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应对措施
2009-11-11赵明
赵 明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而服务贸易竞争力也越来越成为评价一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的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进出口额也跃居世界前几名。但是在总量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表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缺乏技术含量等不足,造成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结构特点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服务贸易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 服务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051-02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据统计,1980至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32600亿美元,27年间增长了8.1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贸易总出口的比重也从1/7提高到1/5。通过数据不难发现,世界服务贸易已经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服务贸易强劲的增长,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中国商务部2008年5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04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3%,增幅回落9.6个百分点。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中国服务贸易增长仍然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服务出口排名上升两位,进出口增幅出现回落。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464.5亿美元,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下面表格中则列出了1997年到2008年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具体数据。
首先,从上面表格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态势。1997年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245.0亿美元,而到了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则达到了1464.5亿美元。从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年增长率来看,除了个别年份(1998年)增长为负值外,其他均为很高的增长速度,致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0.15%。其次,从上面表格中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同样经历了飞速的发展。199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仅为277.24亿美元,而到了2008年已经增长到了1580.00亿美元,这12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则高达24.32%。如果比较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不难发现自1997之后一直呈现逆差。但是这个差额在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比重。一直持续的逆差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上处于相对劣势,多依靠进口国外服务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近几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一时期我国国内服务业发展的状况来加以解释,因为服务贸易是依托于国内服务业发展的。
通过图表比较不难发现,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工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都占据着最大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依赖的是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类部门,而其中旅游业是占据比重最大的部门,尤其是2008年,占据了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3.4%。但从2003年开始,旅游业在总出口额中所占份额开始下降,到2006年降至37.2%,低于1997年的水平。其次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是运输部门,除了1998和1999年外,运输部门服务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一直持续上升,到2007年增至23.4%。而与此同时,金融、保险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却只占了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很小的一部分。其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在1997到2007年间呈现缓慢的增长,而其他则基本没有什么发展,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针对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与结构特点,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提高服务业劳动力素质
中国在服务贸易人才的教育培养上应当进一步加大力度。中国的教育体制比较广泛,涉及领域丰富,具备良好的根基。在此基础上,中国应当根据自身教育体制具备的优势,更有针对性的关注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先进的教育体制,吸收现代化服务理念,站在国际化视角,紧跟发展趋势,着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服务业管理层人才的培育,更是重中之重。此外政府要对此引起重视,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有相应配套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高效的利用。
二、加大力度调整服务业结构
这里调整服务业结构并非指忽视传统服务业,而只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整体来讲,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依然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部门,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服务业部门依然处于弱势。而且随着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部门开始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各国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这些部门。根据我国国情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大力推动对传统服务业部门的改造。首先应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对于传统的通讯、运输等国家垄断部门来说,由于长期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和保护,缺乏改进的动力,从而造成整体行业效率低下,质量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政府应向这些垄断的传统服务部门引入灵活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加企业自觉改进服务质量的动力。其次运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提高传统服务部门的管理效率与质量。比如改变当前多以短期利益和绩效作为选拔管理人员的评价指标,激励管理人才应以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为重。在此基础上,注重发展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这些部门的同步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对传统部门的改造,另一方面其高生产率、高附加值的优势有助于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三、完善服务市场的融资体制
随着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主体,完善的融资体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资本市场上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使其融资困难,成本增加,加之其自身资信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瓶颈始终难以打破。因此中国应该借鉴印度的经验,大力完善服务市场的融资体制,特别是针对中小型服务企业。此外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应加大对国内中小服务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除了融资的功能外,还为企业提供了进行资产重组或企业所有权变更的能力和机会,这对于服务企业的优胜劣汰和提升我国整体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竞争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机制。这也是我国私营企业一直未能腾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结合中国国情我国首先应加强对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高透明度,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次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降低资本配置成本,提高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我国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通过融资而高速发展。
四、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
中国除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外,最重要的是要对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在选拔培养企业家的制度上,中国应当改变传统的由上指任的用人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发现更多优秀的、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通过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兼具的机制来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并建立企业家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关系。在业绩评价方面应改变当前更注重短期绩效的短视状况,而应当鼓励将企业可持续的长期获益放在首位,激励企业领导大胆进行创新,而不必担心在自己任期内因没有获得短期利益而影响个人发展。其次,和技术创新直接挂钩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即一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一大因素。中国政府现在也已经开始将知识产权保护提上了战略的高度。此外中国应当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分散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执法的力度与效率。其次要加强各级领导和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与重视。第三,市场制度也是阻碍我国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和制度革新的一大因素。我国应当改变重要的服务部门由国家垄断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制度革新的动力和热情。此外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服务业市场,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参与竞争,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督促本国服务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提高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五、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没有激烈的竞争,就缺乏不断改进发展的动力。中国应当以各种途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国内的服务业活跃起来,通过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的规律,淘汰落后的服务企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改进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结构。中国可以通过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打开服务市场,引入外国服务企业的竞争。其次通过鼓励性政策促进国内服务企业的出口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优惠的出口税收政策等支持性政策来帮助国内特别是中小型服务企业的发展。在利用外资发展服务贸易方面,虽然我国吸引外资总额巨大,但真正用到服务部门的比重却很少。政府应当改善国内服务业投资环境,并通过政策引导,吸收更多的外资到服务领域,特别是其中高新技术领域,一方面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从而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春慧,纪秋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实证研究.国际经贸,2007(9)
2.李好好,刘雯颖.制度创新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之根本.2007
3.林惠虾.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08(4)
4.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失衡.国际贸易,2008(2)
5.阎红梅,王成云.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2)
6.张军.技术创新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科技与经济,2007(10)
(作者单位: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天津 300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