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合格园丁育美丽花朵

2009-11-17程文祥

甘肃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思考作用语文教学

程文祥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师;作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1(A)—0061—01

有一个故事,说老农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拴在一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有人说,马会跑掉的。老农十分肯定地说:“不会!这匹马小时候就给拴在木桩上了。一开始,它撒野,要挣脱木桩。可是,那时它劲儿小,折腾了一阵子,还在原地打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没心思跟那个木桩斗了。”故事虽短,却耐人寻味。大白马不再挣扎,不再逃脱,源于人们施加的手段。由此,笔者想到了一些语文教学模式对学生天性的压抑,使得原本人文情怀浓郁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笔者认为,教师要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状况,必须把学生这棵幼苗栽到生活的土壤中让他们自由生长。教师要做合格园丁,才能育出美丽花朵。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园丁呢?

要当可亲的园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先天的优越地位,很容易把自己看成文化传输纽带,而把学生看成是接受信息的容器,一味地进行强制性灌输,不理会学生的需求。教师高高在上,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消极的地位。而教育实践证明,教学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双边活动,侧重任何一方都不会是成功的教学。所以,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和学生实行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转变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从权威的宝座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给每一个学生微笑、期待和赞许,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敬。同时,教师还要多引导,多鼓励,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教师像园丁一样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也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当公平的园丁

语文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对差生漠不关心,或者即使关心也缺乏热情;二是教师关注的是个别学生,即 “带两头,促中间”。这两种现象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强有力的动力。为了让所有学生积极地学习,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语文教师要像园丁一样,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自己,培养学习的兴趣,得到健康的成长。

要当给予自由的园丁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就要把学生从禁锢的小课堂里解放出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感受。比如,可以开展自由读写、课外知识演讲、课前三分钟才艺展示、语文能力竞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诗文朗读会、讨论会、编演课本剧、当小记者、办手抄报、编辑习作集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精神,鼓励学生质疑书本,超越教师;赞赏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进行富有个性的表达。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善于观察、勇于表达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等都是语文课的资源,教师要不断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把它们有计划、及时地引进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走进生活,以便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思考作用语文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