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2009-11-17牛保华
牛保华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到来,会计的反映职能淡化,会计的参与经营决策职能增强,原有的核算型软件无论是功能范围还是信息容量都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本文就目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 发展趋势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商品化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阶段。在这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目前,开发和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都是以模仿手工系统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核算软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到来,会计的反映职能淡化,会计的参与经营决策职能增强,原有的核算型软件无论是功能范围还是信息容量都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因此,笔者就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探讨。
一、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还比较落后,低档微机的比例较大,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运用仍在低水平层次上徘徊。在我们调查已实现电算化的这些企业中,有一些企业还没有甩掉手工记帐或手工记帐与电脑记帐并行。企业不敢甩掉手工帐本的主要原因:(1)怕丢失会计资料;(2)有的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较低,上机操作还有一定的困难;(3)电算化的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按时打印明细账,有的单位一年打印一次;(4)有的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跟不上。
2.在金融单位中有的银行的分户账的存款,收支不是采用“借或贷”也不是“收或支”的记账方法,而是用“正、负号”代替。这样不仅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也不能直观地表达存款的收支轨迹。
3.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事业中,首先,是有90%以上的单位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帐务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帐、算帐、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距财务管理所要求的计划、预测、控制和分析的全过程的电算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4.企业效益不佳,缺乏资金和复合型人才是制约管理软件换代的主要障碍。首先,是企业领导认为,效益和资金是影响电算化管理的最大障碍;其次,是缺乏即懂经营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缺乏资金,使管理软件换代缺少足够的物资基础;由于缺乏熟悉业务、比较精通经营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不少企业现有的电算化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或造成资源浪费。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是以货币形式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价值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简单来说,“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电算化的固有职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只是实现了“反映”的职能,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职能没有实现。基于此,本人认为,其发展趋势和前景,应向财务管理电算化方面深入发展,其前景是乐观的。
1.企业的领导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要正确理解、重视和坚持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要把会计电算化向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深入发展;要对财务管理电算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正确的评价。
2.企业领导应创造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的软、硬件换代所需要的人文、物质条件。企业领导和会计专业人员要认识到会计参与管理的重要性,运用财务电算化这一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3.企业领导和会计专业人员应普遍接受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培训和学习以实现知识更新。要培养具有较高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管理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的需要。
4.企业应与会计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具有涵盖现代化管理手段,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及时为企业管理层提供计划、预测、控制和分析的决策功能的管理会计软件。
5.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应能融于企业全面现代化管理系统,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组合模块。例如,计划与统计、生产调度、供应与营销、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管理系统为一体。
6.在普及现有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扩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领域。地区财政主管部门应把普及和深入开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项会计工作的改革来抓。
三、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算化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电算化会计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2.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且具有较高的成本,因此为小企业及个体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部门(类似于目前的代理记账)将会逐渐出现。此外,随着智能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3.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直接从核算型财务软件转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这是因为,外国会计软件发展已经为我国会计软件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经营和财会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汇集各类信息,综合分析比较,以便于决策。财务会计信息固然十分重要,但仅据财务会计信息很难做出全面合理的决策。所以,应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加强人事、生产、市场营销、审计等部门的电算化,建立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网络化
会计电算化实现网络化,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