玉,她在为自己活,她不去讨好别人,那样太虚,她也不会表演,那样太假。走自己的路,活出一分潇洒。
八面玲珑真的是最好的处事方式吗?宝钗做到了。为讨长辈欢喜,她在衡芜院摆上素朴装饰,黛玉则自我欣赏,使潇湘馆竹影摇曳,小溪流水,似“这必定是哪一位哥儿的书房了”。到头来,黛玉胜宝钗一筹。宝钗十几年的处处圆满,到头来却得到湘云的一句“可恨宝姐姐天天说亲道热,到今日,便扔下咱们,自己赏月去了”。而凤姐,也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倒是黛玉,这非八面的玲珑更让人感到一种美丽。
想到宝钗,我们会忆起她扑蝴蝶时稼祸于黛玉的无情,果真“道是无情也动人”吗?想起黛玉,忆起她的一颦一笑,一句讽刺,“并非八面也玲珑”啊!
茫茫雪上,枯树上的玉带定会掩盖金簪的光芒,雪落,金簪永远埋在下面,日出,玉带依然挂在林间!
黛玉——玲珑的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