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端百货危机初现
2009-10-31姜智鹏
姜智鹏
Davidlu的2008圣诞假期过得很不开心。按美国公司的惯例,他本可以一直休假到1月8日,但从1月4日开始,他就—直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地来回奔波。
但奔波劳苦还不是David lu郁闷的主要原因,真正让他不开心的是,他这些奔波的目的,其实是取消他今后半年的工作。按2008年工作计划,2009年上半年,他要为自己代理的国际一线品牌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地开出三家专卖店,但现在David正在做的,却是把原本已经订好的铺面全部退掉。
“好在责任不在我,经济不景气,这三家店铺所在购物中心的开发商不能按照约定贴给我1000万的装修费。我只好把开店计划取消。”Davidlu告诉《瞭望东方周刊》。David lu拥有四个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地区的代理权,按行业惯例,购物中心为了提升自身的档次,常以补贴装修费的形式,吸引国际一线品牌入驻,补贴金额一般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
在外界看来充满神秘和奢华气息的奢侈品行业,其实正默默经受着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困境。
上海奢侈品业入冬
“在中国的奢侈品品牌商店里的商品进价,大概是售价的五折左右”,但是,如果在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购物中心内开设一家专卖店,“月租金每平方米2万~3万元,再加上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各种税费,真正的利润也只有10~15%”。Davidlu告诉本刊记者,在中国,像他这样的一线品牌二、三级销售代理商大概有200~300个。
在经济繁荣期,10~15%的利润对于一个包、一件上衣动辄上万元的奢侈品行业来说,就意味着巨额的利润,“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奢侈品动销差的弱点,抵消了高毛利的优势,”Davidlu说。
“上海一线品牌正价店的销售额,普遍下跌了20%左右,等春节过后的2009年一、二季度,估计还会下跌30~35%”,按照奢侈品销售业“圈内”的估计,中国的奢侈品销售正在步人—个估计长达3年的寒冬。
“就在上海档次最高的南京西路商圈,紧邻静安寺的一个新造的商务广场,包括我自己的品牌在内,一线品牌退租率已经达到了50%,”Davidlu说。这件事作为上海奢侈品业入冬的标志,正在业内广为流传。
根据上海商业网的数据,2008年10月,上海静安区的奢侈品消费下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南京西路上的久光、恒隆、梅龙镇、中信泰富四大广场的客流量减少10%以上,主要的几家高端购物中心的销售额,梅龙镇伊势丹同比下降了15%;久光百货同比增长7%,低于此前40%的预期;恒隆广场也环比减少了21.23%。
一线品牌灰色转身
这个让Davidlu无比沮丧的事实,对陆强来说却是个好消息。
因为欧美经济的萧条,大量库存的积压和经营压力,使大批欧美奢侈品品牌“把宝押在了中国”,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正价店也很难帮助这些品牌完成销售指标,所以,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品牌,最后不得不主动找上outlet(工厂直销中心),这对很多品牌来说,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第一次”,陆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陆强是富克斯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2003年,富克斯公司开出了上海第一家outlet,目前在上海、深圳、周庄等地开设了4家outlet。outlet的正式名称是工厂直销中心,这里销售的名牌商品,只有50%是当季新品,另外30%是当年过季,20%是隔年过季的商品,价格只有正价的5折左右。
“2008年,NIKE设在富克斯徐汇店的专卖店单店销售额就超过5000万元,这种天量销售额在这种时候,就格外能吸引有大量库存积压的一线品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奢侈品牌主动找上门,要求给我们代理权,而且,不是中国代理权,是亚洲代理权”,陆强告诉本刊记者,在他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这种情况“绝对是第一次”。
事实上,自2003年将outlet引入中国以来,陆强手中奢侈品品牌折扣产品的中国区代理权一共也才五个,但是,“现在主动找到我,并且已经进入谈判环节的品牌就有六个”。
根据富克斯控股集团的品牌规划,在从2009年开始的3年内,富克斯集团拥有的奢侈品牌中国区和亚洲区折扣产品代理权,将最少再增加15个。
更让陆强惊喜的是,“几乎所有的一线品牌供货价都出现了下跌,平均跌幅是15%”。
奢侈品走下神坛的开始
这只是奢侈品进入中国10多年后,放下身段的开始。在10多年的“矜持”打破之后,奢侈品在中国的大众化过程将非常迅速。
最快到2009年,大约有20个奢侈品牌就将把他们在美国的正价和outlet双轨模式复制到中国。
双轨模式,在欧美非常普遍,“大部分欧美奢侈品在欧美总销售额的60%左右是靠正价店销售实现,剩下的40%左右就是在outlet渠道实现”。徐盛是意大利一个服装和包具品牌的中国区总代理,平时常驻香港,如今则在上海、北京等地寻找能担负品牌销售转轨重任的渠道商。
按照欧美的成熟模式,“以服饰类为例,一个品牌每季大概会设计出500种款式,供正价店的代理商挑选,一般正价店的代理商会对其中的350种左右的款式下订单,每种款式的订单大小从100件到上千件不等”,徐盛告诉本刊记者,剩下的150个左右的款式,就会由outlet渠道商来挑选,“通常会挑选一些基本款,但是下几千到几万件的大订单”。
由于款式少但订单量大,所以outlet渠道商会获得比正价店低得多的订货价,“但是,由于outlet里都是基本款,所以品牌就既可以靠正价店维持高端形象,又可以通过outlet跑量”,徐盛告诉本刊记者,鉴于中国的奢侈品正价店销售情况也不如意,所以,“总部不得不同意在中国也进入outlet业态销售”。
2008年底,休闲品牌CK已经在陆强位于上海南汇的一家购物村中,以美国总部的名义直接开设了一家折扣店,“一共只有10多个基本款,但是一年四季都有卖,一件在正价店要卖280块的内衣,差不多款式的只卖60块,正价店一件2000多块的背心,在这里也只卖300块”。
“这意味着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模式也终于和国际接轨,高高在上摆了10多年谱的一线品牌,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也不得不低头了,”陆强说。
上海百货业的“史上最惨烈血战”
但是,尽管放下身段向普通消费者伸出橄榄枝,一线品牌的outlet之路,也不会就此一帆风顺。
他们所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常规百货业的竞争。事实上,2008年10月以来,上海常规百货业的连番“史上最惨烈血战”,已经让陆强的outlet业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2008年10月,经济不景气的消极效
应开始在百货业有了明显体现。据上海市商业经济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10月份,尽管有国庆黄金周的销售小高峰,但上海中高档百货业销售仍首次出现逆转,2008年1-9月,上海市内44家重点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士曾幅为5.19%,10月零售额则同比下降11.8%,这是上海百货行业近10年来的首次销售额下降。
上海本地媒体报道说,百货公司单店销售额下降的幅度一般都在10~30%左右。曾被称为上海高端百货“五朵金花”的五家百货公司中,虹桥友谊商城、华亭伊势丹梅龙镇广场店和东方商厦销售额都出现下降,降幅最高达15%,剩下的第一八佰伴和久光百货销售也只微增19%和7%,远低于去年的平均水平。
“上海百货行业中,担忧情绪弥漫,这也直接导致了上海百货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折扣大战,”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浏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太平洋百货、新世界城商城、置地广场、巴黎春天等几乎上海市中心内的所有主要百货公司,都陆续在周末推出了“买300减150”或者“买300送150”的优惠活动,促销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而这样的折扣力度,在上海百货历史上也不多见,一般只在个别百货单店的店庆和黄金周活动中才会偶尔看到。
进入2008年12月后,为了抢夺圣诞节和元旦的商机,上海百货业的折扣战更是上演了王浏河都未曾见过的“惨烈”。
仅以12月31日的促销为例,上海徐家汇商圈的汇金百货的优惠是“满300送300元”,与之相邻的上海六百,则推出了开业16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优惠——“单柜满188减1130元”。
南京路商圈的置地广场推出全场3~5折的“极限冲刺”促销;永安百货“满108送100”,新世界商业城“满300减200”;第一百货一些商品的折扣甚至最低达到35折。另外,上海陆家嘴商圈的第一八佰伴则是“满500送300”。
常规百货公司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价格战,直接就把otlet业态的价格优势完全打破。
以富克斯集团徐汇店为例,由于距徐家汇商圈步行也只有15分钟的距离,所以,“元旦不得不推出了全场3折的活动,后来,像Annani、MaxMara等一线品牌,甚至推出了4个小时内全部1折的活动”。
“就是这样,徐家汇店还是在开业3年来,第一次销售额增长跌破了40%,只有35%左右”,陆强一脸担忧地告诉本刊记者,“以这样的折扣销售,基本是赚不到钱的,如果2009年春节之后,这样的价格战再继续下去,不管是常规百货公司还是outlet,都将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上海百货业的集体危机
但在王浏河看来,伴随着一系列看似繁荣的数据的出现,上海百货行业所面临的集体危机似乎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
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快速反应系统公开的信息,2008年最后一周,上海的百货业零售指数大幅上扬,环比、同比分别上升了30.5%、27.6%。
其中,上海浦东的第一八佰伴从2008年12月31日,一直营业到次日凌晨2时,共实现销售2.58亿元,同比增长12.13%,平均每小时销售达1433万元,每秒销售额达到3981元,再次创下了全国百货业单店日销售额的最新纪录。
而在上海拥有三家分店的太平洋百货,在三家分店先后推出“满3130减150”的大力度促销,时间跨度近一个月,总体销售额也达到4.18亿元。
但是,这一切都是以上海百货业历史上幅度最大的价格战为代价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2009年要保持这样的增长,价格战就可能更加激烈,但是,一个业内的共识是,折扣打到7折以下,百货公司就没有什么钱可以赚了”,王浏河告诉本刊记者。
其实,“我也不知道2009年应该怎么保证销售额了,因为元旦的促销就已经达到了百货公司的极限”,王惠(化名)是上海南京路上一家百货公司的副总,从2008年10月份开始,这个商圈的几大百货公司就开始以大幅价格战拉动销售,“比以前提前1个半月,折扣幅度也从7折变成5折,才勉强完成了今年的指标”。
而太平洋百货在上海一家门店的襄理陈敏(化名)则告诉本刊记者,他对2009年的预测已经相当悲观。这一职位相当于上海本土百货公司的销售部部长。
2008年10月,上海百货行业对销售情况的预测已经普遍较为担忧,当时,“太平洋也打算推出进入上海13年来最大的折扣,也就是5折,可是,后来考虑到上海消费者习惯于买就减的模式,所以我们就搞了买300减150的活动”,但很多品牌商却役有感受到环境的恶劣,悄悄把一些商品的价格调整到了299、599元,陈敏告诉本刊记者。
但2009年的折扣大战一过,“很多品牌也感受到了市场的紧张气氛,自己要求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改成5折”,陈敏说,从2009年1月9号开始,太平洋百货将再次推出全场5折的活动。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长跨度的折扣活动”,陈敏说,但是,这样的活动既是百货公司,也是品牌商承受能力的极限了,所以“有的品牌商换下新货,拿出库存来参加活动,我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问题在于,过了元旦和春节两个销售高峰,百货公司将如何持续经营,“现在已经是买300送300了,明年难道要买300送600吗?百货公司已经到了极限,但消费者的胃口却越来越大,今天打了5折,明天打6折就卖不掉了”,陈敏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按照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上海百货行业的大规模折扣促销次数,比2007年同比增长了50%以上,但2008年,上海百货行业销售总额为648亿元,比2007年只增长了12.69%。
2007年,上海百货公司的促销一般是买就减,但2008年的促销多是买就送,也就是说,“2007年促销是做减法,2008年促销是做加法,再除去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2008年上海百货业销售额其实没有多少增长”,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浏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根据行业协会的预测,上海百货业销售额可能会“不增不减”。
而对“不增不减”的另一种理解,则更蕴有节点之意——2009年,上海百货业很可能出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