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三螭纹阳燧考辨

2009-10-30林章芹

文物春秋 2009年4期

林章芹

[关键词]河北省博物馆;阳燧;三螭纹

[摘要]2009年3月,河北省博物馆购藏了一件青铜三螭纹阳燧,本文根据其纹饰特点,对其年代做了考证。认为应是西汉初年。

2009年3月,河北省博物馆购藏了一件青铜三螭纹阳燧。阳燧为圆形,直径8.3厘米,厚0.1厘米,凹深1.05厘米,钮高0.35厘米。凸面上有三弦钮,钮座外有弦纹两周与主纹饰带相隔。主纹饰为浅浮雕的三组螭纹,外围以弦纹两周。素缘,缘凸起呈脊状(图一)。正面为凹面,银白色,虽大部为绿色锈斑遮盖,但余部仍十分光洁。据其形状及尺寸来看,应该是一件实用的取火器具。

阳燧是一种凹面聚光镜,起源于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先民利用太阳取火的用具,又称“夫遂”、“金燧”、“火遂”等。阳燧的使用是人类取火用火的一大进步,但以阳燧取火又有夜晚和阴雨天等诸多限制,所以当随时可用的镰石取火方式产生后,阳燧就逐渐被淘汰,只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如祭祀和做法事等。《旧唐书·礼仪志》就有这样的记载:“今司宰有阳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阴鉴形如方镜,以取明水。”

由于这件阳燧具体的出土情况不详,对其年代的认定也有不同看法,笔者通过对其纹饰特点的分析,认为其应是西汉初年之物。

首先从它的主题纹饰三螭纹来看。此阳燧上的螭纹为走兽姿,身体呈弯曲的“~”形,躯干以中间粗两侧细的三条线勾勒而成,头回扭于腰部,颈项长而粗大。头为三角形,无角无发,吻鼻部位突出,略呈长方形,耳廓较大,呈方圆形,双目如珠,炯炯有神。四肢向两侧伸出,胛骨、关节等处以简略的弧形线条勾勒;两前肢向左右伸出,几呈180。角,肩胛处伸展开来,仿佛翼膜,两侧有钩形饰;两后肢作行走状。足为三爪,似虎爪般尖锐。双线刻画的尾部回卷至腰后,其形既不是战国中期之前的蛇形尾,也不是汉中期之后的穿云式长尾,而是略似狗尾。整体来看,此螭纹的头型已摆脱了战国时期的蛇头型。双目圆睁,胸部挺起,腰部下沉,臀部翘起,身体呈较大幅度的弯曲,四肢呈前俯后蹬状,足为三爪且略上翘,这些都是汉代螭纹的重要特征。

这件阳燧上的螭纹线条勾勒自然有力,具象性多于抽象性,以之与河北省博物馆藏西汉中期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刘胜玉具铁剑上的玉螭、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的透雕双螭纹玉璧、定州市博物馆藏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二龙衔环谷纹玉璧廓侧螭龙相比,其整体感觉仍较笨拙、简陋和原始,但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四螭虎纹铜镜上的走兽形螭相较,已不再具有爬卧的龙蛇特征。目前仅有郑州一私人收藏的汉代中晚期四乳四螭纹铜镜上的螭纹与此阳燧上的螭纹相似,只是前者体态更加丰满圆润,身形更加活泼轻盈,动感十足,战国螭的神秘意味已不复存在。

同时,主纹叠压地纹、以地纹映衬主纹是战国铜镜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该阳燧构图简单,仅有主题纹饰而没有地纹,这种无地纹的双螭、三螭或四螭纹铜镜在西汉初年较为常见。

最后,三弦钮出现于春秋时期,沿用到西汉初,但形式略有不同。董亚巍曾指出战国、秦及西汉镜钮的区别:“战国镜及秦镜的钮是另外提前作的钮范,其体积都较小,其几何形状是两头与中间一样宽,对于专作这种没有绡度(斜度)、体积又很小的钮而言,基本不存在脱模问题,因脱模时可以从各个方向向外自由拔模。但是,西汉镜钮被固定到模上以后,钮在范的正中心,夯范后必须随整体镜范同时脱模,镜钮部位拔模失去了自由性,没有绡度的钮部就难以脱模了。为了在夯范后顺利脱模,西汉镜的三弦钮必须将两头加宽及增加斜度,这样就在钮的两个方向产生了绡度,夯范后脱模时才能顺利,这就是西汉镜上三弦钮中间窄两头宽的原因,也是与战国镜、秦镜上的三弦钮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标志。”此阳燧的三弦钮即是中间窄、两头宽,符合文中西汉镜钮的特点。

根据以上三点,笔者判定这件三螭纹阳燧的年代为西汉初期。

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早期阳燧极少,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汉初三螭纹阳燧形体小巧,纹饰精致,线条流畅,略带些许神秘的气息,实是一件难得的阳燧精品,对研究中国阳燧及铜镜的发展史、纹饰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