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

2009-11-11张秀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

张秀敏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教师应学着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以敏锐细致的目光观察其言行,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其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只有真正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能通过学生的言行洞悉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谈得上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要尊重与理解学生。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理解,则要求教师以平等态度,按学生的行为、思考和感受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学生。被他人理解,意味着受到他人的关注、与他人之间达到心灵沟通,从而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今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天平里,要求教师加重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情感砝码。同时学生的情感世界可塑性很强,心灵比较脆弱,情绪易消沉,缺乏自省、自察、自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不愿轻易向人敞开心扉,内心深处却潜藏着被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愿望,常处在自我矛盾之中。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心理更为明显。所以教师应热爱学生,师生间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心心相印,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感、依赖感、共鸣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宽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情感教育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师生间搭起情感的桥梁,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谐融洽的气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团结合作,教育的内容在情感传输带上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跟学生交往,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既做良师又做益友,搭起情感的桥梁,沟通彼此的心灵。

三、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累积性。基于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就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在平时的课堂上、班级管理中、集体活动里、生活琐事处,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这些可见可闻的小事着手,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合作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其他的良好心理品质。可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分角色扮演小品、文艺会演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能力的训练渗透进去。如让胆小的学生参与活动以训练胆量;为自卑、抑郁的学生提供成功表现的机会;观看录像,剖析学生的心理;开展辩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等。既可提高活动效果,又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四、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所谓心理疏导,是指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产生偏异心理的一种教育过程。心理疏导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都是心理疏导的方法。但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呢?

1.学会倾听

能不能让孩子们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信息反馈实现的。心里话的倾诉是教育的重要链条,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找回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素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学生找回自信。让他们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展示特长,因势利导,切忌讽刺、挖苦,把人看死。只要我们充分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科学诱导,就一定能使学生充满自信。

3.学会宽容

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自私、狭隘,害人害己。教师要帮助学生。首先教给学生宽容,当别人不小心妨碍自己时,要学会原谅别人,不必斤斤计较;其次,要看到差距,知道别人的成绩是努力的结果,不是信手拈来的,明白自己以后该怎么努力。

4.培养意志

不经风雨,难成大树,一个人若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如何去面对外面复杂、纷繁的世界?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面对困难。培养他们迎接挑战的勇气,为以后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石。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良好的环境使他们一生受益。

一方面,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的作用,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和美育活动。社会是一本“无字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不仅需要读“有字书”,还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书”;音乐、美术、书法、棋类、体育等有益的美育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另一方面,美化校园,栽种花木、铺设草坪、修建道路等,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六、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促成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于服饰都为学生所观察、注意,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田留下深深的烙印,或留下创伤,或产生巨大的力量。因此教师既教书育人,又育心,要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维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愉快、满意、自信、乐观的心理状态,性格开朗,有宽阔的胸怀。能正确对待学生,对学生有诚心、耐心、热心。面对学生的冲动及不良言行时保持冷静,适当洒脱些,为自己的心理筑上一道坚固的保护墙。不管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充满自信心,毫不动摇,不可把灰心、沮丧的情绪带进课堂,感染学生,更不能在学生面前发泄,不盲目冲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力。总之,教师应表现出良好的性格、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力、良好的自制力及强烈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第二小学,163413,电邮:feiaimin234@sina.com)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