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区金代墓葬概述

2009-10-30丁利娜

文物春秋 2009年4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

丁利娜

[关键词]北京地区;金代墓葬;墓葬形制;概逑

[提要]北京地区金代墓葬的形制主要有砖石混筑墓、土圹石椁墓、土圹砖室墓以及土坑墓等四大类型,其中以砖室墓和石椁墓的数量居多,前者以圆形为主,后者以长方形居多。圆形单室砖墓是金代前期主要的墓葬形制,到了金代中期贞元、正隆、大定年间,石椁墓成为主流,且墓主大多是女真贵族。土坑墓发现数量较少,在金代初年至中晚期一直存在。

一、发现、发掘概况

北京地区金代墓葬的发掘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北京地区发现的金代墓葬有9处约10余座,大多是小型土坑墓、也有少数石棺墓和砖石墓。例如石景山区庞村发现的一座砖石墓,顶部用碎石砌成,内顶绘有祥云、仙鹤壁画。随葬品主要是一些陶罐,还有宋金时代的铜钱等。葬式多为火葬,如天坛金墓、百万庄金墓、北京大学院内金代石棺墓、西郊西福村金墓等。此外还有海淀区三家店金墓、碣石村金墓、张汝猷墓以及房山赵珪金墓等。

1966年至1984年是北京市考古工作的缓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发现的金代墓葬计19处30余座,其中以石椁(或石棺)墓占多数,葬式有火葬,也有土葬。如1971年初,周口店镇坟山村曾出土6具石棺,随葬品中有1件鎏金银面具。1973年初,先农坛东部育才学校内发现1座金代火葬墓,土圹竖穴,葬具为长方形石棺。1974年12月,房山县长沟峪发现一处族葬墓,5座石椁墓组成十字形,3座东西向,2座南北向;主墓土葬,有木棺,其余有2座为土葬。该墓群后来证实为坤厚陵。1975年8月,北京市通县三间房村西发现两座金代长方形石椁墓,墓主为石宗璧夫妇,也为火葬。1978年,门头沟区仰山栖隐寺塔院内发现窝鲁欢墓,为石椁木棺墓。1978年冬,在金陵主陵区内的陪葬墓中出土1件宋代三彩琉璃枕,枕面绘“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案。1979年,海淀区香山娘娘府发现蒲察胡沙墓,为石棺墓。此外,上世纪70年代于房山区石楼村发现金章宗时期杨瀛家族墓地,存留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石象生。1980年5月~1981年9月,丰台区王佐公社发现乌古论窝论墓以及乌古论元忠夫妇合葬墓。1984年,平谷县金属材料公司施工中发现金代石椁墓,出土一批丰富的随葬品。此外,还发现有石景山吴前鉴墓、海淀半截塔金墓、通州台湖金墓、崇文区花椒树金墓和郭庄金墓、大兴梁家务金墓以及房山南关金墓等。

随着198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成立,北京的考古工作进入了理性思维阶段,北京市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带着课题发掘的考古工地,基建考古也全面铺开。构成巨大的基建网络。这一时期发掘的金代墓葬共约16处20座,多为砖室墓,也有石椁墓。1985年4月,海淀区南辛庄陈贵宅院内发现一座石椁墓。1990年11月,门头沟区大峪育新小学建筑工地揭露一座金代墓葬,为圆形单室砖墓,墓门、墙为砖雕仿木结构。1993年5月中旬,永定镇建厂施工中发掘3座金代穹窿顶砖室墓,由北向南错落排列。1993年8月27日,在通州城帅府园胡同发现石棺一具,东西向,由6块粗凿青石板拼成,据铭文可知,石棺内墓主为保义校尉酒院使商仲良㈣。1994年,房山坨里乡沙窝村发现一座金代墓葬,因早年被盗,墓中遗骸和随葬品遗失,仅出土一具石棺、一方墓志和“大定通宝”、“咸平元宝”铜钱各一枚。此外,还发现有西城积水潭金墓、通州史氏墓、海淀金山金墓、门头沟龙泉镇金墓和何各庄金墓、大兴梁家务金墓、房山班墓以及延庆三里河金墓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项目越来越多,可谓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金代考古最重要的内容是金陵遗址的发掘,主要发掘了金太祖阿骨打的睿陵,以及附近可能是陪葬墓的5座长方形石圹墓,详细情况见《北京金代皇陵》一书,此不赘述。其他金代墓葬的发掘共约11处32座。墓葬种类较多,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景山和延庆的两处壁画墓、大兴亦庄一批土坑墓,以及石景山一处家族石椁墓的发掘。2002年3月,在北京西郊石景山区八角村附近发现一座金代早期砖砌壁画墓,出土赵励墓志一合;其西南侧3米处发掘一座形制相同的金墓,墓主人可能为赵氏家族成员。2005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发掘清理了延庆县张山营晏家堡村北部时尚纺织品有限公司金代壁画墓,该墓为青砖砌制的圆形单室墓。2003~200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亦庄经济开发区发掘9座金代墓葬,其中竖穴土坑墓7座,单室砖墓2座。2007年8—9月,为配合石景山区银河商务二期工程的建设施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在其占地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金代墓葬10座。这是一处金代家族墓,均为竖穴土圹石椁墓,除1座已被破坏外,其余9座均为火葬墓。其他还有两处金墓较为重要:2000年11月14日,配合广安大街工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磁器口路西北侧一座金代石椁墓进行了清理,墓主为吕恭,官至修武校尉,死于大定元年至大定七年之间。2002年4月21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西红门镇小营村清理了一座金代圆形单室砖壁画墓。另外,2007年1—3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密云县大唐庄发掘金代墓葬3座。

近几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又发现一批新的辽金时期墓葬。如2004年4~5月,海淀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分别发掘辽金墓葬3座;2006年4月,石景山射击场工程发掘辽金墓葬4座;2006年12月一2007年1月,昌平南邵镇张营遗址发掘金代墓葬1座;2007年12月~2008年1月,丰台王佐遗址发掘辽金时期墓葬1座;2008年,密云第七中学发掘辽金墓葬24座,密云唐庄小学发掘辽金墓葬3座。

二、墓葬形制简析

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金代墓葬形制主要可分为土圹砖室墓、砖石混筑墓、土圹石椁墓以及土坑墓四大类型,其中以石椁墓和砖室墓的数量为多,前者以长方形为主,后者以圆形居多。较为特殊的墓例有金陵2002FJLM6的石圹石椁墓、2002FJLN9的仿木构石室墓,以及石景山鲁谷的双重石椁墓。

至于金代墓葬的分期,学者有过很多研究。此处根据北京地区金代墓葬的特点,从刘晓东先生的观点,分为三期:早期为金朝建国到海陵王迁都以前,即1115年至1152年;中期为海陵王贞元迁都到明昌以前,即1153年至1189年;晚期为明昌以后至金亡,即1190年至1234年。这些墓葬中,占比例较大的砖室墓和石椁墓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其中砖室墓年代多在辽末金初,晚期有少量发现;石椁墓在金代中期达到高潮,晚期也有延续;土坑墓发现较少,目前发现的大兴亦庄一批土坑墓年代大致在金代中期及以后。

(一)砖室墓

砖室墓以圆形单室为主,仅见一例八角形砖室墓,目前发现均为南北向火葬墓。此

外,还发现少数几座方形或长方形砖室墓,其中一座为土葬,其他几座葬式不详。砖室墓葬具多数有长方形或圆形棺床,既有土棺床,如天坛公园金墓,也有砖砌棺床,如门头沟大峪育新小学金墓、石景山八角村M1等。

圆形单室砖墓一般是砖筑墓室砌在土坑内,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顶部多为穹窿顶,底部有的铺砖,放置棺床。根据残留棺板以及板灰等推测,葬具有木棺、木匣,前者如大兴小营金墓,后者如崇文区天坛公园金墓等。仅有石景山八角村一例可能为瓮棺葬,该墓虽为圆形单室墓,但是圆形墓壁却被6根砖砌的内凸立柱分成了6格,与六角形墓葬颇为相似,可能代表了“六合”的意义,6格中除正南被封门洞立砖占去外,顺时针方向排列有侍寝图、备茶图、备宴图、散乐图、侍洗图等精美壁画。圆形砖室墓的葬式多为火葬。

八角形砖室墓仅在延庆张山营晏家堡村发现一例。该墓为青砖砌制,通长12.3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等组成。甬道位于墓室南侧,平面长方形,顶部券砖,东西两壁用白灰粉墙,分别绘有壁画。内用铺地砖,青砖南北向错缝平铺。墓室位于甬道北侧,底部平面为八角形,四周砖雕斗拱立柱,斗拱之上为穹窿顶,墓顶粉白灰,上零星点缀红花。墓室四壁用青砖加泥砌制。室内铺地砖,与甬道相同。室内未见骨架和葬具,只在填土中发现烧骨,应是采用火葬方式。墓志盖发现于墓室西南部,背面朝上,覆斗形,中间阴刻“故吕夫人墓志”,四边刻人身兽头的十二属相,四角为云纹图案。墓室内壁原绘有壁画,现甬道及慕壁残存4幅壁画,分别描绘出行仪仗、侍女、鼓乐等内容。这些壁画与室内砖雕融为一体,反映出金代绘画和建筑的高超技艺,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是研究金代服饰和装束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长方形或方形单室砖墓发现较少,目前资料仅有4例。以大兴亦庄X42号地M12为例,该墓为长方形单室砖墓,墓阿355°,砖室长2.1米,宽0.56米,南北两壁用残砖拼砌,其余被破坏。墓室西部有一生土二层台,宽1.14米,高0.14米。墓室西南角内散落有胫骨、髋骨、股骨等。

(二)砖石混筑墓

砖石混筑墓发现不多,仅见6例,分别为砖石混筑和砖圹石盖两种形制,均为火葬。

砖石混筑墓目前仅发现门头沟永定镇金墓M2一例。该墓坐北朝南,平面呈圆形,穹窿顶。墓室南壁有墓门,墓壁高约40厘米,最下一层平铺灰砖作为基础,之上用不规则自然石块垒砌。墓门两侧用灰砖平铺砌成。墓顶的收口为不规则的七角形,用四块整砖四角相对封口。墓室的西侧壁上有用一块整砖砍磨成的影作灯檠,其台面凿成直径5厘米的圆形凹坑,以便于放灯盏。推测东壁应有与西壁对称的灯檠设施。墓室后半部为半圆形棺床,东北边缘处有一个灰绿色鸡腿瓶。棺床上未发现人骨,墓门内侧墓底发现一堆未完全烧透的骨渣和肢骨残块,应为火葬墓。

砖圹石盖墓发现较少,如丰台王佐M2,为东西向,砖圹长方形,长3.1米,宽1.92米,由沟纹砖错缝砌成,上盖青石板。圹内置木棺,上有可辨红漆片,棺内有火化骨块。

(三)石椁墓

石椁墓在北京地区的金代墓葬中占主流地位,年代主要在金代中晚期,墓主多为女真贵族。除金陵2002FJLM6为石圹石椁墓外,其余均为土圹石椁墓。

金陵2002FJLM6,地宫内共瘗葬4具石椁,M6—1、2为两具青石素面椁,南北向放置于地宫西侧;M6—3、4为汉白玉玉雕凤纹、龙纹石椁,东西向放置于地宫中部偏北。M6—1、2石椁分别由6块青石板拼合而成,分椁盖、四面椁壁和椁底。M6—3平面呈长方形,通长2.48米,高1.52米,宽1.2米,由椁盖、椁身组成,均为整石雕凿而成。椁盖为长方盝形录顶式,中间雕双凤纹,四角雕卷云纹,盝顶四坡刻云纹。椁身东西长2.48米,南北宽1.2米,高1.06米。椁外四周均以松香匝敷,上部致密坚硬,下部松香内填塞大小不等的石块,可起到防腐、防盗的作用。椁内壁均有先以墨线勾绘再阴线刻的纹饰,并描金粉。前、后挡板雕刻团凤纹和卷云纹,南北两壁皆为双凤纹、卷云纹,部分尚可见金线痕迹。石椁内放置长方形木棺一具,长2.1米,宽0.75~0.78米,高0.68米,可能因漂移而偏于一侧。木棺外髹红漆,漆外饰银片鎏金錾刻凤鸟纹。棺内出土头骨及散乱的肢骨,随葬有金丝凤冠1件,雕凤鸟纹玉饰件,以及10枚金丝花饰。M6—4位于M6—3稍南,残留底部及部分椁盖和东椁板。椁盖长方形盝顶式,残长1.1米,宽1.55米,厚0.6米。外部剔刻团龙纹,盝顶坡面剔刻缠枝花纹。东椁板高1.22米,宽1.52—1.54米,厚0.22米。椁板外壁敷松香,并有火烧痕迹。椁壁正面易4刻团龙流云纹,描金,内壁有墨线朱红地彩画。其余三面椁板已无存。椁内木棺已被毁,残留木棺痕迹长2.1米,宽1米。未见任何随葬器物,仅在石椁上层东南角填土内发现被扰乱的残头骨1具。

土圹石椁墓又可根据葬具分为石椁木棺(木匣)墓、石椁石棺墓和双重石椁墓三类。

石椁木棺(木匣)墓,如通县三间房M1,椁室南北向,石椁以6块带榫卯的青石板构成,长1.78米,宽1.10米,高1.06米,呈长方形。椁石厚度不等,最薄6厘米,最厚14厘米,内侧用剁斧加工成斗方形花纹,石椁合榫接缝均白灰勾抹。志盖平放于石椁盖上面,志石立于石椁内南壁西侧。椁内有骨灰痕迹,系火葬墓。M2结构与M1基本相同。椁底四角各置鹅卵石一枚,正中有板灰痕迹及毡毯残片,系木质骨灰盒及其朽毁的袱套,长约1.4米,宽约0.8米。板灰上有瓷盘、瓷罐、铜钱、鹅卵石等遗物。骨灰已散于椁底,上下都撒过铜钱,且在骨灰内发现经火焚变形的银簪金饰等。

石椁石棺墓,如丰台乌古论元忠夫妇合葬墓,东西向,长方形。石椁四壁各由两块汉白玉石板构成。墓葬四角用汉白玉凿成“厂”形石柱卡住分别置于两侧的椁板,椁内可见四角直立的长方形石柱。石棺位于石椁内靠南处,长方形,素面,四壁榫卯结构,六面各由一块汉白玉板构成,由汉白玉石棺床架起,高约0.2米,棺内有火化骨灰碎块。

双重石椁墓,如石景山鲁谷金墓M35,其外椁由5块青石板组成,未见底板,椁壁以榫卯结构相连接;内椁的椁盖为覆斗形,椁身由一整块青石凿成,素面。椁内上层放置一块长方形织物,织物下是经火化的骨灰和木炭,其周围有木板灰和漆痕,推测是用于盛放骨灰的木棺。骨灰下面放置有铜钱,南侧随葬5件形制相同的双系白釉瓷罐和1件八棱双系青釉瓶。椁内底部东侧有一块鹅卵石。墓志1合,青石质,出土时放置于外椁盖上方。

综上,北京地区石椁墓在金代墓葬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大多由6块石板即四壁立砌4块、底和盖各1块构成,这应是普通贵族阶层的石椁墓。品阶较高的女真权贵的椁室则由8块或10块石板,即四壁立砌4块,底和盖各2块或3块构成。石料一般是青石,也有

规格较高的汉白玉石质的,如乌古论元忠夫妇合葬墓。石椁墓的墓向除了坤后陵墓群中的2座呈南北向外,其余均为东西向。葬式上既有土葬,也有火葬。

石椁墓的年代多为金代中晚期,墓主以女真贵族居多。如乌古论窝论加赠金紫光禄大夫、驸马都尉,其妻为太祖第二女毕国公主;其子乌古论元忠官至尚书右丞相、驸马都尉、任国公,其妻为世宗长女鲁国大长公主。另有墓主为汉族,其妻为女真贵族的,如北京通县三间房M1墓主人石宗璧,曾官定威将军,正五品;M2为其妻墓,志文载“公聚纥石烈氏,封武威县君”,系金朝统治阶层的重要氏族之一。此外,还有房山沙窝村“忠显校尉班”墓、崇文区磁器口“修武校尉吕恭”墓等。不详族属和官品的还有先农坛一座金墓,从墓中随葬众多的“大定通宝”铜钱和灰绿釉鸡腿瓶推测,墓主可能是女真贵族。

北京地区女真贵族石椁墓中,除保留随葬金、银、玉器等传统习俗外,受汉、契丹等族的影响,墓中还随葬有鸡腿瓶、铜镜、铜钱等遗物。而汉族官员石椁墓中大多以随葬陶瓷器、铜镜、铜钱等为主,所葬瓷器多为定窑产品,胎薄釉亮,刻花精细,器形别致,堪称佳品,此外,还随葬有小铜刀、陶砚、骨梳、剪刀等生活用具。值得一提的是,通县三间房石宗璧墓以及通县帅府胡同“保义校尉商仲良”墓中都随葬有较多的陶质明器,有盆、锅、釜、鼎、灶、铛等配套用具,很具有地方特色。另外,在丰台王佐M1和通县三间房M2即石宗璧妻纥石烈氏墓中均在石椁四角各置一鹅卵石,且纥石烈氏墓所葬木匣内发现有毡毯衬套,这些显然都很具有女真葬俗特点。

(四)土坑墓

以往北京地区发现的金代土坑墓仅据文物普查材料有少数几例,资料不详备,近年在大兴亦庄发掘的一批土坑墓补充了新材料。

大兴亦庄出土的9座墓葬中有7座为土坑墓,形制基本为长方形竖穴,仅1例梯形,1例不规则形。墓穴均较浅,不足1米,最浅的只有0.2米。均有木棺,呈长方形或梯形,尸骨葬;有单棺,也有双棺。随葬品简单,仅有一两件瓷器或铜钱等。出土的“大定通宝”铜钱大致界定了墓葬的上限可能在金代中期以后。一些发饰如铜簪、铜钗的出土,说明墓主的性别更倾向于女性。X42号地M8、M15、M16等表现出迁葬或二次葬的痕迹,这些葬俗在金代也是很普遍的。此外,这批墓葬保留了很多汉人的丧葬特点,比如南北向、木棺、土葬等,初步推测这批墓葬为金代中期及以后的汉人平民墓葬。

三、一点认识

金朝对北京地区的管辖自金海陵王完颜亮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为始,至金宣宗贞祜三年(1215年)中都被蒙古占领,凡60余年。这期间北京地区的金代考古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发现了皇陵,还发现了大量的女真贵族墓葬,时代多在大定年间以后,与辽代北京地区很少发现契丹人墓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真族政治中心向北京的转移。

金代的北京地区仍然以汉人为主,但是前期和中后期的民族构成有较大的变化。金代前期的民族构成主要是对辽代的延续,女真人较少,向中原的迁徙主要有两次,分别在金太宗天会年间和金熙宗皇统初年。但是,女真上层贵族的迁徙是随着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开始的,完颜亮“征调四方之民以实京师”,金中都因而成为北方各族人民汇聚之地和统治半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到中晚期,以宗室贵族和高级官吏为主的女真人成批迁入中原,并有通婚现象,与汉人的融合进一步深化。

表现在考古学文化上,金代北京地区的墓葬特点在前期和中后期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圆形单室砖墓是前期最主要的墓葬形制。这种墓葬形制是辽代乃至北朝以来北方民族丧葬文化的一种延续,在唐代、辽代都有较为复杂的表现,如有六角、八角等多边形以及双室砖砌墓,而金代前期则只有较为单一的圆形,仅在延庆张山营发现一例八角形单室砖墓。到了中期的贞元、正隆、大定年间,土圹石椁墓成为主流,且墓主大多是女真贵族,石椁的制作也较为考究,身份地位高的则采用了汉白玉石料等。

关于女真人的丧葬习俗,史料不多见。《大金国志》谓“死者埋之而无棺椁,贵族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指的应该是女真民族的旧俗。这种习俗可以上溯到靺鞨时代,如《旧唐书·靺鞨传》云:“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从女真族的发源地黑龙江地区发现的金代墓葬看,土坑墓是始终存在、长期使用的一种墓葬类型,使用者主要是一般的平民,往往不用葬具,直接采用天然土圹下葬,多数仰身直肢,至于金代的火葬墓,有学者认为是海陵王迁都北京后,汉化加深,促使其埋葬形式从土坑墓发展到火葬墓的结果,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辽金时代的火葬墓,首先是在契丹人、女真人中出现的,而后影响到汉族人”。金代火葬的出现是与其原始宗教萨满教有一定关系的,中后期火葬墓数量的增加,可以说是这种原始信仰的火葬风俗在佛教影响下得到巩固和发展的结果,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民族融合的现象。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
明清北京地区传统色彩嬗变与成就探析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北京地区的地闪分布及回击峰值电流强度特征
歌华发布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北京地区植物越冬防寒技术调查
北京地区玻璃幕墙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1949—1966年北京地区贞操观的变革——解放与进步
共和国初期北京地区婚姻文化嬗变研究(1949~1966)
北京地区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方法