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考成为常态
2009-11-05石立天
石立天
高考,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考,并日趋成为举国关注、举国为之的一大盛事。每逢高考将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取得好成绩,争得好名次。不少地方党政部门把当年高考的成绩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之一,也作为为民的“民心工程”。有的地方领导更是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业绩的主要标准:好则欢呼雀跃,皆大欢喜,论功行赏;差则门可罗雀,愁云惨雾,罢官转岗。不少家长也把高考作为决定子女前途命运的分界线,有的家长更是以高考成绩作为判断子女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成则为王,呼风唤雨,要啥给啥,似乎前途无量;败则为“寇”,偃旗息鼓,要啥没啥,似乎前途无望。
因为不同成绩的不同命运,带给了社会、家庭及考生过重的压力,使得当事者寝食不安,紧张过度,失眠成风。
这是高等教育资源还严重短缺时代的产物,也是长期浸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结果。当社会的风向标逆转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及行为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回望新中国教育60年,前17年秉承了传统教育的渊源,借鉴了苏联的教育模式,在亦新亦旧之中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培育了一代富有理想与激情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文革”10年,破旧立新,大行“读书无用论”,废高考,重劳动;上大学,凭推荐,论血统,问出身;进学校,半工读。那时的高中生及大学生,当然就没有什么读书的压力,更没有就业的烦恼,也就不用废寝忘食,神经衰弱,跳楼轻生。听到的只是性压抑引致的性侵犯及性暴力,是青春期萌动带来的男女偷情与私奔。读不读大学,差别虽大,选择的余地不大。社会的氛围没有重视教育,更没有高考的份。
当高考再度恢复的时候,人们欣喜若狂,是因为取消高考10年积下的民怨太深,是因为10年积蓄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太烈,自1977年至今,万人争过高考独木桥的情景并未减弱,只是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万人争上大学变成了万人争上名大学。高考亦已经从束之高阁走近了市场,并被市场严重“绑架”:传媒对高考及高考状元的过度关注与炒作,已经成为他们媒体吸引眼球的重要内容;保健食品公司对考生的过度关怀,是为他们的产品寻找消费;学校周围宾馆对高考的期盼,是因为服务考生及家长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大批国营、民营的书商们,更视高考考生为衣食父母,高考资料的征订使用,养肥了一大批人。
在各方力量的推波助澜之下,高考已经模糊了它本来的面目,高考的职能已经被放大,大大超越了它本身所肩负的责任。每逢高考,全民关注,党政纪警,水电交通(通信),科教文卫等,各行各业,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种确保高考顺畅的措施政策依次出台,各种针对高考考生的优惠办法尽情展开:考场周边的施工要停止,考生路上遇到困难可由警察协助,考生家长请假休息陪考……高考考生一开始便感受到了天之骄子的优越,考上大学怎能不骄?因此,何时让高考成为只是考生正常的学业检验,是选择高一级学校深造的普通考试,只在默默的常态下完成,而不用全社会兴师动众?那时,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大做强,并走向大众化了。
本期互动:面对高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回顾高考历程,兴废存乎一念。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探索高考日益常态的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社会成本及心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