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2009-11-02王蕊
王 蕊
(一)
今年的春天很是蹊跷。忽而冷忽而热,像是整整经历了一年之后,又春暖花开。就这样,花只是一夜便开齐了,柳也只是一夜便绿透了。校园里的花,枝儿千千的,枝头上却是花团锦簇,像白绢子裹了一层似的。某天上操时发现,还戏说,以为是塑料袋包裹着的。
每日同样的生活里,这依然是一种很大的乐趣。
回想起初中的时候,某次考试前紫丁香开得盛,便随手写进了作文——那样浓郁的香气包裹那样素雅的紫……没想到的是,这信手拈来的东西很是被老师青睐。然后初三时候,在即将飞出那不知名的小校园时。才开始怀念、回味,还有梦想。还记得当初开玩笑似地说,若是能考进十中,便写一篇文童来纪念;若差了,就写一篇祭奠。而那稿子的事儿,一直放到现在都没写。也只把这几段小小的回忆放在这儿吧。毕竟,结果是不如意的。
也正因此,那个暑假。是我最堕落,最失望,最炎热的时候了。
当自己几年的梦想,在即将触到时,化成玻璃,碎了,那种苦痛,虽是没有流血,却也遍体鳞伤。所残留的后遗症,也许好久好久之后,都不能洗涤干净。
某些事或是某些事里的某些人,一旦划痕于生命,便消失不掉……
现在仍然有时回想起那段时光。其实。不过是自己为自己设的咒,如网一般,束缚着,无法肆意动弹。
(二)
今年过年,又是与家人分开过。
他们走的那天,我拉上同学去理发店剪了刘海,齐刷刷的那种。理发师是一个很文静的男孩,一边呢喃一边让头发穿梭在指间。而失去眼镜的我,只能看见大片大片的黑落地,半是享受半是心疼。
“生活是问题叠着问题。”某部电视剧里说。
而问题多了、疲了。人们便会想方设法地处理它。如同我借头发这事儿,企图让问题流走。然后用另一个自己去生活。
那是一种逃避的态度。逃避去接受,逃避去面对。而我,恰是这样的弱者。
之后呢,长新发,累积新的问题,还得买一把细密的梳子保持发型的完好,躲老师的检查,理会头发的长短……其实,问题是一点儿都没少。
(三)
而后就是17岁的生日。
阴历那天。疯一样地拉了朋友去逛街,还去吃了牛排,不算十分优雅地品了一壶花茶。在柳巷,一家接一家的店里,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坐在路边,肆意地吃糖葫芦,观察每一个行人,猜测他们所有的故事,说给对方听,毫无遮掩地大笑……
朋友说,遇到你是一种幸运。
自己一脸顽皮地回答,真肉麻。却又偷偷地想,我又何尝不是。那是我们成为朋友的第四年。四年里所发生的事,四年前和四年后的我们,在纷乱的行人和时间的过往里,微小如尘。
她写过一首诗给我:
曾几何时
在大街上争吵
肆意哭笑
不管旁人诧异的眼光
曾几何时
在阳光下微笑
放声歌唱
却因跑调而被你嘲笑
曾几何时
在思念中思考
你的快乐
到底对我有多么重要
而从何开始
我们开始学会原谅
学会在争吵过后相视一笑
从何开始
我们开始学会低调
用最朴素的生活描绘最绚烂的理想
从何开始
我们开始学会祈祷
在黑夜降临的瞬间
祝福彼此
不再烦恼,不再悲伤
我们一直拥有最美丽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朋友的意义就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生死也好,为你守护些什么。
(四)
过完清明。梦里只见匆匆的姥姥。当思念和回忆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我,还不知道怎样是好。
回归学校,开始是追着时间过日子。每天都在做昨天残留的作业,来不及停歇和思考,便迎来了下一天。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时间走了就是走了,无论你怎样追赶,回不来就是回不来。你无法去质疑,这就是时间的性格。
好不容易改了这样的习惯,又沉在那错综复杂的地理时间或是政治的经纬线里。日子一天一天被填满,只有5个小时可以安眠,眼圈黑了又黑,明天又必须靠一杯杯咖啡过活……回家的路上听听小曲儿,用极其跑调的声音哼哼两句:看高楼明亮的灯,从外国语小小楼门拥挤而出的孩子们;路灯把树影打在地上,任由匆匆回家的人碾过……夜色,把一切抚摸得很柔软。
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坐在硬板凳上,或是飞一样地奔去厕所,或是抱一堆瓶子去打水。
高三的一些教室,只残留着为数不多的桌子。为数不多的人,静谧地,存在着。
也许会无奈,却也只能无可奈何。那是我们必经的过程。
(五)
近一段时间。写不出文字,说不了话,一个人静静地体会着恐惧。恐惧本身是什么,却又道不清。随着成长而增长的东西,不仅仅是年龄,还有思考,及其所触发的效应。
像我们这样的孩子。注定要在一番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波折,到死亡。我们都不知道沿着梦想,到底能走多远。对于无数条生命组成的世界,我们依旧卑微,不会是主旋律,只怕是某一个音符的几分之几都到不了。
那就请让我选择像向日葵一样吧,面对阳光般的无论多少可能性的希望,挺立着……
有人问我,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每一个故事的积淀,每一个故事里所懂得的道理的积淀。然后以成长为基础继续成长。长大后的我,回想起这些故事时,可以自豪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梦想。
(责任编辑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