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中英都讲究天人合一
2009-11-13
中国人饮保健酒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保健品就是以保健酒的形式出现的。这是中国人药食同源、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在酒文化上的反映。在英国则几乎难以寻到所谓保健酒的身影,如果硬要说有保健作用的酒类饮品,不少英国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葡萄酒。对保健酒的认知和消费也折射出中英两国在保健观念上的异同。
英国人视葡萄酒为保健酒
英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由当地生产或从国外进口的保健酒。英国人认为,葡萄酒就是“保健酒”,它可以平衡饮食,有助消化;含抗氧化剂,可防心血管病;还可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在欧洲很多国家,早就有加热葡萄酒防治伤风感冒的民间疗法。
记者前不久在英国市场发现了一种“保健”葡萄酒。这种葡萄酒每升含有100毫克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抗氧化物,在红葡萄皮、葡萄汁、红葡萄酒中含量很高。而一升普通红酒的白藜芦醇含量只有3至6毫克,一升白葡萄酒含1毫克白藜芦醇。
实际上,英国人对保健酒并不怎么看重。对于多数英国人来说,健身是养生的重要保证。因此,运动健身在英国非常普遍。城市居民会选择在早晨或在晚间慢跑一小时。而对于生活在郊外的人来说,周末登山是最常见的健身活动。在英国,自行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时尚的健身器材,有些自行车的价格甚至堪比轿车。英国一项调查显示,那些30多岁仍坚持定期骑车的人,预期寿命会平均增加2年。另外,不少英国人愿意在坐立行走上都保持正确姿势,在一举一动中坚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晒太阳是英国人重要的养生项目,他们爱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地沐浴在阳光里。每到夏季周末,绿色草坪与白色肌肤的搭配成了英国的独特景观。英国因四面环海,海滩自然成为日光浴的最佳场所。英国人不怕晒黑皮肤,他们认为如能把白皙的皮肤晒成棕红色,才算健康。
为软化体内血管,鱼油类保健品成为英国人的“常备药”。此外,英国人还在家里备些保健品以增强免疫力。与《环球时报》记者同住在一条街的一些英国老人会在常备一些与眼睛、大脑、心脏、关节等相关的保健品,但是其他保健品他们可能不会过多尝试。据悉,“缺啥补啥”是英国人普遍遵循的一个规则。
为活得更健康,素食和有机食品成为英国民众家庭饭桌上的新宠。英国人认为,素食可以均衡肠胃里的过多油脂。英国卫生部推广的“221素食法”即以二份五谷杂粮、二份蔬菜水果、一份豆类的比例搭配进餐,可确保素食者摄取充足养分,尤其是素食者容易忽略的蛋白质及糖类。在英国超市,有机食品的价格要比一般产品高出一截,每年英国人在有机食品上的消费超过20亿英镑。跟传统食品相比,有机食品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种植或培育,还要经过专业机构的质量认证才能走入市场。英国名厨安东尼·汤姆森过去14年就坚持食用有机食品,以便让自己更健康。
中国保健酒一半强调壮阳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法律上没有保健酒的概念,一些保健酒是以保健食品的形式被审批和销售的。
中国的保健酒大多以白酒为酒基,以中药材为配料配制而成,使用的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中药配方和民间验方。用来配制保健酒的药材包括枸杞、罗汉、当归、大枣、肉桂、鹿鞭、动物的肾脏等。在超市里能买到的批量生产的保健酒一般看不到中药材原来的形状,不过酒的颜色和普通白酒不同,喝起来还有股药材味。
中国保健酒一半以上强调对男性有壮阳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男女均适合饮用的保健酒,比如南方的龟龄酒,当地人有冬天饮此酒暖身除湿的传统。中国人在外出应酬时通常不喝保健酒,一般是在家里饮用,而且多是老年人喝。保健酒的度数一般在35到38度之间,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而且每天的服用量各不相同。对于药效并无追踪,不过一般这些保健酒在民间有一定的口碑。
其实,中国保健酒市场很大,年产值有200多亿元人民币,市场以内地为主,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也是重要市场。
保健方式因人而异
徐华锋还表示,英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讲究天人合一,具体体现在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如晒太阳、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等。但很多中国人不爱晒太阳,比较注意夏季防晒,甚至有点阳光就打伞。
中国卫生部首席健康专家洪昭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保健传统,这属于传统医学范畴,更多是一种文化、经验、哲学,没有严格的科学数据。中国人吃药膳喝药酒、打太极,欧美人吃维生素、打高尔夫球,孰优孰劣无法评论。保健是一种系统、综合、全面的健康观念,是道,而不是术,不是具体吃什么、做什么运动能决定的。100个百岁老人,就有100种养生方法。”他认为,只要符合“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平和心态、适量运动”原则,采取何种保健方式因人而异。▲
晒太阳是英国人重要的养生项目。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陈甲妮 本报记者 钟玉华
中国人喝药酒打太极 英国人吃鱼油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