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模式与机制
2009-11-19赵银亮
赵银亮
核心提示:转型期的国际局势纷繁复杂,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重大国际时势的发展脉络,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的核心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放战略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坚持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增强国际化意识,努力具备国际视野,积极培育国际素养。高等教育要树立国际化意识,在坚持多样化、个性化、民族化的基础上,提炼我国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国际素养之内涵和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国际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当下,国内学界和理论界对大学生国际素养或国际视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探讨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内涵及特征。大学生的国际素养是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和整体要求。第二,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应具有全球化意识。引导并培养大学生具有承担全球责任的意识与全球参与的能力。第三,探讨国际化视野下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新要求。这包括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智能素质的新要求等。
理论界所关注的上述议题,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的研究脉络。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实践模式和实践载体方面,国内研究仍存在诸多尚需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议题。特别是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加速整合的新形势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时代观创新等方面,仍需开拓思路。
从学理上讲,当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显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影响。胡锦涛在《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与江泽民同志曾在2002年强调的思路一脉相承,即“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从现实意义来看,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新观点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日益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素质教育也随之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和实践载体的创新。
二、河南高等教育中国际素养培育的现状考察及评析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部崛起时曾对河南省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据此,河南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详尽的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强调:‘l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步健全和完善我省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根据上述思路,有必要对当前河南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状况作一粗浅分析,以便未雨绸缪,为河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1,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实证考察
为较为准确地了解河南省高校(含科研机构、党校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等)在校大学生的国际素养培育情况,笔者于2009年1-3月对河南省8所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委党校等)进行了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1份。问卷设计问题涵盖国际素养教育的培育模式、实践载体和国际形势的认知等主要领域。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思想素质教育与国际社会发展实际相脱离,缺乏国际化视野,教学模式和实践载体缺乏灵活性和现实针对性;第二,相对忽视通识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第三,与前两点相关联的,或者说是导致前两方面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仍然较为陈旧和单一,忽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不注重对网络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知识的培育,特别是国际性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较为匮乏;第四,与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情势相悖的是,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则的更新缺乏足够的重视。
2高等教育价值观的重构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尚显匮乏
北京师范大学高教专家王英杰和高益民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它自己遵循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往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一套价值体系。笔者赞同如下观点,即在包括学术自由在内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当中,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一项恒常性价值,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换言之,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在对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后,王英杰和高益民两位学者指出。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许多方面受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影响较小。这为高等教育面向世界、进行跨国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国际性。迄今为止,高等教育一直是传授高度专门化知识,以全体人民中的一部分人为对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后备力量的。而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发展动向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和进行国际沟通的素养。
他们的研究表明,虽然高等教育具有国际性的基本属性,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特点显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一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肩负着保存、传递和创新这种民族文化的使命。当今,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各具特色,即是它们民族化的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后发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往往一开始就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当了赶超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工具。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意味着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性流动,而且意味着信息资料的国际共享和国际意识的培养,以及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这就是说,在许多具体领域,河南省
高等教育还需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改革高校课程,深入开展国际认知教育,特别要对环境问题、和平问题、中国传统与对外政策等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大学生国际素养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挑战
从现实层面来讲,当前我国理论界急需破解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结合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探讨如何有效推动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提升。由于我们目前对大学生素养培育存在某些体制性的制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有效汲取与传播。这些现实因素包括缺乏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国际化趋势的教育课程设置匮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脱节、全球共享的资源建设不足等,将会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因而需要深入分析,认真应对。
三、对当代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的对策思考
根据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可以尝试对河南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性思考。
1,加强创新模式的内涵建设是国际化素养培育的基础
首先,更新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发展并行不悖,转型期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从事高等教育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应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的创新,为大学生认识变动不居的世界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视角。其次,重构国际化趋势的教学课程设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际化挑战,当代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国际秩序、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内化为其自身的才干。再次,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素养创新模式培育的是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各类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设定国际素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最后,加强全球共享的资源建设。河南省高校应牢牢抓住信息时代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整合和开放本校教育资源,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接轨,以本土化信息赢得国际化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创新实践载体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第一,结合河南省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尝试探索国际间高校合作模式。首先要研究国际间合作办学机制的现实途径,诸如加强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强化资源共享;加大国际间高校学术交流,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前沿成果;促进跨国高校学生课外实践的交流合作。
正如河南省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当前河南高等教育应大力推进高层次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坚持政府、民间并举的方针,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发展。启动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支持大学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交流。广泛开展科研攻关、扶持薄弱学科、建设新兴学科、指导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等工作,力争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领域,培养一批精通世贸规则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批能够追踪世界前沿学术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其次要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要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在切实维护教育主权的前提下,按照“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的途径。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优先和重点领域,鼓励中外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强化与国际劳务市场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第二,汲取国外国际素养培育的经验,创新模式和实践载体。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内容,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第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探索建立和健全包括设立专项经费、导师制度以及国际社会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运行机制。大胆创新包括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在内的实践活动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跨国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国际素养的自我培育能力。正如河南省教育发展规划所指出的,应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方针,推进教育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未来的研究,或许将关注下列两个议题:第一,在现有制度条件下,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各异的不同区域,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素养培育模式;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开辟多样化的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以渐进的方式分阶段推广和传播,同时结合并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将其运用于高等教育的日常教学和创新实践当中,更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大命题。
责编: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