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祸”引发事故的思考
2009-11-02曹华
曹 华
煤矿因“人祸”、“三违”隐患引发的安全事故致使众多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煤炭是“带血的煤炭”。食品因“三鹿”人祸“投毒”致使一个备受百姓喜爱的企业顷刻间毁灭,“毒奶粉”致使众多百姓及婴儿都畏惧吃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致使众多高管层、经理层和老板们,乃至相关部门政府官员纷纷落马。随之而来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顾客是上帝、质量是生命、优质品牌、500强、优秀企业家等各种耀眼的光环在人们的心目中百思不得其解。身心、感情上的连续重创导致一系列信任危机。事故的惨痛教训警示着人们深层次的多方位思考。
思考一:责任意识不牢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CSR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决策目标一旦确定,依法依规制定的各种方案、制度、规程、标准、作业流程等就要依靠人的缜密管理和执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或执行偏差都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而企业领导人、管理者、决策者、操作者如果缺乏良知和责任意识,势必影响法规、制度、标准的执行,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社会上经常流传一些顺口溜: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成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黄,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中国的老百姓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思考二: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法律意识是一种文化,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因此,我们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煤炭行业矿难突发,5月5日,山西临汾地区蒲县一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8人,2人下落不明;5月30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正在进行扩能改造的井下作业面发生瓦斯突出事故,死亡30人,59人受伤。这些事故全国瞩目,影响极大,教训深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肃处理了5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76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7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众多层面的人受到追究和处理。却再也不能挽回事故中失去的生命和给其家人亲人带来的终身痛苦。
思考三:安全意识弱化
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在金钱和道德的博弈中,冒险者放弃了一个人应有的良知,只认钱不要命。如何增强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应掌握好以下“五种方法”。一是常预测。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不安全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增强安全意识的基本方法。二是常教育。根据不同人员、不同时段和不同工作任务的性质和特点,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既要突出常见事故预防知识的引导,又要抓好突发性事故的教育,尤其要抓好警示教育,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三是常培训。要做到不培训不上岗。抓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岗位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四是常讲评。班组会、干部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要有安全工作讲评。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要有安全意识讲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讲评不要留情面,要指名道姓,严肃认真,不轻描淡写。要贯彻赏罚分明的原则,奖优罚劣,重奖严罚。五是常整顿。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或不良倾向时,要及时进行专项整顿。整顿要有声势,要解决问题,要剖析典型。要重奖重罚,严格法规法纪,以此警示职工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思考四:提高综合能力
如何取信于百姓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严峻问题,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些顺口溜:“四清四不清:开会坐哪清楚,开啥会不清楚;谁没送礼清楚,谁送礼不清楚;该提拔谁清楚。谁干得好不清楚;目的是什么清楚。纸醉金迷不清楚。”“百姓语录: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验收就是喝醉,检查就是宴会。研究就是扯皮,政绩就是神吹,汇报就是掺水,涨价就是援轨。”
一个单位。无论制度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责任制不落实,仍是废纸一张。作为企业经理人,其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政治意识、安全意识,各种知识的学习、运用、实践在安全生产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安全生产持久的实践与思考背后,我们深深感到: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前提,落实责任才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对企业经理人而言,责任是使命和奉献,能力是本领和才干,团结是力量和保证,形象是外表(品德)和素质,是责任、能力、团结的综合体现。好的作风和形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立德取信、感召群众、凝聚人心。只有想干事,才能干成事。因此,各级干部在安全管理中应具备正确科学的决策能力,须具有正确识别、选择战略目标及控制缺陷的决策能力,须具有正确应对危机和安全管理团队的标准作业能力,须具有掌控全局和大胆创新发展的实践能力。做到说了算,定了干。说一句,算一句,句句兑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雷厉风行,务求实效。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