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多重角色的实践与思考
2009-11-05朱美红
朱美红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如何塑造和谐向上的班级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我认为,班主任必须扮演好引导者、协调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
一、以身立教,强化责任──常做引导者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班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因而必须努力成为学生的典范。
率先垂范,重习惯养成。在所有的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主导作用,他们会有意无意模仿,这种模仿不仅是品行,甚至包括写字的字迹、走路的姿势。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良好习惯的培养形成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个新学期的第一个月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着重抓好学生三方面的习惯养成。一是良好生活作息习惯。利用学期初的家长会,向家长讲明道理,形成教育合力,请求家长为了孩子辛苦些,配合老师共同把孩子塑造成严谨守时的人。有了家长的支持,学生迟到现象大减,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很快就得以形成。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主题班会,探讨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课前一定要先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重点、补充内容要勤记录,巩固复习不能以笔记代课本,作业练习书写要工整,解题审题是关键,反复读题读懂题。三是良好的纪律习惯。班主任要坚持以正面教育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相结合的手段要求学生保持课堂、课间、自习、集会等场合的良好纪律,让学生明白纪律约束不仅关系到能否安静学习,而且还关系到未来的发展,要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明确责任,重目标提升。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相对完整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初中阶段教会学生认识并领会“责任”二字的深刻内涵。一个班级除了应有键全的班集体组织机构、严格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外,班主任应让每一位学生明白当下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并认识到在今后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帮助学生在不同时期制定适宜的奋斗目标,不断挑战新的奋斗目标。因此,我在班级工作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务管理,每学期与班级干部一起,把班级工作具体、细致安排,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固有的工作:有班主任带领的值日班长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常规工作;有班长负责的班委成员组,全面负责班级各项工作;有学习委员负责的班级学习小组,定期调整赶超对象,及时开展结对互助活动;有劳动委员负责的班级劳动小组,把卫生包干责任分配到人;还有宣传委员负责的宣传报道组,承担主题班会的宣传策划;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分别负责的运动会、艺术节的筹备活动等等。因为有分工、有管理,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使学生达成了教育教学目标,而且班级管理的档次也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实现中逐步得以提升。
二、正视矛盾,善于沟通──乐做协调者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存有矛盾,何况学校这一大家庭,师生朝夕共处,各种矛盾自然也是无处不在,班主任应努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
善于发现,理顺关系。班主任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观察着教室内外发生的各种现象和细微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主动理顺并协调好以下七种关系:一是协调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平等关爱,统一目标,达成共识;二是协调好自己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增强默契,形成良性组合,发挥最佳效力;三是协调好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成尊敬师长、热爱学生的良好风尚;四是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调整心态,珍惜友情,勇于争先;五是协调好班级与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上通下达,积极配合;六是协调好平行班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七是协调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达到家校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对于班级出现的良好的事例,有必要在第一时间向全班学生表达自己的喜悦,鼓励进步,表扬先进;对于不良的苗头同样需要进行迅速且有效的制止。
适时互动,巧妙沟通。一般来说,班主任比各科任教师对班级情况要掌握得更全面、具体一些,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了解也远胜于学生。因此,班主任应适时主动与各科任教师沟通、联系。如新学期刚开始,学生名单、班干部的人选、成绩状况等这些内容都要使科任教师心中有数。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将自己及科任教师的学习、工作经历、教学成果以及人品修养等,先向学生一一介绍,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为科任教师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中的偏科现象比较普遍,他们不喜欢学哪科,就可能不喜欢教这科的老师,有的甚至对老师还有敌对情绪;同样,不喜欢这个老师,也可能偏废相关的学科。班主任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找出症结所在,及时调节好这种关系,要和科任教师达到步调一致,众口一词。要教育学生多和科任教师沟通,把心态摆正,争取全面发展。每次阶段性考试结束后,我会及时与每位家长进行电话联系,汇报各自孩子的考试成绩,并及时给家长答疑解惑,传授教育方法,加深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三、耐心倾听,关注健康──甘做服务者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扮演好慈母、导师、伙伴等多种角色,及时为学生提供服务。
以人为本,倾听心声。一个班级应能为实现学生的个人理想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班主任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并完善学生个性为宗旨,服务于学生。如定期开展“我为班级献妙计”“夸夸我自己”“我最崇拜的人”等主题班会活动,以增进师生的情谊;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谈心,与每位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至少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更加激励学生不断向前;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用关注的神情,注视对方,随时作出积极的回应,给予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获得友谊;当学生在学习上碰到难题时,在共同探讨话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先对学生现有思考作出肯定,再将问题或思考引向深入,从真正意义上做学生的贴心人,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精心呵护,关注健康。班主任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体质体能情况。对学生的身体应如同园丁对于鲜花树木,要精心培育、施肥、剪枝,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主动配合相关教师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督促学生不吸烟喝酒、不看低级下流的书刊影视、不迷恋网吧,以及督促学生加强锻炼,保护视力。
《中学班主任的暂行规定》第三条要求班主任“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因此班主任应对全班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负责。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比喻说:“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德智皆寄于体,无体便无德智。”学生若没有好的身体,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保证,班主任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体质体能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只有日复一日地深入钻进教育教学过程的精细微妙过程中去,只有不断地发现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的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才能为别人所信赖和尊重。”只有当班主任因人因事因时巧妙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以身作则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开展工作,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自己,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