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

2009-11-19陈薇娜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6期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陈薇娜

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即把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高职生的智力和情感优势,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素质。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因为高职教育的“技能本位”特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如果高职生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即使有很高很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此,笔者拟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含义和特点

马克思明确指出,主体“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的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因此,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所在。主要由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构成的主体性素质,是人的主体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是在教育者引导下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其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性是指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人的能动性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体在活动中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它自觉地调动起潜藏在自身的生理、心理能量,并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这表现为活动的激情、需要和动机的力量。二是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能动性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和自主选择的特性。“一切能考虑到从前未曾领悟过的事物的思维,都是有创造性的。”创造意味着突破,是对原有认识成果的改进和革新。创造性是主体性的灵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是指他永远不会满足于某种现成的东西,永远不会满足于本能式的或复制式的生存,做一只仅仅会被动接受的“水桶”,而是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受教育者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影响教育者,并通过与主客体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二是指探索思想政治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效果的优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现状

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没有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作为一名学生必备的素质,他们仅仅意识到学好专业技术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术就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不知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政治素质在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殊不知道德情操和思想政治素质才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是主体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在学习需要上就表现为被动,被动地学习一些理论,而不是主动地去了解、理解、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第二,在学习动机上表现为急功近利性。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从进校门的那天起就想快点儿学会一门技术,其家长把他们送进来也多是出于这一目的,所以他们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没有多大用处。他们认为。只要在学校政治表现好,学与不学都不重要。他们不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情商。所以,在学习动机上表现为急功近利性。不是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度来认识,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三,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消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高考成绩较差,他们是不得已而选择了上高职院校,他们中大部分人缺乏进取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只是消极地“静听”,师生交流不畅,主动提问和思考的人很少。

第四,在学习内容上表现为选择的局限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也有一部分“听话”的学生,他们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服从教师的意愿,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学习内容上,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停留在教材上,而广泛阅读经典著作、研究性地学习经典著作的人较少,因此就较少深入学习和探讨理论性问题。在关注社会动态方面,他们有主动的热情但缺乏探根究底的信心和毅力,浅尝辄止,不愿进行批判性的辩证分析,也不愿进行深入系统的理性思考。

第五,在学习结果上表现为知行脱节。高职院校学生中很多人存在学习与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割裂及知性与德性素养的分裂,表现在知行方面就是:知识归知识,仅将知识视做枯燥的记忆材料或是当做脱离生活实际的没有生命力的概念、原理的堆积;忽略自我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忽视自我德性的改造和品质的构建;面对社会问题时,感性的指责多于理性的思考,常以旁观者的角色置身事外,不愿以主人翁精神融入主体角色而主动思考和行动。

三、如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性

1,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受教育者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从而提出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普遍要求。高职生大多数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都较强,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和班杜拉等人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即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道德教育,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认知能力。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化”,才能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重视自我需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内在动机是发起和维持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的力量。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动机,而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动机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需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动机对行为的强化是通过需要的满足而实现的。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机制就是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

高职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动机性不强,因而他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和主动性不强。“主体是‘历史中行动的人”,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知识和技能决定着个人有没有潜力进行某项活动,而动机则决定了个人是否愿意发挥潜力进行这项活动。所以,要

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要通过正诱因的效果,如赞许、创造舒适的环境和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等,或者教师以情感人,让学生对课程、教师和学校产生一种浓厚的情感,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他们的一种需要,然后让这种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可以在内在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主动学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因此,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通过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由于高职学段与中学、中职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方法、管理方式、授课方式等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不得法、对专业不满意、学习兴趣不浓等。目前,在高校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好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很多学生都对之不感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人的需要的反映。所以,教育者应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此,教师应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上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引入历史事实、政治事件、法律纠纷、社会热点等案例,引导学生围绕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和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哲学原理有比较深刻的领会和系统的把握,促进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素质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当前,在我国部分高校或高职院校中,仍存在忽视以人为本、不尊重人的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忽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差异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作用;一些高校始终没有脱离“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的教育方式;等等。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和强制压服,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观下,实现受教育者由被动客体向能动主体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或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上的重大转变。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较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贯彻和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源于学生自身内在需要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的发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由被动客体向能动主体的转变,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具体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切实转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自视为权威的观念,以交流为途径,以沟通为方法,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互动,与学生平等对话,达到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以人情味和亲和力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引导他们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创造性。

猜你喜欢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