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009-11-17肖永喜

甘肃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误区兴趣

肖永喜

〔关键词〕 美术教育;误区;兴趣;

教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A)—0045—01

美术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可以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拟就这些误区及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作此探讨。

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成效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由于在美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恰恰是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 学生缺乏学习美术的兴趣。当前,农村中小学均开设了美术课,但课堂中却是以教师讲、学生画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呆板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美术活动相对于初中而言虽比较丰富,但教学形式及内容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目标过高。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责怪学生图形画不准、明暗关系搞不清,实际上这是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要求过高。美术教师单纯以主观意识来要求学生,不能贴近教材,领会教材的新理念、新概念、新内容。以训练专业人员的要求训练学生,使美术教学不出成绩,效果不尽如人意。

3. 作业形式单一,评价机制落后。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缺乏,新的教学手段无法运用,极大地制约着美术教学的成效。学生的美术作业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在对美术教学的考核上,以美术专业学校招考模式进行,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美术学科基础性较强的事实,使师生疲于专业技能的训练,无力搞鉴赏、手工等其他形式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美术教学的策略

1. 培养美术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老师先要明确兴趣培养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20世纪,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有过精辟的论断:“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自由表现。”里德认为儿童绘画和游戏一样是自发的,应该允许他们自由地进行创作。这种创造活动虽没有社会功利性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但肯定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如在学习“动物变形画”一课中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显著特点。画小白兔时突出两个长耳朵,画猪时突出其肥胖的特征等等。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喜好,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

另外,在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也担当了重要角色,它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鉴赏罗中立的《父亲》,从中分析作品的形象特征、历史背景、表现手法等,这些对学生而言,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又如,教师在授课之前,可先让学生欣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美术作品,等学生积蓄了很强的绘画欲望后,再让他们动手去画,然后通过适时点拨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钻研教法,勇于尝试。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停滞在一张嘴、一只笔的传统方式中,教师主动性差,教研和教改更是一纸空文,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如何改变美术课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之余深挖教材,认真备课,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准备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具,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有意识地降低作业的难度,教学中把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律可循,切勿好高骛远。再次,教师要多接触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理论,要敢于尝试、善于学习,积极解决农村学校美术教研和教改跟不上的问题。

3. 作业新颖,评价合理。学生观察世界,满眼都是奇妙的事物,他们以极大的兴趣观察周围的一切。让学生运用简单的工具,富有创造性地把看到的人和事及其心中美好的愿望或情感表现在画纸上,这是美术教学中所提倡的。可是,目前一些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却违背了这一原则,学生所画的内容均来自课本,且有种种限制,哪来情感?何来表现欲?所以,教师在尊重学生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表现。

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应脱去冷面判官的外袍,先让学生自己评分,然后教师复评。这样要求学生,学生会为了评个高分而尽力画画。经过实践证明,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复评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对那些尽力作画而效果一般、分数不高的学生,要给予适当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作业批改法,改变了教师冷面判官的形象,帮学生树立了自信,增强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好感,培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误区兴趣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