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2009-11-17董丽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习惯

董丽平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单靠课堂上的功夫,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更不能达到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爱阅读;建立“阅读互助小组”,促进人人爱读书;实行“七彩阅读卡”,促进学生长期阅读;创建班级图书专柜,让学生读好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习惯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课外阅读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一、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爱阅读

班级氛围是班级师生或学生彼此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气氛。这种独特的气氛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晋•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重视学习环境的布置,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此环境之中,耳濡目染,自然会激发起读书的欲望,自觉地阅读。班级是学生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班级里任何一处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尽可能的使班级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如采用“贴一贴”“写一写”“画一画”的办法,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同时还可以在教室的黑板上开辟一块小天地“名人伴我行”,每天由一名同学收集更替。设置类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等栏目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这些名人名言成了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们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另外,还利用教室的一角开辟类似“阅读之窗”的栏目,不管主题怎样的更换,“阅读之窗”始终敞开,让学生用稚嫩的语言把自己读书后的感想亲手制成精美的读书卡,贴在栏目里面。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只有一句话。总之,只要是闪着孩子心灵的火花的语言就可以通过“阅读之窗”展示出来。“阅读之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树立信心的舞台。

二、建立“阅读互助小组”,促使人人爱读书

平时自觉的学生已经爱上了阅读,但是不爱阅读的学生,他们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必须参加就敷衍了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由若干学生(一般为4~6人)组成的“阅读互助小组”,小组共同进行阅读活动,互帮互助,共促共进。根据小组的读书情况,每月评选一个优秀互动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选定课外阅读的书籍,共同制定阅读计划,交流读书心得。同时,小组成员会自发地互相监督,对于阅读中某个成员出现问题会即时提醒。阅读互助小组长可以选一些班上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好的同学,这样能够起到带动和指导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行为逐渐形成自觉行为,而个别对荣誉不在乎的同学,也会在组员的督促下调整态度,认真努力的。他的表现如何,已不再仅仅代表其个人,还与小组的荣辱休戚相关,即使他不在乎个人荣辱,恐怕他也顶不住组内成员给他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再不争取进步,恐怕就很难办了。

三、实行“七彩阅读卡”,促进学生长期阅读

班级里有了阅读的氛围,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但还要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才能让学生长久地保持兴趣。为此,笔者在所带班级制定了阅读积分制度,采用“七彩阅读卡”,即赤、橙、黄、绿、青、蓝、紫,每看完一本书,做好读书笔记,就可以领到一张卡。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控制学生看书的速度,我们还规定了看书必须写读书笔记,且字数必须在1000字以上,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摘抄词句,可以写批注,还可以写读后感等。

当看完七本书,完成一个循环,就可以领到一张金卡,班上会奖励给这位学生一本文学名著。同时,学生领的这张卡纳入班级成员常规评比中,每获得一张卡,可以加5分。学生在班级常规评比中,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再加上课外阅读参与计分,许多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多读书来赶超成绩优秀的同学。

四、创建班级图书专柜,让学生读好书

课外阅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说只要学生在读书就行了呢?其实,“开卷有益”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开”的是“好卷”。在《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也有相关要求,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能否保证学生读的是好书应该是语文课外阅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课标推荐”和自己的鉴别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水平给他们推荐适宜于他们阅读的书籍。

笔者认为,想让学生多读好书,创建班级图书专柜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新课程提倡资源共享,创建班级图书专柜,学生可以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放进班级图书柜,同时又从班级图书柜中得到更多的好书。这样,循环交换,每一个学生将得到阅读数十本甚至于更多好书的机会。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其主要形式如下。

1.名著阅读的交流。同学们之间这种交流特别有必要。有时候某一个学生阅读水平有限,阅读能力有限,他(她)从这个名著当中得到的东西可能也有限。这种情况下,班级可以组织一个名著阅读的交流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规定的书目当中任选一本,围绕一些话题,准备一些自己的材料,在阅读交流会上大家就可以围绕一些共同的话题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如这本书当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谁;我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什么等。这样交流,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共同提高。

2.精彩推荐。在每个星期固定时间内返回学生的《读书笔记》之后,以小组为序,轮流向全班推荐自己阅读中最精彩的摘录或读后随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读得更深,想得更广。实践证明,让学生拿着自己的《读书笔记》走上讲台来交流无疑会极大地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3.演讲与辩论。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以学生相应语文能力的具备,可以开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这两项活动都要求学生有理有据。为此,在活动中学生必然会而且能够自发对自己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加以整理与整合,以寻求比赛和辩论中的“理”与“据”。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又会反作用于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姜梅红.情商在亲子阅读中提升[J].科学大众,2008,(12).

[2] 张敬.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与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12).

[3] 朱文成.教师设问:构建个性化阅读平台[J].语文建设, 2000,(1).

[4] 马长安.文学阅读教学的原点:还原与转化[J].语文建设, 2000,(1).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兴趣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