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理论探析
2009-11-19杨士恒
杨士恒
摘要:传播学的“双主体”理论是一个热点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传播学的理论范畴,因此也必然存在“双主体”现象。用传播学“双主体”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可以开创一条新的工作思路,探索出符合传播规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工作模式。
关键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怎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跳出以往的德育工作模式,从理论和工作模式上有所创新。传播学的“双主体”理论是一个热点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传播学的理论范畴,因此也必然存在“双主体”现象。用传播学“双主体”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可以开创一条新的工作思路,探索出符合传播规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工作模式。
一、传播学中“双主体”理论的启示
1,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传播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人们认为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出者,是理所当然的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而受传者则被认为是传播行为的被动接受者,是传播过程的行为客体。随着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有学者逐渐发现“传播者”中心的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某些传播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学段京肃教授就提出了传播学的“双主体”理论,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他们在传播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有思想、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传播活动的控制者。只是控制的角度和控制的方法不同而已。这种对等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传播活动中都是行为的主体,都处在主动的位置上。”这就是传播学的“双主体”理论,即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传播活动的主体。
2具备良好的反馈机制
在传播模式的研究上,奥斯古德、施拉姆共同完成的突出传播的互动性、循环过程的“循环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中,反馈机制非常畅通,已经看不到界限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传者”。段京肃教授正是从这里受到启发,明确提出了传播活动的“双主体”的观点。因此,在传播学“双主体”理论中,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成为一个鲜明特征。有了良好的反馈途径,传播者在信息发出之后能够适时、有效地获得受传者对信息的反馈,从而不断修正传播活动以求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3,重视受传者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传播是信息的流动。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在信息达到受传者后产生预期的效果。在以往的传播效果研究中,多数学者重视传播方式、传播技巧的研究,而对受传者给传播效果带来的影响有所忽视。而在“双主体”理论中,受传者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被提到了重要的高度。由于受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的支配,受传者在传播过程中对某些信息的偏爱和拒斥,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学的范畴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信息传播行为
笔者认为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面向大学生,要解决他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靠沟通、说服和教育。这便符合了信息传播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按照一般的传播学理论,传播类型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行为,理所当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行的。同时,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在组织内部运用一定的场所(教室、文化活动中心)、媒体(网站、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形式(会议、教学)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种有效方式,而这种传播活动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在传播学中被认为是组织传播。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说服、教育、沟通和交流,成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一个部分。
3,思想政治教育适用于“双主体”理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体。同样,广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和教育者是平等的,他们也是有思想、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教育活动的控制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主体。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作用,考虑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理论的应用
1,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教育中来。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较高,他们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容易发挥。这里最主要的是提高另一个主体——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长期没有得到发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度较低;二是和教师之间的“共同经验范围”较少。要解决第一问题,需要我们改变工作重点,从增强认同度上下工夫,假以时日便可以解决。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传播学认为寻找“共同经验范围”并在共同经验范围内开展传播活动,是建立有效传播关系的前提。要想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就必须想办法拓展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经验范围。主要方式就是教师要做到深入学生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在高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教育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成才上。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也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传播学研究中,许多学者都主张以受传者为中心,满足受传者的需要,并认为受传者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是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受传者(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以学生为本,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
3,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
传播学认为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努力建立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论是从事教育的教师还是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都要把对方放在同自己完全一致的主体地位上。充分尊重双方的权利,平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4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具有反馈的传播过程才是正常的传播过程。因为具备反馈,就形成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信息互动的循环过程,能够使传播者在根据受传者的意见表达,不断改进传播方式、技巧和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反馈途径也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程度,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为我们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机制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改变思路,尽快建立一个合理的反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信息的传播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具备传播学“双主体”理论的框架。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双主体”的理论模式,可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上实现突破,并由此带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创新。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一整套工作机制和方法,来确保“双主体”理论的应用,而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交流的、平等的、循环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