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研究

2009-11-17邵慧莹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必要性

邵慧莹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工学结合的优质教材开发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原则及开发步骤等。工学结合优质教材的开发,有助于高职类院校培养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工学结合 优质教材开发 必要性 开发原则 开发步骤

一、引言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教材保障,因而,工学结合的优质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为“学科系统化”课程,课程内容多是本科课程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简化,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排列,系统性和完整性强,但是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不符合职业的工作逻辑,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将要工作的内容不一致,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一致;再者,这样的内容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逻辑思维弱于形象思维”的智力特点,致使学生听不懂,教师教不会,双方都没有积极性。因此,亟需进行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教材开发的研究与探索,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三、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的原则

1.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原则。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大特点,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个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学知识点、能力点及岗位针对性有着特殊的要求,以体现岗位需求的新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主,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因此,编写高职教材,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和安排要把握“必需”、“够用”这两个维度。一方面,把握好教材内容对学生适应将来工作需要的“必需”,即理论知识在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时,只要求理论知识能够满足支撑学生运用知识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即可,不强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既要充分体现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避免理论分析过多和过度,要以够用为度。

2.实践指导性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本质是为实现“毕业即上岗”,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基本定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操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作为课程建设与课堂的载体,应体现出实践性要求,在教材编写上应以实训主导型教材为主。

3.岗位针对性原则。工学结合优质教材,要针对各行业具体的岗位进行编写。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一线服务人员具有很明显的职业特点,因此,编写的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工学结合优质教材的开发是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内容加以选择,只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高职教材的针对性、先进性和职业性,才能够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4.职业能力培养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建设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业务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学生的工作之本,是其走向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理解,灵活地加以运用,是实现毕业即上岗的必要条件。

5.立体化原则。教材内容与载体应随时代的进步,实现现代化、立体化。在教材内容建设方面,应将文字、图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实习实训资料、情境化的音像资料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列入教材内容中,实现教材内容的立体化。

四、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步骤

工学结合教材应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编写专业系列教材要紧密结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编写者应明确本教材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内容选材、项目设计、实训安排等方面突出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要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多下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与实训,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汇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

工学结合教材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专家论证后,根据其对应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本门课程对应的具体任务,针对具体任务,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选取教材内容,组织序化教材目录,设计项目任务,进行教材编写。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是工学结合教材开发的关键。一般会依据合作企业工作流程,深入分析具体岗位所需技能,设计教材的项目任务,进行工学结合教材开发。

开发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作岗位,确定教材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划分学习情境,为教材开发搭好框架,即一级目录成形;

第二步: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性任务:即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细化,框架搭建成功后,可以根据实际具体工作内容细化教材内容,即相当于给出教材的二级目录;

第三步: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组织、设计项目,即确定教材的三级目录;

第四步:确立三级目录后,即可组织教材内容,完成教材的编写。

下面以《中小型网络组建》教材开发为例,探讨工学结合优质教材的开发步骤。

首先,在编写教材之前,要明确使用此教材的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典型性工作任务,即教材内容选取的来源。《中小型网络组建》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对应的岗位是网络工程师,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组建中小型网络”。此处按照由易到难的认知学习规律选取“组建小型网络”及“组建中型网络”这两个工作情境,提取工作任务,即教材一级目录为学习情境一:小型网络组建、学习情境二:中型网络组建。

其次,确定学习情境后,需分析“组建小型网络”及“组建中型网络”包含哪些具体工作内容。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与毕业生回访,确定组建小型、中型网络,实际应完成的内容如下:

1.小型网络设计与组建:包括对等网、办公室局域网、家庭及办公区的无线网络搭建、及各类小型网接入Internet的配置等。

2.中型网络设计与组建:包括各类中型网络的设计与组建、局域网内典型服务器配置、局域网安全设计、简单局域网维护、无线接入设计及各类中型网接入Internet的配置等。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特点及实际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组织、序化教材内容,根据《中小型网络组建》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目标以及网络工程师岗位工作需要确定了以下10个实训项目即教材二级目录:办公室有线网络组建、办公室无线网络组建、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小型企业网络组建、局域网安全隔离、局域网互连、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校园网接入Internet、有线无线一体校园网组建、组网综合实训。前四个项目属于“小型网络组建”工作内容,后六个项目属于“中型网络组建”工作内容。

3.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后,要确定“组建小型网络”及“组建中型网络”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用到哪些知识与技能,即教材应涵盖的内容及教材项目的组织方式,一般会通过分析实际工作流程获取。下图为某企业网络工程师实施中小型网络组建项目的工作流程。

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任务实施流程,设计教材的项目结构为“用户需求与分析——实用技术知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总结”,即教材的三级目录,每个项目均按此结构组织。

4.确立三级目录后,即可根据目录组织教材内容,设置项目内容,完成教材的编写。“用户需求与分析”即为本项目的训练目标及任务,如项目1办公室有线网络组建的项目可设计为:小李所在的信息工程系有计算机15台、打印机1台,办公室主要集中在1教3层,为了实现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共享及文件网络的传输,请为信息工程系组建一个小型办公室网络;“实用技术知识”即完成此项任务所需的知识,此处将用到OSI、TCP/IP通信模型,IP地址配置、文件、打印机共享设置等内容;“方案设计”即针对需求给出解决方案,此处即按需求绘制出网络拓扑;“项目实施”即具体完成此项目的工作步骤,此处为制作双绞线、按拓扑连接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并对其进行配置,使用Ping命令检测等;“总结”即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总结。部分目录如下表所示:

按照以上步骤编写教材,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满足实际岗位需求。因为以上教材开发步骤紧密结合企事业实际工作过程,并且教材内容取材于真实工作任务,既涵盖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也训练了使用者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实现“毕业即上岗”,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势在必行,并且具有推广价值。本文可为高职类院校工学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编写提供指导和借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的课程内容开发将为任务驱动和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奠定基础,进而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2]石伟平.21世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课题与展望.

[3]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

[4]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必要性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