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传媒中的政治沟通

2009-11-02刘邦凡王冬梅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7期
关键词:参政议政网络媒体公众

徐 水 刘邦凡 王冬梅

“现代传媒”的界定一直有争论,但总体而言,所谓现代传媒应该是指以网络传媒为主导,其他传统传媒方式为辅助,同时两者之间互相渗透的媒体体系。因此,现代传媒大致可以分为非网络媒体与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组合媒体形式。在当代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关于政治沟通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狭义的政治沟通指一个政治系统进行政治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过程。广义的政治沟通泛指社会上所有关于政治信息的传递活动,既包括政治系统进行政治信息的输入一输出行为,也包括人际、群际乃至国际间的政治信息的流动和传播。

非网络媒体下的政治沟通

互联网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尤其是政府上网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了。在这之前,我国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这些传统的媒体进行政治沟通。就广播和电视而言,这两种媒体利用增设新闻频道和新闻节目为公众提供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机会,也为政治沟通提供了可能。电视和广播直观生动,广大老百姓都能从中知晓国家的方针政策。例如中央电视台一些节目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就百姓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尤其是关系民情、民事、民生的事情。就报纸来说,报纸属于文字印刷传播方式。文字印刷克服了声音的转瞬即逝性,具有携带方便、大众可随时随地阅读、读者可保存感兴趣的文章等特点,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宣传政策信息的重要阵地。例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的新闻评论板块,不仅反映了公众对国家大事以及政策的看法,而且也是国家了解公众的心声、实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渠道。当然,就目前而言,还存在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沟通渠道不畅。在我国,各级权力机关处于主体地位,其他沟通主体大都要经过这个沟通渠道才能迅速获取有效的政治信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沟通渠道对于公众而言是不畅通的,群众不少合理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往往因难以及时进入该渠道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映和重视。即使有一部分人如专家学者被非网络媒体邀请讨论某些政治事件,也只是对此进行宏观的评论,或者因为过于专业而脱离一般公众。此外就是政治沟通中的“暗箱”现象。一些人出于对公共利益的觊觎,通过非正式通道在幕后进行政治沟通,以求满足自身的政治利益追求。“暗箱”现象的存在,加剧了公共权力的腐败,败坏了社会风气,使正式沟通通道与非正式沟通通道易位,甚至非正式沟通通道取代了正式沟通通道,这使得公民对自上而下流动的政治信息持无所谓甚至怀疑的态度,使整个沟通体系的权威性、可信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其次,信息真实性问题。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政治沟通的成败。由于传统官僚制治理模式的影响。政治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容易出现选择性,导致信息传递失真而造成决策失误;另外,政治信息的正负反馈调节失衡。

再次,政治沟通主体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参与政治沟通,参与政治沟通的比例城市高于农村,受较高教育者的沟通优于受较低教育者等。此外,部分政治沟通主体的权益缺乏有力的保障,个别地方出现对上访者进行打击报复的情况。

互联网中对政治沟通的影响

非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不利于政府和公众的沟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交互性、公开性、快捷性及操作的方便性促使传统的政治沟通方式得以改变。互联网为政治沟通形式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可能。政府为了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化、民主化,需要向外界发布大量的充分的准确的信息,这就要求政府转换其职能,将大量繁琐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在网上实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为普通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互联网也为政府与公众的政治沟通提供了方便。如政府可以借助网络公开财政收支状况、宣传最新制定的方针政策;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交互性,政府可以直接与公众对话,在网上就某个政策或计划的实施与公众一起讨论。从而听取公众的意见,公众可以及时地发表看法,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很多政府网站都设有市长信箱,对公众提出的问题予以答复;政府领导人可以通过网络与民众交流,极大地缩短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距离,使得政府的形象更具亲和力。通过网络,普通公众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并可以以多种方式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决策过程。具体来看,互联网下的政治沟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参与途径快捷和多样化。以前的政治参与仅限于投票、信访等几种简单途径,并且很大限度上依赖于报纸、电视、电台等非网络媒体的信息沟通渠道。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在家中点一下鼠标。就能马上对各种公共事务进行投票,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公众和政府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同时,顺畅通达的网络沟通大大削弱了等级观念,更打破了种种限制。为平等自由的交流铺平了道路。

其次,使公众参政议政更加普及。网络使信息不受时空限制,公众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只要想参与政治,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目前,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比过去要高很多,因为政府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地了解民声,并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维护自己的权益。网络这种政治沟通方式使人民参政议政不再是纸上谈兵,它切实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政策的制定中来。

再次,提高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由于利益的表达变得更加自由,以及互联网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制定政策,行使权力。这就使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并能及时解决人民的疾苦。人民的诉求得到解决,相应地对政府的满意度必然得到提升。

推进互联网条件下政治沟通的对策

为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使之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要注意以下几点:

完善网络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政府应该建立一整套网络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并设立专门人员和机构随时听取公众的意见,同时接受部门和公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众权益的实现,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献策献计,从而扩大和深化政府与公众间的政治沟通。

采取有效的舆论引导手段。部分网民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思想有些偏激,在网上会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或者纯粹无事在政府论坛上恶意灌水,这就给政府行政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影响政府正常的工作。因此,有必要采取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公众参政议政。为了使政府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政治沟通,政府必须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但更重要的是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认识政治沟通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行政能力。

提高公众的网络参与水平。现在互联网在城市已经非常普及,但对于很多偏远山区的人,本身网络普及率很低,加之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低,上网对于他们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别说参政议政,就连网络是什么也一知半解。这就需要政府下大力气提高公众的网络参与水平,首先要加快经济建设,加速网络建设;其次要提高公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保证信息的公开与准确性。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双向互动的政府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发布机制,不仅是对公众民意诉求渴望和知情权的尊重,更是一个高效、负责的政府应有的职责和法定义务。

做好应用导向政府网站。由部门导向转为应用导向需要做很多工作,不仅要在结构上进行调整。而且要对业务进行梳理和调整,网站管理要与各业务部门有很好的自动化链接,防止网站信息与部门业务的不一致。应用导向政府网站非常重要,是以公众为中心的开始。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参政议政网络媒体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