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靳应选夫妇墓志铭考释
2009-10-30侯璐赵春明
侯 璐 赵春明
[关键词]满城县;清代;靳应选夫妇墓志;靳辅
[摘要]清初著名的水利专家、河道总督靳辅的父母靳应选夫妇墓志2007年出于河北省满城县。本文对这两合墓志进行了录文断句,并就志主事迹、靳辅其人、靳氏家族世系及几个相关的问题做了考述。
靳辅家族墓地位于河北保定市满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东于河村。因该墓群处于南水北调工程满城段水渠中心位置,原地保护已不可能,2007年1月,经报省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学博物馆、满城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该家族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其中规格最高、形制最为特殊的是位于最东部的一座夫妇合葬墓。该墓墓顶上用青白瓷碗、酱釉瓷碗盛满白灰覆盖,以起到防渗作用,墓底没有铺砖,平铺白灰,并且散布着5枚一组的铜钱,由于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内部曾被火焚,仅出土一些铜钱、玛瑙饰件及墓志两合。两合墓志尺寸相同,皆纵88厘米,横94厘米。一方志盖题为“皇清诰封光禄大夫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前通政使司右参议魁吾靳公墓志铭”(图一),另一方志盖题为“皇清诰赠一品太夫人靳母纳喇太君墓志铭”(图二),皆篆书大字。据两志文记载,这对夫妇是清初著名的水利专家、河道总督靳辅的父母(以下将两墓志分别简称为靳父墓志铭、靳母墓志铭)。靳父墓志铭,楷书,48行,满行60字,共2470字(图三);靳母墓志铭,楷书,42行,满行54字,共1893字(图四)。两合墓志四石的四边均为祥云、仙鹤图案。
一、墓志录文
两墓志铭字小刻浅,局部漫漶,但总体可辨。现将原文整理断句如下(繁体字均改为简体字)。
(一)靳父墓志铭
皇清诰封光禄大夫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前通政使司右参议魁吾靳公墓志铭
经筵讲官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加一级眷弟粱清标撰文
赐进士第文林郎翰林院编修充纂修明史官眷晚生米汉雯书丹并篆盖
康熙十九年四月甲申,封光禄大夫纳言靳公,年七十有四,终于家。天子闻之,遣官谕祭,恩数特优,嘉其启迪后人、殚劳绩于国也。时东南水患未平,公长子辅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河淮济间。上方日期底绩,固知讣闻哀毁必甚,夺之难,而重寄攸系,匪异人任也,特允部臣议,以河工竣日许陈情终制。于是不得已,仍衔哀受事,晓征露处,保然荒度于橇檬,间无宁晷。道旁观者多感涕太息谓:“圣朝本崇孝治,直不忍吾民昏垫而权出于此耳。奈兹栾栾者之尽瘁何!”越二年三月,又思所以妥先灵者不可缓,乃卜葬于保定府满城县抱阳山中。而公之季子别驾裹,赍其伯兄手书,再拜稽首致词曰:“先君子生平多隐德,而子孙弗克绍闻,令前修荒坠,罪莫大焉。苟悯其无传而大书特书,发潜德之幽光,则志铭之作,义固埒于史矣。子大夫载笔不阿,敢请铭。”不敏愧未克副厥责,然谊勿敢辞也。谨按:公世系爵里,詹事沈公业为行状,而孝廉周君又次其家传,详哉言之矣,请勿复述。述其可裨世教者,庶仁人孝子不没其亲之志,或稍慰欤!公讳应选,字魁吾,娃靳氏,奉天辽阳人。祖讳守臣,考讳国卿,并以公长子官赠光禄大夫。代有令德,以孝悌、力田、信言、笃行世其家。公有兄六人,或儒或吏或任侠,皆蚤世,惟茂才彦选偕公逮事,二人孝养备至。母张太夫人卒,丧尽哀,葬尽礼。惧父母之独处神伤也,居则左右侍,行则前后从。间相与逆揣亲志所需定何物,思问遗者定何家,素喜招致者何姻党,莫不中其隐,得其欢。凡植躬行己、处事酬物,务当于道。曰:“不尔,恐辱素也。”久之,父易箦,遗命云:“我闻惟孝友于兄弟,二子幸承顺,我无憾矣。虽然,同气之亲,河山不能间也,而床笫能问之。古称‘不听妇言,畴不习闻也,顾多溺而忘之,慎旃哉!汝曹念是言,常若比翼,我目其瞑矣。”公即泣识之,卧起必偕,衣食以次及,愉怫不主乎己,劳逸惟时。其兄虽分形,依然一身而已。适兄过访中表李氏,信宿留焉。公敦趣之不返,颇讶之。诘其家而不得,则密询比邻任叟,始知所娶刘有嫠母马氏,依女就养,而伺公之间,多触忤兄,固不能堪而忍弗告也。公恚且悲,曰:“我父垂诚谆谆犹在耳,方奉以终身事兄若父,其忍更伤兄心乎?”于是屏马嫠而并出刘,亟往挽兄归舍,俯伏谢辜不能起。兄亦悲踊,曰:“我所以隐忍弗白,非藏怒也,正虑及斯举耳。弟曷不我谋而砉然立断乎!我悔不以卖告,犹得慰沮于先矣。”于时,闾里成动色咨嗟曰:“有是哉,宁舍伉俪毋伤手足!曾无依回濡忍于其间耶?”世有惑听怙非、骨肉流为仇敌者,闻夫子之风,其亦愧而思反已!厥后。公得好逑纳喇夫人,克相公,友爱雍雍焉,内外始终无间。夫人卒,傅夫人又能继之。岂天固善成之乎,抑其刑于阃内者常变均可则也?顺治二年,既龙入关,昆弟应并得仕。公以兄性过刚介,恐径行寞权变,以故已不就官,先劝兄驾,而朝夕与俱焉。及从兄宰泾阳,守凤翔,备兵榆林,果悉赖公左右力,所至有廉能声。兄悬车后,公始任工部街道厅,稍迁大理寺寺正,升通政使司右参议。会省官,改补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历任十余载皆京职,晨而官,晡而归,靖共之忱与天伦之乐,固无日不交遂也。方以上考称职,获赐表里,且年未杖乡也,遽请归老。冢宰、司空共挽留之不得,遂致仕。闲居课子,一以义方,口授家训数十条,命次第编录,大抵励修能、戒时习,而于纲常要旨三致意焉。公佐纳言时,已封通议大夫,追赠祖若父;及长君辅为武英殿学士兼礼部侍郎,出抚安徽,议叙前纂修《实录》,功加一级,食正一品俸,公复膺光禄。封綦荣朊矣,犹凛凛自守若寒素。或讽以太陋者曰:“我单门至此,适遭时耳,德薄不堪,方盈满是惧,可令子孙席宠怙侈哉!”客愯然曰:“善。”夫平津阁一布被,独乐园亦一布被,彼以为矫,此以持俭诚与伪不同乃尔乎!长子抚皖时,公手书相属于道,问:“何事可恤民报国、表率属僚,裨(俾)利尽兴、弊尽涤?”既司督河,则曰:“何以捍患御灾,费节而工固,无廑宵旰忧。”且曰:“第能公尔忘私,不渝其操,我饮水亦知甘也。设以不遑将父,必资于官,以益禄养。是官非荣亲也,辱滋甚;养非娱亲也,戚莫大焉。”所以勖仲季二子者,概视此。公既居林下,耆德益孚于闾井。康熙壬子,京兆举乡饮礼,诣门敦请为宾筵光。公固辞不获,扶杖赴之。观者咸钦叹为更老羽仪云。居恒严气正性,不易许可;而一逆善类,则谦光可挹,相对坦然无匿情。人有过,正容悟之,侃侃纠弹不避怨。其恳悃所孚多不远而复。尤好拯恤危困,不计亲疏,力必殚。少故岐嶷,里人张山者邂逅间奇之,赠以缟带。数年余,山颠沛失所,蹩楚负薪于涂。公识之,揖与道故,诘其憔悴状。则已陷为臧获矣。乃为鬻产,复其身。客关陇时,偶于军伍中买侍婢王氏,及载归,见道旁有顾望饮泣者,叩其故,即氏夫也,亟命携去。其夫诉偿值为艰,公曰:“幸完若匹
耦,所偿多矣,何取值为?”邻人曹五贫于樗蒲,不自保,一日公闻其妻哭声,询知为鬻子伤也,适伯仲二子退食过庭,公令捐俸代赎之。若此类好行其德,未易更仆数。然本非素封,公私仅粗给,而中心所安大远乎豪举市恩者。他若施报往来,罔不协乎礼、适乎义。或要以诈力,则终不能屈。《传》曰:“刚毅近仁。”又云:“巧言令色,鲜仁。”公刚方不挠,深疾夫外饰,所以动合夫仁也。仁者必有后,宜其绳绳济美而食报靡涯哉!余尝谓:大伦惟五,而门内居其三。人能笃近以举远,不爽其厚薄之分,即无往不得其理,尊卑疏戚,举惟我赖可焉。古圣修齐治平,人事浃而王道备,胥此本末次第之序也。世人亦具闻门内之义,然或室家是私,而于父兄多惭德不思。人百其行,只此一本为权舆,而夫妇之伦犹后起。故《系》日有别,非无说也。彼号为通令稽古者,智足以雕万物,辩足以倾王公,文词尔雅足以润色鸿业,独于兹汶汶焉阙而不讲,可胜道哉?公天性纯挚,不为寻行数墨之学,而务明大闲。迹其毕生所为,皆足辅化厚俗。要惟于原始之地不解于心,故推而准之,一皆至诚恻怛所贯,非积之有本束、施之有次第欤?苟一念牵于私昵,以恩掩义,又安能善全亲爱,毕生罔疚若斯也!若其历职廉明,凡可行利济而逮宽仁,则不以闲秩也而弛力任,且细行必矜,终始一节,虽未殚其用,亦足观公之大已。公元配纳喇氏,赠一品夫人,生督河辅与兵部职方司郎中弼,一女适陈翼明。继室傅氏,赠同元配,生平凉府通判襄,一女适胡德化。孙十三人:户部江南司主事治豫、登州府通判治J雍及治鲁、治齐,辅出;巩昌府同知治扬、候选知县治荆及治青、治岐、治兖、治邠,弼出;候选知县治梁及治冀、治徐,襄出。孙女十人。许字皆惊族。曾孙六人:树基、树乔、树滋、树畹,治豫出;树勋,治扬出;树棠,治梁出。曾孙女三人。余并详行状。呜呼,国有史,家有乘,后之君子可备考而征其不诬也已。铭曰:立爱立敬,人纪攸叙;世降道污,遗本弗务。展也君子,其德不爽;内行淳备,孚及乡邦。学匪为儒,言中理要;事不循迹,动符古道。克施有政,随位恪共;知足知止,恬退可风。惟日孳孳,勇义乐善;勇故不移,乐斯不倦。雍容更老,存顺没宁;罔不尽然,追念典型。厥有象贤,保厘南服;股肱良哉,蘩尔式毂。锡之祀典,用布几筵;移孝作忠,以奠山川。铭取传信,勒石垂久;石久弗磨,德久不朽。
(二)靳母墓志铭
皇清诰赠一品太夫人靳母纳喇太君墓志铭
康熙壬戌科进士候殿试上海眷晚生周金然顿首撰文兼书丹篆额
初,大司马督河靳公为武英殿学士兼礼部侍郎时,恭遏覃恩,诰赠母纳喇太君为太夫人;及抚安徽,议叙前任内纂修《世祖章皇帝实录》,功加一级,再遇覃恩,加赠母一品太夫人。洊被宠荣,亦甚隆矣,人子罔极之报庶无余疚矣。乃揆厥孝思,若有大不释然者,往往形诸忾叹,人莫知也。或日,躬膺华朊而母不逮九鼎之奉,固莫可解于心者。或曰,太夫人德丰而算啬,用昌厥后,宜追念不忘也。庚申夏,大司马方荒度土功,忽闻父封光禄纳言公之讣,则北望哀号,水浆不入。余适馆济署,时为之周旋慰唁。久之,乃泣诉曰:“娠娠鲜民,负戾莫逭,惟是马鬣未封,犹不免视息人世耳。即当沥血陈情乞归,为先府君营葬,而不克奉先慈以祔,痛如之何?”言未既,一恸几绝。顷之强起,呜咽云:“不孝生辽左,九龄而失恃,仲弟方在襁褓。时际艰虞,仓皇窆于中野。先府君将谋封树,旋从王师入关,竞不果。家于燕都,相继历仕路、奉职守,三十六年于兹矣。纵匍匐往故土,安所得别识而启之而迁之!此不孝居恒朝夕拊膺而隐负终天之痛也。禄养之不逮,德算之相违,世或间有,未有如不孝之惨割至斯极也。”予闻之,不禁怆然以悲,姑慰之曰:“古者墓而不坟,至《周礼·冢人》,始用爵等为封树之度。故欲知位秩之崇卑,视其封;欲知受命之多寡,视其树。后世俗尚无等,力苟优为,虑无不岿然封、郁然树者。曩固迫于匆猝,亦犹行古之道也。昔夫子自谓东西南北之人,故不可以弗识。若君家食旧德,服先畴,著籍于辽者久,数起从龙,岂复意计所及?夫苍梧之野,且有未之从者。子大夫永世克孝,亦毋庸致憾于斯矣。”他日又咨于余曰:“闻诸前代有遭变非常,末由收瘗者则为设木主,具衣冠,窀穸焉。倘仿其意以祔,于礼合乎?”余曰:“嗟夫,逾乎礼之穷者,出乎情之至也,讵必经传有明文乎?《记》称孔子少孤,不知父墓处,母死,殡于五父之衢。有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处,乃得合葬于防。脱无挽母告,庸知圣人不有权宜其间!礼以义起乎,衣冠之祔,安在不可!”曰:“诚若子言,当勒贞珉以志吾憾。顾不以辱荐绅先生而敢以请吾子,子其许我乎?”余曰:“唯,唯。礼失而求诸野,夫亦犹行古之道也。何敢以贱陋辞?”谨按行述:太夫人姓纳喇氏,满洲骁骑校硕塞公女。性纯懿,动止有则,母辉发氏钟爱之,曰:“吾女必耦贵,为贤妇,门楣当拂云起也。”及笄,归纳言公。庄敬而温惠,克俭勤以相夫子。鸡鸣星烂,瞿瞿相儆,十三载如一日也。捆内外肃若朝典,躬率诸婢练衣操作,凡蘋蘩滫、供具问遗,靡弗办治。纳言公既敦德谊,重然诺而好施予,不孰何家计,太夫人亦未尝斤斤纤啬谋,第循性安行而动符内则,远近目为女丈夫。先是纳言公奉父遗命,与兄宪副美吾公同居,友爱最挚。初娶刘氏,以不能谏止其母马氏之乖迕为兄患,纳言公怒而出之。博访贤德,果得太夫人,善成手足之爱。事无巨细,成周详诚恪,以获兄嫂欢。尝自言:“我不逮事尊嫜,虽岁时伏腊洁粢丰盛,犹未足殚妇职,惟善事其如尊嫜者,庶稍惬乎!”以故,纳言公性素方严,不易当可,而独于太夫人相敬如宾,终其身无闲言。年甫三十二,一旦遘痰而逝。纳言公追悼怅惘,以为奉倩之或特牵于燕昵耳,我岂以私丧过哀?盖造物者既钟其德而不永其年,诚为人世无穷之憾也。至暮年,犹时以太夫人壶范诏子妇,且曰:“如我谊切友于,期勿替亲命,亦尽人可勉,顾安得同心一体有若姑乎?”宪副公亦恒抚诸侄云:“我性刚毅,非遇大变故不陨涕,而独为若母悲恸者三。”有莫知其然者,盖太夫人德感之深,无或间于家庭之际,概可见云。太夫人生于前庚戌年至辛已岁,计先纳言公三十九年卒。以纳言公筮仕工部街道厅,顺治辛卯覃恩,诰赠安人;及丁酉升通政使司右参议,覃恩加一级,晋赠淑人;后以长子官,累膺今赠。子三人。长日辅,总督河道,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娶杨氏,封宜人,累赠一品夫人;继娶白氏,累封一品夫人。次曰弼,兵部职方司郎中,娶崔氏,累封淑人。俱太夫人出。三日襄。平凉府通判,娶章氏。继室傅太夫人出。女二:长适骁骑校陈翼明,太夫人出;次适佐领胡德化,傅太夫人出。孙男十三人。治豫。户部江南司主事,娶高氏,封安人;治雍,登州府通判,娶胡氏,继娶孙氏;治鲁、治齐。辅出。治扬,巩昌府同知,娶李氏;治荆,候选知县,娶徐氏;治青、治岐、治兖、治邠,弼出。治梁,候选知
县,娶乔氏;治冀、治徐,襄出。曾孙六人:树基、树乔、树滋、树畹,治豫出;树勋,治扬出;树棠,治梁出。兹康熙二十一年三月,设木主。具诰赠犟翟,仪祔纳言公葬于保定府满城县抱阳山之原。余因之有感矣。从来由蹇而亨。由枯而菀,因隐约而显荣,未有无所积而致之者。寻木本而溯水源,理固昭然可睹也。特数有修短,时有常变,不尽如人意所期,要以不食报于当身而终获全昌于身后。谓天茫茫,良非定论矣。故贤者修,其在我以一视之,而世恒以有幸有不幸,未免余憾于缺陷焉。夫亦孝子无已之情所必至哉!然使太夫人或德不过中人,虽与纳言公偕老同穴,亦未足为彤管光也。又或诸子不必为贤公卿而孝行纯笃,则方龆龀播迁之余,仓猝失窆所,亦只引无挽母之告以自解耳,谁能缱绻追思若是?令诸子既已勋名焯赫,而推本所生,历膺光宠矣,乃竭其孝诚,又能通祔葬之义以妥先灵于不坠。是太夫人懿德之食报良有确乎不爽者,而孺慕无已之情不更畅然罔憾也哉!纳言公齿爵行谊,别详志乘,不备述。铭曰:象服同兆,光远弥耀,维德之报。允惟贤淑,自求多福,孰云不禄!於戏,魂气无不之,式安于兹。百世而后,永言孝思,视此铭词。
二、志主事迹
靳应选,字魁吾,辽阳人。其祖先原为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始祖于明初以百户之军职戍守辽阳,遂落户于此。先祖靳清阵亡,得世袭千户职。数传至祖父守臣、父亲国卿,均不显赫。靳应选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母亲张氏。应选共有兄6人,“或儒或吏或任侠”,其中5人早死,惟有出身秀才的靳彦选(字美吾)同他一起侍奉父母。顺治二年(1645年),靳应选与兄随清世祖福临人山海关,二人本可同时做官,但靳应选因“兄性过刚介”,不知权变,所以自己不就官,而辅佐其兄先后“宰泾阳,守凤翔,备兵榆林”,“所至有廉能声”。其兄致仕后,顺治八年(1651年)他才出任工部街道厅,渐渐升迁为正六品的大理寺寺正,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升为正五品的通政使司右参议,后遇精简官职,改补从五品的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他历任十余载皆京职,在不到60岁时就急迫地请求归老,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共挽留之不得,遂致仕”。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卒于京城(今北京)家中,享年74岁,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葬于保定府满城县抱阳山之原。本志没有记述他的政绩,而是着力介绍他的品德,列举了这样一些事例:其一,与兄孝养备至,常侍父母之左右,揣摩他们的心意以欢其心,母丧尽哀尽礼;其二,遵从父亲“孝友于兄弟”的遗命,一直与独身一人的兄长同住,当得知妻子刘氏之寡母马氏常触忤其兄时,断然将妻子休弃而保全兄弟情谊;其三,在靳辅先后出任安徽巡抚和河道总督时,都适时教导他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勉励他“公尔忘私,不渝其操”;其四,长子靳辅升任河道总督后,应选被封赠为光禄大夫,虽富贵荣华,“犹凛凛自守若寒素”;其五,当别人有过错时,能“正容悟之,侃侃纠弹不避怨”,而信服于其真诚的人都不疏远他,而是回到他身边(这一点与政绩沾边);其六,“尤好拯恤危困,不计亲疏,力必殚”。对于第六点,志文又举了三个具体例子:一是为“颠沛失所,蹩蹙负薪于涂”,已经沦为奴隶的里人张山买家产,恢复他原来的身份:二是客关陇时,把买来的侍婢王氏当场无偿还给她的丈夫;三是让两个儿子捐俸赎回邻人曹五被卖掉的孩子。
靳母纳喇太君,满洲骁骑校硕塞之女,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她“性纯懿,动止有则”,深得母爱。19岁时嫁给靳应选,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患病去世,年仅32岁。靳母墓志铭记述她的妇德,主要表现是:其一,尊敬丈夫,嫁给靳应选后,“庄敬而温惠,克俭勤以相夫子,鸡鸣星烂,瞿瞿相儆,十三载如一日”;其二,善于治家,门庭严肃若朝典,亲自穿着布衣带领众婢女参加劳动,凡祭品(蘋蘩)、爽口的食物、备供酒食(供具)、慰劳馈赠(问遗)等事情无不办好;其三。尊重丈夫的行为,靳应选重然诺而好施予,不会处理家事,她从不斤斤计较他的花销,只是“循性安行而动符内则”,被远近的人看作女中豪杰;其四,像侍奉公婆一样侍奉丈夫的兄嫂,事无巨细,都周详诚恪,以获兄嫂欢,曾自言:“我没赶上侍奉公婆,虽然四季和节日饭菜清洁丰盛,但是还没有尽到我的妇职。只有像侍奉公婆那样好好地侍奉兄嫂才合适。”由于她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性情一向方正严肃、“不易当可”的靳应选独对纳喇氏“相敬如宾,终其身无闲言”,到了晚年还一再以婆婆的仪范告诫儿媳们,认为再也得不到像她们婆婆那样“同心一体”的人。大伯靳彦选也经常对诸侄说:“我性格刚毅,不是遇到大变故不落泪,而独为你们的母亲多次悲恸。”
三、志文记述中的靳辅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生于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9岁丧母,13岁随父入关,17岁任笔帖式,两年后由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任内阁中书,不久升兵部员外郎。康熙元年(1662年)升任兵部职方司郎中,七年(1668年)晋通政使司右通政,第二年升国史院学士,充任纂修《世祖实录》的副总裁官,九年(1670年)十月改任武英殿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十年(1671年)出任安徽巡抚,在职6年,在查清虚报垦田奏准蠲免田粮、参加平定三藩之乱维护地方安定、减轻驿递繁苦、节省驿站糜费等方面颇有政绩。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升任总督河道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此后十数年奔走于黄淮间,精力独瘁于河工。当时苏北地区黄、淮、运河决口百余处,海口淤塞,运河断航,他继承和运用前人“束水攻沙”的经验,又得到幕僚陈潢的帮助,征发民工,塞决口,筑堤坝,使河水仍归故道。在修筑护堤工程中,又建减水坝以备汛涨时泄洪,在堤的临水面修坦坡以缓冲水势,效果都很好。他奏准在宿迁、清河(今江苏淮阴)间凿渠,名曰“中河”,确保了漕运畅通,尤为国家百世之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受诋毁被罢去,三十一年(1692年)再任河道总督,不久病死,葬于河北满城县(图五)。
以上资料主要见于王士祯《靳文襄公辅墓志铭》和《清代七百名人传·水利·靳辅》。这些传记主要是对传主官职升降和奏疏内容的陈述,而这两篇志文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生活中的靳辅。靳父墓志铭描述靳辅在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无法离职回家守丧,只能含悲坚持在治黄第一线的情景——“仍衔哀受事,晓征露处”,疲倦地沿途治理,通盘筹划,道旁观者大多感动得落泪,深深叹息说:“圣朝本来崇尚孝治,只不过不忍心我们百姓困于水灾才变通这么做。我们对这位身体消瘦的河督如此鞠躬尽瘁又该怎么办呢!”靳母墓志铭又有更加动人的描写:庚申夏,河道总督
忽然听到父亲逝世的讣告,“则jB望哀号,水浆不入”。靳父墓志铭还记述了靳辅请人为其父写墓志铭,以彰显父亲生前的许多“隐德”,他认为不如此,后世子孙就不能继承其旧闻善事,前贤的隐德则荒废坠失,“罪莫大焉”,如果哀伤这些旧闻善事不能传承而大书特书,“发潜德之幽光,则志铭之作,义固埒于史矣”。
靳母墓志铭还记述了靳辅将其母纳喇太君祔葬于父墓的复杂感情历程。起初,靳母随着靳辅官职的升迁和议叙功加一级而逐渐封赠至一品太夫人,多次领受荣宠,已经十分隆重,靳辅对母亲的这种报答大概是没有什么“余疚”了,然而他考量自己的孝思,“若有大不释然者,往往形诸忾叹,人莫知也”。至闻其父死讯,才泣诉是由于亡父未葬,不能将其先母祔葬,而当年在兵荒马乱中,只是匆忙地将亡母葬在辽阳之中野,36年后其坟墓已无法识别,这就是他“居恒朝夕拊膺而隐负终天之痛”的原因,认为自己是世间惨割至极的人。当他向人咨询以衣冠祔葬是否合于礼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马上决定勒石以志憾。
依据两墓志志文的记述,可整理出靳氏家族的世系如下表(时间截止到康熙二十一年三月)。
四、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1、靳辅以何物为母祔葬
靳辅之母纳喇氏死于1641年,仓皇葬于辽东的荒野中,来不及封土树木,一家人就急匆匆随清军人关。此后在京城定居下来,36年间再没有回去祭扫过母墓,也记不清它的具体地点了。如今靳辅要满足思念之情,了却心头的“终天之痛”,于是想到仿效古代收瘗者代为设木主、具衣冠的办法祔葬,但是经过战乱、迁徙及漫长的岁月,亡母生前的遗物早已不存在了,那么用什么来祔葬呢?据靳母墓志铭所记,康熙二十一年三月的一天,靳辅在安葬父亲的同时,“设木主,具诰赠翚翟,仪祔纳言公葬于保定府满城县抱阳山之原”。“诰赠翚翟”是什么?纳喇氏凭丈夫靳应选的官职,先后被封赠为“安人”(六品命妇)和“淑人”(三品命妇);又凭长子靳辅的官职,先后被封赠为“太夫人”(二品命妇)和“一品太夫人”。按照清朝礼制,诰赠的物品不外朝冠、朝褂、朝袍、吉服、蟒袍、朝珠、采蜕(佩巾)、朝裙等。由于等级的不同,诰赠物品的贵重程度也不一样。拿朝冠来说,安人的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一种次于玉的美石),而一品太夫人的朝冠则是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二者相差很远。总括起来说,这些赠品就是“翚翟”,也就是铭词中所说的“象服”。纳喇氏先后受封为安人、淑人、太夫人和一品太夫人,故所受赠品共有四批。以这样贵重而数量众多的服饰柑葬,纳喇太君当然是十分荣耀的。不过,此墓在“文革”期间遭火焚,“诰赠犟翟”上的珠宝已经荡然无存。
2、靳家父子为何皆葬于满城
靳应选、靳辅父子的籍贯、住所与任所皆与直隶省保定府了无瓜葛,却为何先后安葬于满城县,这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据靳父墓志铭记载,靳应选“乃卜葬于保定府满城县抱阳山中”。所谓“卜葬”,古代本指根据占卜以决定吉祥的葬日和葬地,后世则指选择时间、地点入葬,虽然不经过占卜,但是看风水是必不可少的。满城县的抱阳山地处县城西南,主峰挺立,花木蓊翳,左右两峰环抱南向,中谷温和,无疑是一处“吉地”,因此靳辅把其父的阴宅选择于此。
《碑传集·靳文襄公辅墓志铭》载,靳辅是“大葬于满城县之赐阡”。《清实录·圣祖实录》有同样的记载:“予故河道总督靳辅祭葬,谥文襄。”阡者,冢也。所谓赐阡,就是皇帝敕使为已故大臣建造的墓园,之所以为靳辅“赐阡”于满城县,或许是出于其父已葬于此的考虑。
3、两墓志铭的撰书篆刻者
靳父墓志铭的撰者梁清标,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明崇祯年间进士,清顺治初降清,授编修,累擢户部尚书,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康熙三十年(1691年)卒。有《蕉林诗文集》、《棠村词》、《棠村随笔》。书丹篆盖者米汉雯,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明末书画家米万钟之孙,字紫来,号秀岩。顺治年间进士,康熙中举鸿博,授翰林院编修。他好学工诗,书画承其家法,清汪琬《说铨》中说汉雯“书画皆工秀,书法学米南宫,径寸外尤劲媚”。有《始存集》。此二人自称“眷弟”或“眷晚生”,表明与靳辅家有亲戚关系。镌刻者为宛平李世英。宛平,今属北京丰台区。
靳母墓志铭的撰者兼书丹篆盖者周金然。上海人,字广居,号广庵。康熙年间进士,官太子洗马。工书善诗,告归时,以平生所书进呈,康熙皇帝制五言十二韵褒之。有《广庵全集》。他自称“眷晚生”,表明也与靳辅家有亲戚关系。镌刻者为宛陵汤荣。宛陵,即今安徽宣城。或许靳母墓志铭即镌刻于靳辅河督任上,后运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