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加强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2009-11-05伍超凡

中国经贸 2009年16期
关键词:国家审计宏观调控现状

伍超凡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分析研究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和问题,科学合理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对策,对促进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家审计;宏观调控;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财税、金融等部门为主,以间接手段调控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模式,调控管理不是为调控而调控,而是着力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宏观调控不仅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有效手段,还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宏观经济现状展现出乐观可喜态势的同时,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应当将综合性、行政型的经济监督制度不断深化和发展下去。国家审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间接力量,在宏观调控中既占据必要地位又拥有法定地位。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要以“依法性、经济性、宏观性”为主线,坚持遵从依法独立审计、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和遵循宏观调控经验的基本原则,做到不超越审甘职权,不违背市场规律,不影响调控效果。为此,了解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定位,认真分析研究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和问题,科学合理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对策,对促进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

1国家审计是国家行政权力相互制衡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大致由决策指挥、行政执行、信息反馈、监督制衡等若干个子系统所组成。审计是监督制衡系统中独立的、专门的、综合的经济监督活动。

2国家审计是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中的工具性要素

国家审计是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中的工具性要素,不仅监督权力部门和权力运行过程,而且对监督部门进行再监督。国家审计通过监督调查权来威慑权力人的权力使用;通过审计报告权和结果公布权唤醒公众的知情权来制约权力;通过审计建议权帮助政府部门加快制度建设,防范权力腐败,通过提供多维信息为权力的监督提供直接参考意见。

3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和问题

(1)全面审计还不够到位。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而这种监察和督促是例行行为。不论被审单位有无问题,审计机关均应当履行其职能,进行例行监督。因此,监督是审计部门的内在功能。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面审计还不够到位。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审计的任务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各级机构改革,审计机关人员减少,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全面审计就难以全面落实;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重要部门和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垂直管理,由于审计管辖权利限制,相当一部分延伸机构和单位、基层审计机关不能审,而上级审计部门又没有力量审,客观上就容易形成审计监督的“空白点”和盲区。

(2)审计问责乏力,审计质量有待提高。近几年来,从各级审计实践看,财会违法违规“屡审屡犯”问题较为突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审计问责乏力。审计过后,对事处理易,对人问责难,在落实审计决定方面,由于问题最后不能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将本应对责任人为主的处罚变为了对部门的处罚为主。另外,由于地方和局部利益的驱使,来自各方面对审计工作的干扰客观存在,作为政府一个部门的审计机关要对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行使监督权,工作中确实有不少难处,造成了审计质量不能有效提高。

(3)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不强。国家审计二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审计理念上看,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陈旧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为审计而审计”、“就项目论项目”的观念还比较普遍。加之,目前各级审计机关仍然处于任务型、程序型的工作阶段,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完成审计项目计划数量和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上,而对审计成果的整合、利用、升华等问题重视不够,更缺乏从体制、机制和管理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创新的深入推进,影响了审计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审计队伍建设滞后,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从调查的情况看,各级审计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审计手段和方式单一,审计程序不够规范,操作不太合理,提交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不强的现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近年来引进专业人才较少,二是对在职的审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不健全,造成审计人员知识更新不快,审计风险意识不够强等;三是计算机人才缺乏。虽然国家现在已全面推行“金审工程”,但多数基层的审计人员缺乏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系统培训,不具备独立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能力,难于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三、加强和改进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1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主要靠法律法规来支撑,如有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决定不重视,不执行,这与审计法规对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行为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处罚措施有很大关系。此外,目前审计监督的强制手段和措施也严重缺乏,不能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实现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必须加快审计立法,强化审计手段,如通过地方立法建立审计决定执行追究责任制度,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和处罚;通过地方立法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配合,支持审计工作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大处理处罚的力度,切实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2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而提高规范化程度包括四方面的要求:

(1)审计过程要有严格的程序意识,包括计划和实施环节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实施。

(2)审计机关的行为必须符合业务规范和法律规范,要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审计水平。

(3)审计质量标准要进一步规范。

(4)审计报告要进一步规范。审计报告要在讲清问题之后,把重点放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上。

3加大审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依法审计环境

开展审计宣传,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对于做好审计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审计机关应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

(1)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载体,充分扩大审计法制宣传的覆盖面。

(2)抓好审计成果的利用,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

(3)坚持对审计结论进行跟踪检查,实行审计结论反馈制度和审计工作回访制度,争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大力加强审计机关和审计队伍自身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是提高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审计工作应当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是要注重审计人员的学历教育,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鼓励审计人员将工作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出复合型审计人才;二是请大专院校的学者教授和理论权威,政府和司法机关的法制工作专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现代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这是一种省时且效果较好的培训方式。三是鼓励审计人员总结审计工作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审计业务交流活动。

四、小结

在当前形势下,面对国家审计工作暴露出的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国家审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加大审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依法审计环境,大力加强审计机关和审计队伍自身建设等对策,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为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国家审计宏观调控现状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对国企高管腐败行为的约束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