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9-11-02吴传美

当代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大纲练习题数学知识

吴传美

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现本人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表达组成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如何贯彻《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值得同仁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绝不能认为教授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教学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课堂教学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试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3)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的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教师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猜你喜欢

大纲练习题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应试良方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新信息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