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汽车业的对策分析
2009-11-11尹海泉
尹海泉
摘 要: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我国汽车产业受到影响在所难免,但由于国内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滞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随着近期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我国汽车市场迎来新的机遇。国内汽车业如何借助金融危机之机发展壮大,对于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 汽车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281-02
2008年,美国汽车市场遭受致命打击,外国汽车生产厂商也难逃厄运。日本丰田汽车,在强大的金融海啸面前遭受重创,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汽车大国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国汽车企业同样也经受着严峻考验,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短期内难以消除,这将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我国经济也将面临增长放缓的迹象,这对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影响较大,不仅出口将受到很大影响,国内需求也会下降。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受重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一季度汽车出口6.10万辆,同比下降62.06%,前五名出口企业出口均出现大幅下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汽车累计出口4.19万辆,同比下降62.87%,累计出口金额7.08亿美元,同比下降49.83%。其中,载货车出口2.04万辆,同比下降50.78%;轿车出口1.13万辆,同比下降71.03%;客车出口4501辆,同比下降69.86%。2009年1-2月,上述三类汽车品种共出口3.62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6.40%。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徐长明分析,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主要是以间接影响、连锁反应的方式起作用。
首先,汽车出口严重受挫。我国整车出口到美国的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国的汽车购买力下降,势必影响我国零部件出口。如果金融危机再加深、蔓延,对能源价格、资源型产品的冲击更大,比如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受到的影响更大,而这些国家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由此可见,出口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明显降低。
其次,销量增幅放缓。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步步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日发布的统计显示,2008年国内汽车销量为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0%,比2007年增幅回落15.14个百分点,创下了近十年来增幅最低的历史记录。据45家乘用车企业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统计,有四分之一企业未达到计划的50%。国内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下滑,仅占到整个汽车市场份额的25.92%,而去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则为29.4%。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现在汽车市场减速,而且价格竞争激烈。“丰田会继续观望市场的态势,视市场的情况来决定下一步在中国的计划。”
二、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1.通过并购加速做大做强。汽车业是规模经济行业,而我国汽车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小、散、弱,即使是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集团,2007年产销分别为155.4万辆、143.6万辆和113.73万辆,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68%、16.33%和12.94%,市场占有总份额也不到五成。而全球汽车工业寡头垄断的格局早已形成并不断加强。国际上普遍认为,全球将仅存五六家整车制造跨国公司,其他非俱乐部成员将很难独立生存。
因此,国内汽车业要想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以及未来的挑战,首先要抓住危机中的“倒逼机遇”,进一步在主管部门的协调下,通过大手笔的购并改变产业小、散、弱的现状。主管部门应当立足未来参与国际汽车业的竞争,鼓励上汽、一汽、东风、奇瑞等参与并购,扶植起一两家年产销超过200万辆的汽车集团。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的成长足以说明,危机正是强者扩张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全球汽车业的危机为我国汽车产业在更高层面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中国汽车业需要经历较大的整合,尤其是自主品牌,应当抓住机遇,突破地域门槛限制,利用联合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必将催生零部件产业的行业巨头,对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和转型起到推进作用。
此外,国际汽车业走入低谷期,也为中国汽车业走出去吸纳优秀人才,有选择地、谨慎地进行部分优质资产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在这方面,IT企业联想对IBM笔记本业务的并购已经做出很好的示范。当然,自主品牌的整合和扩张要有实效,不能仅仅停留在联而不合的层面,要吸取国际上不成功并购的教训,切实打造出集团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今天的整合可能会为明天埋下更大的生存危机。
2.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803万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机动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具体到企业产品和车市的消费特点层面,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油耗、大排量SUV热销,节能的清洁柴油乘用车一直受到油品和地方政策的双重夹击无法顺利推广,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极不稳定,自主品牌至今没有形成鲜明的中系特色。随着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对节能型汽车产品的巨大需求,国内汽车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快速实现产品转型。
对于国内合资汽车企业来说,必须认识到未来产品引进要选择日系、欧系产品为主。过去美系、日系、欧系三方竞争的大格局在全球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车身宽大长、油耗高为特点的美系产品已经日薄西山,美系产品本身也在向欧系特点积极转型。2008年12月上海通用推出的别克新君威,以及将要推出的雪弗兰科鲁兹都体现了这种产品转型趋势。未来,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加强政策引导,确保市场换技术意图的真正落实。例如,对经济型轿车排量区间发动机的升功率、油耗规定限值,逼迫跨国巨头淘汰那些老旧发动机,引进其最新的发动机技术等,使我国合资企业汽车产品的抗风险抗冲击能力更强。
对于自主品牌厂家而言,当务之急是建立自主创新共享平台,研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尽快使中系车拥有节能、可靠等良好的口碑。例如,我国已经成立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计划经过3年至5年的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轿车车型减轻自重8%至10%,安全性满足国家轿车正撞和侧撞安全法规要求。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陈一龙介绍,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自重较国外同类车高8%至10%,商用车自重较国外同类车高10%至15%。而以轿车为例,车重每减少100公斤,每升油就可多行驶1公里。
3.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08年12月15日,比亚迪汽车公司的F3DM双模电动车在全国正式上市。比亚迪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模电动车,将控制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通过按键,可以使车辆在纯电动(EV)和混合动力(HEV)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纯电动模式实现了零排放,混合动力的排放标准也远远优越于欧IV标准。从某种角度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终于绝对占优地抢到了一个“篮板球”。
伴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传统内燃机汽车必将成为夕阳产业;而新能源汽车则是注定的朝阳产业。今后决战将围绕新能源汽车这一朝阳产业展开。
目前,全球汽车业的版图依然在活跃地不断变化。无论是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分家,还是美国三大汽车的情况,都预示汽车产业兴衰将取决于产业技术革新的方向与成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家只有立足朝阳产业的决战,在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重点突破,才有机会超越世界汽车巨头的百年积累;只有抓住危机中的机遇,以创新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在全球范围跻身未来汽车工业的盛宴。
参考文献:
1.邓先虎.中国亟需独立的汽车金融体系.汽车与社会,2001(2)
2.陈杨.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借鉴与产进.汽车研究与开发,2003(2)
3.梅明华.美国汽车金融服务模式及其启示.中国金融,2003(2)
4.刘云新.汽车制造业发展汽车金融业务战略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石嘉玉.浅析国内汽车企业对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社会汽车,2003(4)
6.杨思成.浅析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汽车研究与开发,2002(3)
(作者单位:山西陆捷实业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