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是开放教学的关键
2009-11-17王秀芬
王秀芬
【关键词】“导” 学习兴趣 开放教学
一、导趣——开放教材弹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后,教师按小丽带“我”去参观草塘的顺序进行教学,可大多数学生却被草塘的美景吸引住了。于是,我就不拘于课文原来的顺序,用多媒体显示(草塘的美景),让学生从中感受草塘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读——突出自主体验
1.读有层次。即反复读,并在阅读中从初读、细读、精读、到品读课文,做到层次分明,目的明确。
2.边读边记。即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句子,好段落等。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3.读中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学会读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第二段(仙桃石)时,教师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阅读:(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奇石的名称;(2)让学生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奇石样子的句子;(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根据老师编制的导读提纲,边读边思,明白本段写什么,哪一句写得好,哪一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教师旁敲侧击,扶扶放放,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导疑——放开思维心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导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敢问的环境。
如教学《中彩那天》一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提出:“我”为什么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分享这幸福的时刻?这样的问题,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蕴是不相关的,显然价值不大。这时,教师便启发学生调整提问的角度:“这两句是写父亲如何表现的句子,请再想一想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恍然大悟。于是,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然后,请学生作汇报。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问:“中彩后父亲应该是高兴的,可他为什么神情严肃?”有的问:“为什么他咆哮着要我滚开”等高质量的问题。
四、导评——倡导互动评价
如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教师在讲读第五段时,请两位小朋友比赛读“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芦苇地里悄悄地过日子”一句,读后学生互评;在讲读第六段时,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比赛读,之后师生互评。这样,教师以评价为导向,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互评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既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又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讲;教师连珠炮般地提问,学生如流水般地回答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应随着教改的春风,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导”在“开放教学”中成为关键,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