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互动教学,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2009-11-04胡素爱

关键词:多元互动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

胡素爱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实质是多元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能进行自我调控。通过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媒体、资源等互动的过程,教学内容被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在自己知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同时,能力水平和创新意识得以螺旋式上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

关键词:多元互动;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9-0045-02

多元互动教学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多种互动构成的教学方式,包括互动双方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进行的互动,通过媒体网络、图书资料等进行的互动。

数学教学过程实质是多元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进行互动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能进行自我调控。通过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媒体、资源等互动的过程,教学内容被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同时,能力水平和创新意识得以螺旋式上升,从而达到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

一、教师与教材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教材。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以及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加以整合,对教材内容涉及到的数学思想进行渗透,把教材知识“化腐朽为神奇”,把枯燥的数学符号赋予生动有趣的内容或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与教材进行互动。

教师与教材互动,是指教师在分析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以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整合,是教师为课堂教学所作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设计恰当的导入新课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部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学习七年级教材《有理数的乘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导入新课时作了如下整合:

做游戏:一张纸片,

对折1次,沿折痕撕开,得到2张纸片;

对折2次,沿折痕撕开,得到4张纸片,即:2×2;

对折3次,沿折痕撕开,得到8张纸片,即:2×2×2;

对折4次,沿折痕撕开,得到________张纸片,即:________;

对折5次呢?10次呢?100次呢?

通过游戏,学生切实感受到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多个相同因数相乘产生的迫切性和必然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具体化。因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合理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要注意尊重教材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一般不要照本宣科,照抄教材内容,更不能简单的拼凑。有时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把教材整合,以满足学生接受能力的需要。

如《有理数的除法》中,除法法则有两个,教材内容设计先学习:“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后学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我在教学设计时,发现若按课本设计进行教学,就存在异号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的问题,于是先让学生自己写出数个异号两数相乘的乘法算式,逆变为两个类型的除法算式,从而学生总结出:“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这一法则。然后通过观察:2÷(-1/4)与2×(-4);-4÷(-8/6)与-4×(-6/8)等多个相类似的代数式总结出:“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一法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课本知识前后衔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很好。

二、学生与教材互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养成思维创新的习惯,学生就要提前了解将在课上学习的内容,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习过的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知识(即: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因此学生要及时与教材进行互动。

学生与教材的互动,一般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进行。

课前是预习阶段,也是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预习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只有能提出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力。课前预习课本内容,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通过学生、教师互动解决,学生就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关键。在预习时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进行预习时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问题本,把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同时记录自己的思想,作为知识提升过程中的思维再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抓住自己思想,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课中是新知识的形成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本知识重点、难点内容的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是巩固新知识阶段,是对前一段时间内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反思的过程。温故而知新。通过课后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深化对各知识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提高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所学知识的整体网络体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拓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学生与学生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活动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活动单位。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应先指导各小组学生进行分工,既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的简单问题,在课堂教学前学生互动中得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本课重、难点的分析。面对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之间进行观察、猜想、验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阐述自己的观点。各个小组讨论完毕后,汇总本小组意见,向班级全体学生汇报本小组的讨论情况,其他学生进行分析并判断,若认为他们的说法有问题,可以直接向该小组的成员提问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把数学课堂教学变为数学问题讨论的辩论会,最后获得统一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最后结论。在互动的过程中,强调每个学生都参与互动,教师要争取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权。

四、教师与学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各个方面进行整体调控,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多元互动运作方式,进行学生与教材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民主、愉悦、自主的氛围中学习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变为小组中的一员,及时发现小组讨论的偏向,并及时纠正和给予鼓励。若小组讨论不能进行时,及时引导并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讨论。

俗语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因此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要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进行评价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不能笼统地说:“你真棒”或“你真行”,要用具体话语:“你的见解很独特”、“你的想法很好”、“你的思考很周密”或“你的观察很认真”等。当学生为见解争论不休时,教师要及时调解,注意用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多元互动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师与恰当的媒体手段、与网络教学资源、与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的互动等多方面。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互动过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并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来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 姜华】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